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正扬社区 返回首页

天风的个人空间 http://bbs.cdzyw.cn/?118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青山史话》上卷“工程建设史话”概述

热度 9已有 4692 次阅读2016-8-16 06:25 |系统分类:时政| 青山


  

 

        青山水轮泵站工程(简称“青山工程”),是临澧人民在新中国早期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伟大尝试。工程从19669月正式动工,到19772月基本告竣,整整经历十有余年,其间与十年“文革”全程同步。特殊的背景、特殊的战斗,必然孕育出许多特殊的历史传奇。在那样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下,一个经济基础相当薄弱的江南丘陵农业小县,在几届县委接力式的坚强领导下,依靠全县人民自己的力量,以十年艰苦奋斗不动摇、三年“不办分配”不言悔的伟大决心与战斗,终于建成了堪称“亚洲第一泵”的大型水轮泵站工程,这无疑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一个独特而成功的范例;而在人类生存斗争史上,它也将是一个值得永远珍藏和敬畏的标本。

 

十年铸一剑

         千载旱史,百般贫困,终于触发了一场“十年铸剑斩旱魔”的水利建设苦战。20世纪60-70年代中期,临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数年探寻酝酿,最终选定了“提澧灌临”的青山水轮泵站工程建设之路。毫无疑问,这是临澧人民史无前例的抉择。十年回首,青山工程大致经历了四个分期。

        一是初建告竣后受挫期(19669月至19687月)这是工程奠基开建,却遭遇“文化大革命”与天灾夹击较为严重的时期。19669月,青山工程全面开工后,工程进展本来顺利;但1967年下半年,因“文革”派争武斗严重干扰,工程基本处于停顿状态,混乱持续到196712月才又恢复施工。19687月中旬,一场强洪将初建告竣的大坝和工程过半的副坝顷刻摧毁。面对如此惨重的挫折,临澧干群经受住了最严峻的考验,在双重的困境中,他们生动演绎了愈挫愈奋的历史故事。

        追溯始末,1966818日至23日,中共临澧县委召开全县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和三级干部会,标志青山工程拉开序幕。9月,老主坝、老电站、水轮泵机房、船闸及总干渠等工程项目全面开工;10月,副坝两端滚水段、栗谷嘴岩板垱西马井的三联渡槽、道水渡槽等项目动工;11月,苏家垭隧洞、染铺湾隧洞等项目也相继开工。这些项目,于19674月建成的有老主坝、水轮泵机房、船闸等;初期因故暂停,而到19674月又继续施工的有老电站、栗谷嘴岩板垱西马井的三联渡槽、苏家垭隧洞等,它们均在1968年先后建成;副坝滚水段于19674月停工,染铺湾隧洞1967年因派争武斗停工约一月,其后一直没有停止施工,直至1970928日全线打通,历时3年零10个月;道水渡槽在初建基墩被洪水冲毁后即暂停施工。196871日,青山水轮泵站单机试水上山,扬程与提水量达标。19687162220分,老主坝被洪水冲垮,尚未完工的副坝滚水段同时被冲毁,重挫气氛弥漫全县,工程面临严峻考验。

        二是艰苦重建初受益期(19688月至19718月)青山两坝失事后,枢纽工程停滞约一年。垮坝事件成为“造反派”口实和“走资派”罪名,青山工程“上马”“下马”之争一时激烈。最终,多数干部群众立足长远,主张在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通过县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汇报力争,终于取得省革委等方面的支持,从而打响了青山工程重建之战。其间,196812月,重阳垭隧洞开工,1970425日建成;196910月,新大坝开始建设,3.7万民兵投入战斗,历经102天顽强拼搏,于1970131日竣工;19701-4月,主坝南端连接段回填,尾水渠内外坡清淤整形护坡,引水渠公路桥桥墩实施施工,宣告大坝配套竣工。197010月动工重建副坝,19716月建成。

        此期的工程项目,196910 月开工的,有九龙桥隧洞、九龙桥渡槽、白堰渡槽、蒋家渡槽,其中除九龙桥隧洞于19704月建成外,其余均于197012月建成;1970年春节船闸出事,局部崩垮,随即重建崩垮部。19702月,杨家垭隧洞和林家垭隧洞开工,先后于197178月建成通水。19703月,前四组上山管道动建,“5.1”建成;15台水轮泵机组开始安装,6月底完成,“7.1”打水上山;六号发电机组完成安装,917日并网发电。19704月,开始修复因事故损坏的船闸出口闸门,1019日重新吊装。19705月,岩板垱渡槽竣工。1970928日,染铺湾千米隧洞全线打通。19701015日,道水大渡槽再次开工,1972521日建成。19701219日,开始疏浚26公里主干渠,开挖19.75公里中干渠,19714月基本完成。197012月白马庙埋管动工,19714月完成。197186日至829日,城关、新安、合口老三镇职工居民和沿渠民兵2万多人,经过23个日日夜夜,战胜林家垭、杨家垭隧洞口白泥塌方,疏通2万多米长的北干渠,完成近40华里的杨板支渠,使道水以北6个公社、10万亩晚稻获水受益。

