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821|回复: 15

怎一个“情”字了得 /文 殷凤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8 14: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250218112915.jpg
怎一个“情”字了得  
殷凤君
      乙巳蛇年春节前夕,我非常荣幸地收到了来自湖南省常德市的国内知名老作家彭其芳老师的珍贵礼物。尽管室外寒风凛冽,但我的内心却温暖如春。
    当我打开快递包装箱,小心翼翼地逐一取出包裹里的物品——彭老师的几幅书法作品、一封亲笔信和十本精美书籍。轻轻抚摸着那 一件件带有彭老师“体温”的珍贵礼物,我收获的是大大的惊喜与满满的感动。彭老师现已九十二岁高龄,年迈体弱,还将凝集自己心血的诸多作品寄给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晚辈作者,感动之余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诗:“力作深谈古今事,赠书厚意寄情长”。
    大家知道,目前作家出书基本上都是自费,通常给文友邮寄赠书也就一本。可让我纳闷的是,彭老师把他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怀念之歌》一下子就给我寄来7本之多。彭老师的慷慨之举,让我感动不已。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其中已开封的那本书。只见该书扉页有彭老师遒劲潇洒的亲笔签名“人生有知音  赠凤君作家存正 彭其芳  2025年元月21日于常德”。能得到国内知名作家的签名赠书,荣幸之至。激动的心情还未平复,紧接着我又看到了该书目录后面的附录部分还收录了我给彭老师的作品集《竹山夜话》《我写散文》精心撰写的两篇书评——《书海撷浪花  开卷必有益》《最美的遇见》。此刻,我才知晓了彭老师的良苦用心。
      常德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德高望重、重情重义、才华横溢、创作颇丰的彭其芳老师就出生在常德市的安乡县。彭老师最近出版的散文集《怀念之歌》收录了他用心用情所写的30篇纪念文章。在彭老师多彩又深情的笔下,既写了丁玲、秦牧、碧野等文学大家,也写了他的邻居、家里保姆等普通人。在彭老师大病之后给该书所作的自序中,连写了六句“忘不了啊……”。序言中排比句的运用增强了语言气势,感情洋溢,读来特别打动人、感染人。尽管和彭老师远隔千里,但我仍能感受到彭老师写下这些句子时的悲痛心情、感恩之意。《怀念之歌》读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可谓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情义”“知感恩”“懂回报”诠释得淋漓尽致。
   《怀念之歌》收录的一篇篇佳作,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该书既写书中人物是怎样关心彭老师的,又写了彭老师是怎么回报他们的。用心阅读体会一篇篇文章、一件件感人的事儿,自然就会收获诸多的感动。
(一)
    彭老师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刘白羽先生送给彭老师一本极其珍贵的面签本《第二个太阳》,彭老师忍痛割爱,连同林非、王宗仁、石英等十多名著名作家的签名书,送给了常德十大藏书家之一的朱昌远,为朋友做了件好事。于沙的诗论《于沙说写诗》出版了,当彭老师得知有点难销后,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为他担担子。彭老师想到于沙的为人处世,想到作家的窘境,想到那么好的书不能贱卖,于是就把于沙的20本书买下后全部送给了自己的好朋友。
     彭老师一生坎坷,经历了一些磨难,但幸运的是他也得到了很多贵人的相助。当彭老师的第一部散文集《桃花源新记》列入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出版计划时,热心的肖汉初便将其清样寄给了著名作家碧野,请他为该书作序。虽然未曾谋面,但当碧野看过彭老师的作品后,深深被其才华打动了,没有任何推辞,很快写下了热情洋溢感人肺腑的序言。碧野对彭老师的肯定,给了他巨大的力量。还有尽全力推荐彭老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刘勇。如果没有他的鼓励,彭老师觉得自己不够格,根本没有勇气提出申请。在中国作家协会大厅里,会员名单制作在一个高大的瓷瓶上,彭老师的签名与著名作家丁玲、巴金、张恨水等在同一个侧面。于彭老师而言,这是多么大的荣光啊!
