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看章法 书法作品中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我们叫做章法。章法关系表现为字与字的关系,字与行的关系,行与行的关系,落款和作品的关系,盖章和作品的关系等等。 章法一般在书法上称之为疏密关系,古人对章法的论述是“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一味的疏和一味的密都可以形成风格,但是如果在一幅作品中有疏有密,安排得当,那就是高手所为。 章法反映一个人的胆识、魄力和心力,从章法可以看心力,章法生动,说明作者心力强,反之就是心力弱。 章法最忌讳的是“状若算子”,什么是状若算子,就是把字象算盘珠一样横竖整齐排列,平均铺排,这种个案比比皆是。 四、要看形意关系 形意关系是书法的精髓,艺术的形只有融入人文的意才显得有思想价值和社会价值。形对意的启发具有巨大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知道,书圣王羲之写草书以前也就写的一般,那个时代和他水平差不多的人很多,比如郗家的几个才俊,根本不买他的帐。 后来王羲之的字得到飞速的成长,主要得益于看到公孙大娘的舞剑;草圣张旭写草书得益于看到“担夫争道”,另一个草圣怀素写大草得益于“夏日云霓”,黄庭坚草书得益于“船工荡浆”。这方面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自然对艺术有无尽的启迪;二是自然经过人这个主体的幻化。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讲的意境的产生过程。 再一个,大家都知道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写的真好,很多人只注意字写得好,没有意识到其中的一段话,“是日也,天阴气朗,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表明今天的心情也极佳。还是王羲之,很多人知道他行书写得好,我告诉大家,他的小草、他的章草也都写的很好。 客观的说,他当时的那个圈子里字写的好的人很多,为什么偏他为高,那是因为他能够把意象带到书法里面去,而且相得益彰。而且,他能够根据书写的内容调整笔触,达到文字和谐。相比较现代一些书家,一种字写百样文,显得是多么的苍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