        三是扩大战果灌道南期(19719月至197410月)此期,主要完成南干渠土建及渠上主要建筑物修建;各公社社自为战,修建青山支渠和渠线结瓜水库;修建沿渠闸桥等小建筑;最终水到烽火,澧南约35万亩农田受益。在此期间,19719月动工的项目有71公里南干渠、四新岗南渠跨公路渡槽、南干渠张家渡槽,10月动工的有中干渠白土渡槽,其中除71公里南干渠于19724月建成外,其余均于197112月建成。南干渠上的段家桥大渡槽于19711015日开工,1972615日建成。太浮14公里支渠及其他21条支渠197111月开工,19724月建成。1971年至1972年,沿渠修建20处电灌机埠。19721月至6月安装新增水轮泵15台。197242668日,建成跃进渡槽。197247日至423日架通县城至段家桥13公里高压线。预定197271日,首试35台水轮泵同时提水,试水通过道水大渡槽。19721020日至1972126日,在南干渠尾段修建了长392米的牯牛坝倒虹吸管,让青山水最终到达烽火公社。1972年晚稻抢收前后,以2000多专业队民兵组成若干小分队,分段完成沿渠的闸、桥等小型建筑物170多处。19729月至19734月,沿渠各公社组织50000多民兵,采取社自为战的办法,加固疏浚主干渠64公里,开挖支渠32条,修建结瓜水库32座。19739月至19744月,7万人社自为战,疏渠、开支渠,修建同欢、向阳等结瓜水库。19739月至19744月,建成太浮支渠同心渡槽。标志青山南灌区35万亩农田全覆盖基本完成。

        四是深化配套增长效期(197410月至19772月)此期主要完成四件大事:学习河南林县红旗渠经验,修建高标准防渗岩渠,彻底解决土渠渗漏崩溃难题;修建新北干渠;修建沿渠道路,进行沿渠绿化;枢纽建筑部分设施进行完善改造。

        在此期间,通过参观学习河南林县红旗渠,修建永固防渗岩渠成为主体战。1974106日至1975120日,10250名民兵开始了治理渠道渗漏的探索,完成了从西马井至九龙桥11公里渠段高标准岩石护砌样板渠工程;同期,苏家垭至染铺湾沿渠公路,及苏家垭至合口公路建成。19753月至11月,中共常德地委组织水轮泵排障大会战,改装水轮泵32台。1975423日至517日,杨家垭洞子进口接长埋管30米和岩砌八字口10米。19759月,林家垭洞子进口122米长埋管开始布埋,1215日完成;同月完成的还有渠首至栗谷咀、染铺湾至跃进渡槽段17公里岩渠;同月开始的有老电站10千伏升压站安装。1975922日起,修梅、停弦和杨板三公社10700人开始开挖北干渠,19764月完成。1975922日,北干渠范家咀倒虹吸管开工,197663日完工试水。1975113日至1130日完成枢纽800亩荒山治理造林。19751125日至1231日,通过突击加高主坝闸门门页20公分,解决门页“拍打”难题。19761月至51日,老电站2号电机安装投产。1976522日至1020日,老电站引水渠公路桥桥面完成吊装。19769月,县委号召全面学习河南林县红旗渠,发布了青山岩渠大会战动员令。19769月至19772月,全县组织50640名民兵,续建约70公里南干渠中的55公里防渗渠及沿渠公路、林带;同时社自为战,修建结瓜水库和堰塘2000多处。

        青山十年,只为一桩宏愿:英雄倚天铸宝剑,誓斩旱魔开新元。

 

亚洲第一泵

        从全球范围看,亚洲是个典型的农耕大洲,也是个人口最稠密的大洲。人口稠密,吃饭问题自然突出,而吃饭必须仰仗农业。因此,亚洲农业乃是命脉产业,而水利灌溉无疑又是农业的命脉。所以亚洲的农田水利问题十分突出,而中国无疑又是亚洲农田水利问题最为突出的大国。