(二)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原常德地区民兵故事编辑小组组长王能文知人善任,把当时落难在工厂从事繁重炊事员工作的文化人彭老师解救了出来,并把他培养成了编辑家、作家,后又被其推荐到常德地区文联工作。王能文处处为彭老师着想,知道彭老师夫妻两地分居,工资又低,还出主意让彭老师向中山大学为儿子申请到了补助。
    下雨了,才知道谁会给你送伞。遇事了,才知道谁会对你真心。当常德地区文联正在筹办《桃花源》刊物,编辑人选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易尔康多次来到彭老师所在工厂住的仅几平米的黄泥屋,在其诚心诚意的鼓励劝说下,彭老师被调进了编辑部。对彭老师而言,正如鱼游江湖、鸟翔蓝天一样,有了施展才华的理想舞台。彭老师上任后成功编辑了第一期刊物《桃花源》。可以说关键时刻,是易尔康改变了彭老师的命运。不仅如此,后来编辑部评职称,也是易尔康为彭老师讲真话、说好话,他才评上了编辑中级职称。
    从青春年少到渐生华发,同窗情最纯最真。每当彭老师遇到麻烦时,他的常师室友胡盛源总是毫不犹豫地站在彭老师这边。彭老师身体不好,胡盛源总是处处照顾他。有一个热天,细心的胡盛源注意到彭老师的背心烂了,悄悄叫上彭老师去了缝纫店,给他做了件布汗衫。那时候,彭老师穷得三年里没买一件东西,放假了,因没有回家的路费而留在学校里劳动,忍受着寂寞和清苦。可想而知,当彭老师穿上这件汗衫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后来,胡盛源还给彭老师介绍了多年来相濡以沫的爱人幼莲。就连彭老师的女儿能考上湖南师范大学,胡盛源的功劳也非常大。女儿读高中时,胡盛源为其解决了吃饭住宿问题,可以说付出了很多的心血,解了彭老师的燃眉之急。
(三)
     感恩于心,回报于行。彭老师对待真心帮助自己的人,心怀感激的同时总是想方设法回报。
     艰苦的环境、精神的压力,让彭老师的精神一度十分颓废。时任安乡县文化馆馆长的刘志文几次去常德开会,多次走进十几平米的黄泥屋去看望彭老师,并向其约稿。知恩图报的彭老师调到《桃花源》编辑部,发刘志文的诗歌和散文,为他的散文集写序,并下功夫跟他一起修改,不厌其烦、反复推敲,比自己写散文更投入。
    当作家出版新书,图书宣传是很重要的环节。没有宣传,作品可能会默默无闻。宣传得好,会提升作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韩隆福在彭老师的新书出版后就给予了他很多帮助。彭老师的散文集《故乡》《背篓秋色》出版了,韩隆福积极写评鼓励;他的长篇小说《血海》出版了,韩隆福在研讨会上做了长篇发言;在《彭其芳文集》首发式上,韩隆福又慷慨陈词,给予了高度评价。正所谓“人心换人心”。当后来韩隆福把自己要出版的文集《月是故乡明》拿来让彭老师为其作序时,殊不知彭老师夫妇双双在家打“点滴”。即便彭老师身在病中,也没推辞,照样读了韩隆福的书,并为其新书写了序言。
     好老师的一个举动,会温暖学生一辈子。彭老师在常师读书期间,班主任易元良老师像颗大树庇护着他。有几次寒暑假,彭老师因无钱买船票回家,就在校园里劳动、读书。有时出格违规,易老师知道了也不说,保护他这位特殊的学生。有一次,彭老师得了极易传染的肺病,可是易老师没有像对待别的同学那样动员他回家治病,而是让他去学校医务室诊病,并给了他一张2元钞票,让他买营养品。待精神好些回到课堂后,有一次参加勤工俭学活动,易老师知道彭老师爱读书,挑选壮实的同学去农场参加累人的“双抢”活动,却安排时任班长的彭老师带着几位女同学去干轻巧的筑路活计。清代郑燮有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对易老师如山一样厚重的恩情,彭老师一辈子都忘不了。以后逢年过节都去看望易老师,即使下放到德山街中学,也坐轮船去看望。生病住院也去看望。
(四)
    通读全书,我发现彭老师之所以能得到诸多人的帮助,与他的人品、文品自然有关系。对朋友,彭老师总是坦诚相待,能帮即帮。彭老师共为上百位作家新书作序或写书评,即便在自己身体有病的情况下,还倾情为他人作序。对瘫痪病妻,他无怨无悔、无微不至地照顾了十八年,谱写了一曲爱的颂歌。试想,世上又有几人能做到?这份情,这份爱,感天动地。彭老师被湖南省评为“五好文明家庭”实至名归。彭老师不仅人品好,文品也好。他的作品,文笔优美,语言流畅,清新宜人,细腻感人,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一纸书信,他就能把散文大师秦牧、碧野、林非、王宗仁的稿件约来。试想,如此人品和文品的人怎能不获得社会各界人士和读者的尊敬呢?
    感恩不仅是一种处事哲学,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彭老师重情重义,知感恩,懂回报,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情义、感恩的真谛。书中字里行间蕴藏着深情,饱含满满的正能量。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相识是缘,相知是情。茫茫人海,能遇到彭老师是我的幸运。愿我最真的祝福化作春风,吹到彭老师的身边;愿我最诚的问候化作细雨,飘到彭老师的窗前;愿我最纯的感恩之情化作真诚文字,温暖彭老师的心田!愿彭老师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笔耕不辍,创作出更多百姓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
        2025.2.18
(作者简介:殷凤君,网名薰衣草。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秦皇岛市作家协会会员,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区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天马》文学季刊常务副主编。出版散文随笔集《薰衣草的芬芳》《薰衣草的绽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8 15: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不仅是一种处事哲学,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彭老师重情重义,知感恩,懂回报,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情义、感恩的真谛。

赏读张主席精彩美文,受益匪浅,大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8 15: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8 16:08: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彭老师福如东海,来比南山。
学习拜读老师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8 19: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张书记佳作,欣赏学习,衷心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8 20:20: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20:49: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德日报陈集亮:
秦岛常德一线牵,
两代作家结文缘。
九旬彭老历沧桑,
受恩报恩画好圆。
百万文字记天下,
宽厚为人自延年。
耄耋之人仍挥笔,
人生不老是青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8 22:02: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女作家是一位性情中人,在她笔下不难读出她对彭老的尊敬与爱戴,在文章结尾处她用排比的手法表达了她对彭老的美好祝愿,我们看到了一颗感恩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8 23:43: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品即文品。人品是作品的灵魂,没有人品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和向心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9 09: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师生情,朋友情,同仁情,邻居情,一篇文章写满情谊。感佩彭老师的才情和人生际遇,点赞殷老师的深情文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3-23 14:38 , Processed in 0.04356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