        农田水利的核心问题,说到底就是“灌溉生产力”问题,其中最关键的又是灌溉工具问题。原始的灌溉工具时代,随水轮泵机具脱颖而出渐渐远去,水轮泵机迅速超越耗油、耗电的抽水机具,而成为所有灌溉机具中的佼佼者;它是借水能来提水的,属于最节能、最可靠的提水机具;这一优势,足以使它持久地立于不败之地。众所周知,水轮泵机具发展的“天堂”正是农业大国中国;在水轮泵领域独领风骚的,也必然是中国。有专家称:在水轮泵发展方面,世界上迄今尚未有能与中国相匹的国家。中国的水轮泵生产、应用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亚洲乃至全世界水轮泵机具生产和应用的水平。

        据悉,在中国,水轮泵站建设迄今走在最前列的有福建、四川、湖南等省,这与其物产和地理条件等直接相关。据了解,福建省水轮泵工程起步很早,1956年就已开始,至今仍保有水轮泵站49处、各型水轮泵146台,灌溉面积达63640亩。不过,福建的水轮泵站单一规模都较小,属于“满天星”格局。四川省沱江流域的水轮泵站发展也相当可观,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隆昌县石盘滩水轮泵站,称为中国第二大水轮泵站;它最初安装了25100-15型水轮泵机组,1984年减为22台,设计流量为6.5/秒立方米,大约是临澧青山水轮泵站设计流量的二分之一弱。

        而湖南省的水轮泵站发展,在全国堪称排头兵,迄今为止,湖南全省建有水轮泵站4463处,装有水轮泵机8081台,总灌溉面积达160多万亩。全省水轮泵站中,较早产生影响的有岳阳平江横槎水轮泵站、浏阳宏源水轮泵站、郴州嘉禾上坪水轮泵站等。临澧青山水轮泵站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火热登场、后来居上,成为全省第一大水轮泵站工程。它以单一整体工程覆盖全县,装机规模为35BS100-8型水轮泵,设计流量为15/秒立方。2009年青山水轮泵站核心设备设施更新升级后,继续保持原设计提水流量水平,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水轮泵站规模与功能。

        20世纪80年代,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计划开发署等国际组织的支持和推动下,我国先后派出数批工程技术人员,帮助建设了泰国开因鲁水轮泵示范站和梅伯恩水轮泵站、菲律宾安格亚特水轮泵站、斯里兰卡拉强卡纳水轮泵站、孟加拉国纳亚刚水轮泵站、缅甸杨井塔乌水轮泵站、巴基斯坦培亨综合利用水轮泵示范站以及尼泊尔建设卡尔马辛水轮泵站。现在,许多受援国,如泰国和巴基斯坦,在学习我国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已自力更生发展了一批水轮泵站。亚洲地区一度形成“水轮泵热”。但由于需求与条件的关系,这些国外水轮泵站的装机和效益规模,目前尚未发现有超过青山水轮泵站工程的。因此,青山水轮泵站不仅为后来的亚洲各国水轮泵站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技术,而且,也在亚洲所有水轮泵站中,保持水轮泵装机规模最大、灌溉效益最高水平,是名符其实的“亚洲第一泵站”;一定意义上,它也代表着全球水轮泵站的最大装机规模。

        称之为“亚洲第一泵”,主要看水轮泵机房。青山水轮泵站机房有新、老两座。老站房安装有35BS100-8型水轮泵机组,总引用流量为248. 5/秒立方,总扬水量为15.26/秒立方入渠,总扬程58米,净扬程为50米。新站房是根据当今泵水机具更新发展,和老泵站运行损耗等实际,进行的整体替换式升级改造,系就近易址新建;新泵站安装52400千瓦水轮泵,设计总提水流量为15.5/秒立方,机组由5台轴伸贯流式水轮机、增速器、水泵、调整器等组成

        但“亚洲第一泵”决非一座最大装机规模的水轮泵站房所能成就,它必须是一个体系完整的水轮泵枢纽工程,在这个枢纽工程体系中,必须要包括具有各种相关功能的配套项目。其中,首先是起截断澧水作用的拦河工程。青山工程拦河坝有两座,这是由站点地理条件决定的。澧水流到临澧新安段,洞子坪把澧水河从中分割为两股,即南、北两河汊。南河汊上建的是主坝,北河汊上建的是副坝。青山两坝的直接作用,一是拦河蓄水,为水轮泵提供驱动水轮机高速运转所需的水位压力;二是为满足泵站的扬程设计需要,提高和恒定提水扬程基准,从而与提水机具的扬水功率相匹配;三是充分保障大型水轮泵站所需的充沛水源。

        青山主坝曾经历初建后被冲毁的严重挫折,新大坝全长369米、高17.2米,有2012×8米的泄洪孔,闸门墩上架设有宽5米、长400米、能载重13吨的公路桥;中段十孔桥墩上游面建有双层启闭机排架,装有310吨电动行车,用以启闭升降闸门;坝体北端附设有604型水轮泵一台,供北岸洞子坪农田灌溉。青山副坝与主坝一样也曾被冲毁,它全长437米、高13.2米,有3433孔泄洪;中间12孔为闸门段,装有12扇钢制弧形闸门;坝顶架有2.5米宽的行人工作桥,桥的上游面建有8.3米启闭机排架,架上装有3台能负荷25吨的电动行车,用以起吊弧形闸门;坝体两端装有808型水轮泵各2,供两岸农田灌溉之用。此外,青山船闸、泵站房和老电站的建筑体,也都具有拦江截流、提升水位的功能,而洞子坪前端和站点上游澧水两岸漫长的防洪堤,严格说来也属于拦河工程的附属部分。这些建筑物,共同构成拦截澧水的“水上长城”。

        青山船闸属于青山枢纽工程中解决筑坝后澧水保障通航的大型建筑物,属箱式闸型,按6级航道标准建设,全长105米。船闸引水入闸采用二次消能,先是利用涵阀曲拐道两孔对冲输水,作一次消能,后于闸首门下汇水区,设置5根钢筋混凝土横梁筛水,实现二次消能。闸室过闸能力每次可容200吨位大小船只约1114艘,每过闸一次,约用水7500立方;其设计年吞吐量为120万吨。

        青山老水电站属于枢纽工程中重要的综合利用项目,属低水头河床式发电站,上首与主坝南端相连,下首紧接水轮泵机房。其厂房为挡水式建筑,能经受200年一遇的洪水侵袭。水下部分,除进水口、蜗壳、尾水管布有钢筋外,其余均为混凝土结构;水上部分则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板梁结构。厂房全长66米,从上至下分副厂房、发电机、水轮机、尾水闸门检修四层,安装有TS284/1932、容量650千瓦立式水轮发电机组6台。上游正常水位高程为50米。后来增建的新电站和中加电站,均属水利综合利用项目,附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拦污栅设施;总体结构上,不改变枢纽建筑的初始设计。

        同属青山枢纽工程建筑的还有引水公路桥、上山管道和澧阳引水闸等。引水公路桥有两座,一座是连接枢纽内设施及沟通外界交通的配套建筑,座落在老电站及水轮泵共用的引水渠上,与主坝桥基本连成一线,桥体全长111.2米、宽4.5米,桥面56.73米高程,两边设有0.9米高桥栏,能通过载重汽车13吨。另一座座落在新电站引水渠上,南连主坝公路桥,北接洞坪村,是新电站进出厂的咽喉,桥长16.76米、宽11.2米,桥面57.1米高程,能通过载重汽车13吨。

        青山水轮泵站上山管道也分新老两套。老上山管道由35筒钢管分别与各台水轮泵泵壳出水闸阀连接,然后每5台并联成一组,与7根钢筋混凝土大管连接,沿机房对岸30度山坡,直上海拔100米高程的青山渠首;7组上山管道总长1512米,平均每管长度216米,能满足水轮泵年设计有效提水量1.4亿立方的需要。新上山管道是与新泵房配套的设施,共5根∮1.2米的钢管上山,设计扬程56米,单管出水3/秒立方。

        澧阳引水闸属于青山北灌区枢纽建筑,为澧阳引水渠的龙头,建在副坝北端上游面;它是利用主、副坝抬高水位的有利条件,控制引水自流灌溉石门易市、临澧澧北、澧县多地区约20万亩农田;闸体长31.5米,装有3块钢丝网薄壳混凝土平板闸门,由310吨手摇丝杆启闭机控制,引水流量18/秒立方,通过17公里长的总干渠,与临澧官亭水库、澧县王家厂水库渠系相连,自流灌溉澧阳平原。

        正是上述这些各具功能的枢纽建筑,共同铸就了“亚洲第一泵”的壮丽风采。

 

江南红旗渠

        中国版图以长江为界划分南北;但旱魔不分南北,同样肆虐;当然,党领导人民与旱魔展开的斗争也不分南北,同样艰苦卓绝、可歌可泣。青山水轮泵站工程,作为江南最大的县办水利工程,曾走过十分艰难的历程,更遭受过惨重的挫折;而其中渠道建设重挫,造成了工程后期的重大转折。起初,青山灌渠都是土渠。原以为,夯筑结实的土渠可以承担起输水使命,然而,经通水试验,渠道多处土崩瓦解;加之青山渠系覆盖全县,渠线漫长,就算密实得再好的土渠,水到后段,必然剩水无多,根本流不到尾端。工程竣工,多地依然旱困严重,问题摆在面前无法回避。于是,学习河南林县红旗渠,把青山土渠升级改造成高标准防渗岩渠的宏伟目标,摆在了临澧人民面前。从土渠到岩渠,虽仅一字之别,但其间临澧人民经历了多少艰苦考验和顽强斗争,谱写了怎样壮丽的改造河山的传奇,只有用那漫长的青山渠道作胶片,才可能拷贝下这部不朽的传奇。来之不易的“青山渠”,是注满“红旗渠精神”基因的“江南红旗渠”。

        青山灌区以澧水为界,可分为南灌区和北灌区;南灌区属于“低水高提”灌溉区,覆盖临澧澧水以南13个公社,实灌农田约35万亩。北灌区系自流灌溉区,通过澧阳引水闸及其渠系,灌溉澧水以北石门、临澧、澧县三县交界地区近10个社镇20余万亩农田。我们所称“江南红旗渠”,是指青山南灌区约2050公里的宏伟渠系。

        南灌区有互不相连的三大山系。一是铜山山系,它与牛头山等险峰群构成一大山盘,山周襟连杉板、佘市、修梅、停弦等公社大部分农田山地;二是古老山系,它山盘广阔,襟连停弦、修梅、望城、柏枝、杨板、烽火及珠日等公社大片地区;三是太浮山系,它是“临澧第一山”,襟连文家、太浮、陈二及珠日公社大部地区。这三大山系,被道河流域一条狭长平原分割开来,再加上修梅公社南北一条川地、杉板公社南北一条川地,使各邻接丘岗互不相连、水网支离。要织成覆盖这三大山系的渠系,将最远直线距离约百里之外的澧江之水送到临澧澧南全境,工程之浩大,实属史无前例。

        然而,临澧人民十年艰苦奋斗,终于实现宏伟蓝图。今天,循着青山主渠道行走,就可以看到蜿蜒盘曲、似无尽头的防渗岩渠,以及渠线上一个又一个连山通壑的渡槽、穿山透岭的隧洞、钻天入地的倒虹吸管。据《青山工程志》等资料显示,青山渠系共有干渠4条,长125公里,支渠58条长350公里,斗渠789条长1578公里,总长2053公里。渠系配套建筑包括大小渡槽16座,总长3463米,其中道水大渡槽最长,达1200米;隧道8处,总长2620米,其中数染铺湾隧道最长,达942米;倒虹吸管4处,总长1328米;埋管29处,总长2483米。此外还建有控制、节制、泄洪、入库闸111座,架设桥梁104座。它穿山越涧,迂回蜿蜒向南。干渠途经了杉板、停弦、修梅、佘市、望城、文家、陈二、四新岗、柏枝、烽火等公社51个大队;绕大小山头500余座,跨越溪河10多条。此外还有64座中小型结瓜水库和近万口蓄水堰塘拱卫青山渠线。

        青山渠系建设是一个边设计、边施工、边受益、边提质的过程。宏大的规模和有限的条件,长运距的输水线路与复杂的地质地貌矛盾,决定了青山渠系建设格外艰苦。其历程大致分为两阶段:一是从19669月到1973年上半年,主要包括土渠开挖、整形,渠上建筑物修建,通水抢险等;二是从1972年下半年到19772月,主要进行渠系配套、挖潜提质。总体上经历过五大战役:

        一是开挖道北土渠。从19669月开始,到19674月,26公里总干渠初步开挖成型,栗谷咀、岩板垱、西马井等渡槽和苏家垭、染铺湾等隧道也先后动工;其间因受“文革”影响,工程曾一度处于瘫痪。但众志成城的临澧人民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先后建成主干渠上的几处渡槽和隧洞,进行了26公里总干渠的清理整形,开挖总干渠尾“南中分流”处向东延伸的19.75公里中干渠,完成主干渠上岩板垱、九龙桥、白堰、蒋家四处渡槽和染铺湾、九龙桥、重阳垭隧洞以及白马庙埋管等工程。19715月,专业队开始重点抢修主干渠上的林家垭和杨家垭两处垮塌的隧洞,其间道水大渡槽也加快建设步伐。7月“双抢”期间,林家垭、杨家垭两隧洞过水中,均出现进出口白泥大量垮塌险情,中干渠也同时出现大量险情。县委果断下令,调集城关、合口、新安三镇职工居民,及沿渠11个公社劳力共2万余人,铺开在林家垭、杨家垭、中干渠一线,限期清除阻塞,填补垮口,千方百计保证通水抗旱;与此同时,杨板公社全力以赴,在中干渠尾端新开挖了长21公里的西坡支渠,引来青山水,挽救了道北六个公社10万亩晚稻。19759月,又调集1.07万民兵,从总干渠18公里处向东新修了长10.23公里的北干渠,在九口堰与中干渠连通。

        二是抢通南干渠。1971年“双抢”刚上岸,全县便调集10.7万民兵,在73公里长的南干渠战线上一字摆开,大战一个冬春,历时242天,完成土石及混凝土1134.6万立方,投工1321.71万个,南干渠实际成渠69.9公里。其间,指挥部集中优势兵力,抢修南干渠上群英(单石拱垮公路)、道水、段家桥、南渠及中干渠上白土等6座渡槽;组织总干渠、中干渠此起彼伏的垮渠抢险。1972712日,南干渠继续试水,漫长的南干渠渠线上,又先后出现群英岩渡槽进口处、珠日公社七樟大队乌龟堰渠段、文家株木垭至周家塝一线等多处崩垮,其间抢险之战可谓备尝艰苦、千难万险;战到8月上旬,南干渠开始第8次通水,渠水经过柏枝公社青山寺大队,直下高家滩。至此,青山渠水从出口,经总干渠,已达南干渠最远处,总长82公里。与南干渠战役全面打响同步,太浮等地22条支渠也全面展开施工。同时,青山北灌区工程也一并打响,北灌区是一个共产主义大协作工程,临澧负责修建澧阳引水闸、提供青山水源,澧县出动5万民兵,从青山副坝引水闸起,开挖成澧北平原长17公里的青山干渠。

        三是渠过烽火山。1972年冬,为了改变渠道过水艰辛的难题,指挥部又组织6万民兵,整形、疏浚各干渠64公里。其间大部分险段和隐患,均采用埋管处理。与此同时,为了引水到烽火公社,扩大灌溉面积,又在高家滩横跨沙溪河,修建牯牛坝倒虹吸管,工程于19721020日动工,1972126日下午3点合龙,工期46天;过水前,柏枝公社动员近万民兵,连续奋战六天,对管道进出口岩堰、野猫弯、大湾、小张家堰、红湾、杜方峪等几处渠道串灌和险段进行了整理和加固,为全线通水创造条件。197332日下午428分,青山之水汩汩流进牯牛坝倒虹吸管,540分从出口冲出。33日成为一个重大的日子,这一天水过烽火山,终于实现了全县通水的伟大梦想。

        四是修建结瓜库塘。19728月末,澧水水源日趋减少,每秒流量只有34立方米。因水轮泵开机弃水量太大,常德地委决定关闭水轮泵,打开澧阳闸,放水解救临澧澧北4公社及澧县澧阳平原的旱情,而临澧澧南的抗旱,则调集233台提水机具,5500名民兵,组织三级提灌大会战。自826起,经55夜突击施工,于831日开机,至91日持续提水45万立方,耗资22万元。这次旱情,把农业用水高峰来临时,澧水河流量却严重不足的矛盾充分突显出来。为解决这个矛盾,县委决定实施长藤结瓜战略。全县社自为战,兴起了修建渠线结瓜水库的高潮。1973年冬修,全县动工修建结瓜水库58处,其中完成9处。同欢水库的公路抬高、大坝培厚加高的扩建工程就在此间完成。1974年规划青山结瓜水库、塘坝181座,蓄水7330万立方。当时已基本完成78座,蓄水2800万立方。为拦截太浮山洪水以补水轮泵不足,规划在太浮山麓修建“五峪并联”工程,包括9座水库,总库容1569万立方。最终,全渠系一共建起了小2型及以上结瓜水库64座,其中中型库2座,小1型库15座,小2型库47座,总库容为9376.9立方。这样,终于实现丰水期提水灌库、干旱时开库灌田。

        五是修防渗岩渠。如前所述,青山灌区125公里干渠起初全是土渠,沿渠深切、高抬、白泥、劣土渠段,约占总长的一半,塌方、决口、沉降、裂缝等险情时有发生。提入渠道的水,要先让渠堤吸透后才能前进,流速缓慢,损耗巨大。南干渠江家坡至四新岗28公里一段,1972年通水测试,8个流量的渠水通过道水渡槽,115小时后才到达四新岗南渠渡槽,行进流速仅0.07/秒米,流量仅剩4.36/秒立方,平均每公里损耗流量0.13/秒立方,渠水利用率不足50%。因此,1974年县委决策,学习河南林县红旗渠,再奋战23年,把主干渠全部升级改造成岩渠,彻底根治渗漏垮塌问题。岩渠建设大致分三期:一期树样板。1974年冬,首先在总干渠西马井至九龙桥段,试建标准岩渠11公里,以做样板;12个公社1.025万劳力10月开始投入岩渠建设;陈二公社提供后勤保障。样板渠战役中,英雄赞歌响遍工地。新合营金岗大队民兵李开金失去孩子仅三天就毅然决然赶到工地;金岗、芭茅、大云等7个连队临时接到突击运输任务,连夜冒雨回家推来370多张鸡公车;回龙连各班派人上山割野藤130多斤,代替竹篾赶织工具。柏枝民兵营抢抓时间,分区作战。两个连84人在山洲大战一个月,洗捡卵石800方;三个连164人炸岩,准备浆砌坡石;9个连390人抢修公路;剩下8个连410人运块石。19741120日,县委常委全体领导来到岩渠工地,亲自参加劳动,李志新、谢世久、王天华、韩林安、杨德凯等跟民兵搭伙,抬着近300斤的大岩石奔跑在工地;劳动中,他们坚持不休息,在上下往返约3华里的运距中,连续抬岩18个来回;领导们修岩渠的决心和热情,极大了鼓舞了士气。陈二民兵营在抢运预制块的战斗中,每天出动土车265张,大干9天,胜利完成了7981块的运输任务;大江连连长田保生,从合口对河到工地,来回18里,一天跑5次,全天运预制块10块,创出了全营最高工效。珠日营蔡家连民兵谢道武一天推沙6次,往返108华里,运沙达2600斤。望城营农丰连护砌的高标准岩渠,质量上领导把关,工程员负责,民兵互相监督。19741231日夜晚,青山岩渠工地,沿渠10个民兵营,530多名连以上干部,125个连队,9500余名民兵,收听了1975年元旦社论广播,极大鼓舞了斗志。战况统计显示,样板岩渠建设共投工800000余个,完成土方260000个,石方5000余个,备沙12600余立方、卵石2500余立方,炸块岩23100余立方,打混凝土预制块90000余块,初步完成岩渠8公里;到1975120日,全面完成11公里样板岩渠建设。至此,加上1970年修砌的渠首出口1.5公里水泥渠,合计建成12.5公里防渗渠。

        二期再完善。1975920日及1015日又分两批调集劳力达9400名,续建、补建总干渠的空段及道水渡槽进口以北南干渠部分共计16.6公里岩渠。此渠吸取样板渠垫石下未打三合土导致渗漏的教训,根据《岩渠施工标准暂行规定》,先打三合泥衬底,再浆砌块石,后水泥勾缝;三合泥需要大量石灰,只能靠自办煤窑来烧。大兵团作战前,七个公社的专业队便开始了准备:停弦营挖煤,杉板营烧窑,其余营备石料。总计挖煤9520吨,烧制石灰32590担,备岩运岩16853立方。七支专业队592人,每天平均出勤433余人,备下片岩1452立方,挖煤120多吨,装石灰窑6层。此役,不仅完成了16.6公里岩渠护砌,还修通了沿渠公路,植林带树1498株。

        三期总决战。1976104日,开始南干渠道水渡槽出口至牯牛坝倒虹吸管55公里岩渠建设。工程实行“五定一不定”:定渠段任务到公社,全面包干;定质量标准;定责任,实行一年通水检验;定工程期限;定工具器材;不定民兵人数。工程后期,实际上阵劳力达10.3万人。远道而来的澧北四个民兵团没有岩场取岩,只得与常德县龙门公社协调,借用其岩场。经过约4个月你追我赶的劳动竞赛,于19772月底前圆满完成任务。至此,青山灌区建成了共计83公里的标准防渗岩渠,过水利用率由38.4%,提高到了90%以上。

        实际上,由于地质结构和取材途径等等的不同,建设“青山渠”的代价,比“红旗渠”更加高昂,青山工程总投入高达3个多亿,远超红旗渠的1.2亿多。可以说,湖南临澧与河南林县“南北两渠”,都堪称惊天动地的县办水利钜献。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临澧人民舍生忘死修建起来的青山水轮泵站工程,以其丰厚的效益,永恒回报着临澧社会与人民。青山工程从197115台水轮泵开始打水,后增至35台打水,到1985年,共提水14.7198亿立方,峰值年1976年提水达1.416亿立方,这还不包括沟渠雨季收集山水灌入结瓜水库的水量。1971年,总干渠两侧和中干渠受益农田10万亩;1972年,持续干旱122天,首先是道水以北6个公社11.5万亩农田得到灌溉;接着南干渠试水成功,青山水流到道水以南6个公社,7.6万亩水稻得到抢救。与此同时,澧阳引水闸开闸放水8100万立方,泽被青山北灌区20多万亩农田。1974年,临澧粮食第一次跨纲要,亩产达800斤,全县总产3.8亿斤,比1949年增产154%,比1966年增产35.6%,比1970年增产29.2%。随着工程的完善配套,渠道标准的提高和渠系的扩大,粮食连年增产。1976年总产突破4亿斤,1978年持续干旱104天,粮食产量仍达到4.22亿斤,到1985年总产已达5.4亿斤。此外,“青山水”还带动了临澧的多种经营发展,如棉花生产,1975年就突破了单产百斤大关;林业、渔业、牧业等养殖业品质也得以提升。目前,青山渠系每年供水量依旧不小,它就像空气一样,每时每刻都在滋养着灌区。此外,“发电”已成为青山工程的不朽巨献,先后建成的三座发电站,年发电量达约14300万度,占全县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电总量的约25%,可供境内约3.49万个各类用户,年直接经济价值约4000多万元。

        在青山工程建设中凝聚起来的“青山精神”,经过不断积淀、聚变和转化,已象生物基因一样深深植入临澧社会机体,极大影响着临澧整体发展的底色和状态。临澧版图不大、人口不多、资源不丰,何以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多方面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响,形成光彩夺目的“临澧现象”?那是因为,“青山精神”的主流价值无处不在。

 

                                                                                                   

                

路过

雷人
3

握手
3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4 个评论)

回复 吉祥 2016-8-16 08:02
青山工程,伟大的民心工程!
回复 毛先金 2016-8-16 15:14
江南红旗渠,亚洲第一渠。
回复 毛先金 2016-8-16 15:15
青山工程总投入高达3个多亿,远超红旗渠的1.2亿多。
回复 适宜 2016-8-16 15:38
《青山史话》概述概括了青山工程全貌,文辞很有感染力。
回复 天风 2016-8-17 06:31
吉祥: 青山工程,伟大的民心工程!
谢关注!
回复 天风 2016-8-17 06:33
毛先金: 江南红旗渠,亚洲第一渠。
谢关注!是“亚洲第一泵”,第一大水轮泵站也。
回复 天风 2016-8-17 06:34
毛先金: 青山工程总投入高达3个多亿,远超红旗渠的1.2亿多。
是的,青山渠道的总长超过红旗渠,灌溉面积也略超。
回复 天风 2016-8-17 06:35
适宜: 《青山史话》概述概括了青山工程全貌,文辞很有感染力。
谢关注!青山建设历史本身就十分感染人。
回复 王作太 2016-8-19 09:02
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建设伟大的工程,临澧人民真了不起。
回复 天风 2016-8-19 09:20
王作太: 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建设伟大的工程,临澧人民真了不起。
前辈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史话就是动力!
回复 史开均 2016-8-19 10:20
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建设伟大的工程,临澧人民真了不起。
回复 史开均 2016-8-19 10:25
“亚洲第一泵”,是临澧人民的伟大创举。青山精神是临澧人民的骄傲。
回复 天风 2016-8-19 11:08
史开均: “亚洲第一泵”,是临澧人民的伟大创举。青山精神是临澧人民的骄傲。
谢关注!
回复 谢肇荣 2016-8-20 10:44
青山工程是临澧人民战天斗地的伟大工程,体现了临澧人民“与天奋斗,其乐无穷”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歌颂,永远发扬!
回复 谢肇荣 2016-8-20 11:08
本人在青山工地五年,运沙石,拌水泥,两次建大垻;戴藤帽,拧螺丝,安装电机水轮泵。那些日日夜夜,历历在目。《青山史话》出来啦,高兴!我会戴着老花镜通读一遍,有些地方或许要读多遍,那里有我的汗水,我的脚印,我的青春…
回复 天风 2016-8-24 15:19
谢肇荣: 青山工程是临澧人民战天斗地的伟大工程,体现了临澧人民“与天奋斗,其乐无穷”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歌颂,永远发扬!
谢谢院长关注!
回复 天风 2016-8-24 15:21
谢肇荣: 本人在青山工地五年,运沙石,拌水泥,两次建大垻;戴藤帽,拧螺丝,安装电机水轮泵。那些日日夜夜,历历在目。《青山史话》出来啦,高兴!我会戴着老花镜通读一 ...
谢兄是老大,我在青山工地挑过鹅卵石,修过副坝,干了一个月后去当兵,当兵六年回来,工程仍未竣工。
回复 天风 2016-11-12 09:18
能为常德市老干部网络宣传协会暨各县区市正扬网友代表奉上厚重的《青山史话》,应感谢张新民会长暨协会其他主要领导决定11月11日在临澧举办一次学习、参观、座谈活动。
回复 清河布衣 2016-11-12 14:25
清河布衣张松山参观青山工程感言 :

青山有奈水缺何,
十万英雄斗旱魔。
为有牺牲多壮志,
春霖一路上高坡!

(2016年11月12)
回复 浮山松 2016-11-12 15:15
青山水轮泵站工程(简称“青山工程”),是临澧人民在新中国早期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伟大尝试。
12下一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3-29 00:03 , Processed in 0.02848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