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91|回复: 5

《李如圭传略》(六十四) 作者 李德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3 10: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如圭传略》(六十四)
           作者 李德若

李如圭自嘉靖九(1530)年,受命右都御史,巡抚延绥赈饥,开仓放粮,垦荒自救,全活数十万百姓,又防沙植柳,修建“第二绿色长城”,日以继夜的坚守在为百姓、朝廷排忧解难的岗位上,深受百姓爱戴,朝廷褒奖,榆林人建生祠祀之。由于长年跋涉野外艰苦奔波,累及身骨,以致重病不起,朝廷御批回家治疾。于 1532 年 5 月归家休病,经澧州名医治疗,夫人梁月娥及弟妹子女们的精心护理下,重病基本缓解,身子逐渐爽朗起来,除与文达、琼三一起聊天外,还调教儿孙等。但他总是不忘乡愁,不忘十年前为故乡承诺的未尽事宜。他决心在休病期间,为家乡了却心愿与托付。便撑起未痊愈的身体,走出家门,来到州府衙门,与知州汪公倬君见面时,适逢湖广巡抚林公大辂巡澧。李如圭就十年前丁忧时,为州人许诺的如建“忠清祠”“忠烈祠”等未尽事宜及在延绥赈饥如何梦见家乡秦时贞烈妇孟姜女,托付和顺便上同官查看情况向二位父母官作了介绍,还就此治疾回家路过上同官,便委托当地里长模印诗文,碑刻,并按此样塑一尊孟姜女像,还在庙前许诺回家在其嘉山修好贞烈祠后,接回她夫妇回家乡的承诺。此次回家治病,疾在痊愈,借此机会,尽点赤子之情,我来牵头运作,望汪君主持号令,重修忠清祠以祀屈原游澧所留下的宝贵财富;重修忠烈祠以祀马援征南病卒葬澧所留下的中国精神,新建贞烈祠以祀秦节妇孟姜女涉数千里寻夫所留下的贞烈风骨;以忠贞教化,启迪后昆。还望父母官鼎力支助啊!



1、修建贞烈祠:为祭祀秦节妇孟姜女(范喜郎妻)在州东三十里嘉山,于嘉靖十二(1533)年至嘉靖十五(1536)年,由李如圭倡议,赞助,知州汪倬主持新建。孟姜女其人:传说与史料记载,姓姜,排行一,故孟姜。秦,黔中郡古楚澧人,家住澧水之东,嘉山下孟姜院。远古时期,西起孙家山、北抵桃花山(石首),西南嘉山均为浩瀚的八百里洞庭湖。澧淞平原为湖西高地,嘉山东崖下有九垸(九个小垸),孟姜垸为湖西抵嘉山东崖下淤积地势较高的一个垸子。姜家有桑田,以打鱼捕捞为业,其家境比较殷实。尔后,在嘉山南麓修造宅园、荷塘、花园等。孟姜女从小受到良好的家教,知书达理,女红精道,父母视为掌上明珠。深闺长成,父母溺爱,一次要带她外出观玩,她说:男女杂乱,有何可观乎?父亲惊喜夸她长大了。嘉山南麓之西,住着一户范姓人家,老两口所生一子。乳名叫喜郎。家境贫寒,自小除随父母耕耘农桑之外,还剩空闲时间借书博学,心地善良厚道。长大成人。那时,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防胡人扰边,将六国长城连接起来,修造万里长城。天下劳工都不例外,刚成年的范喜郎先后二次被抓去筑长城。第二次服役三个月后,不堪其苦,偷隙逃回,不料刚到家门,又有闾里逐户抓丁,抓逃役去修长城。慌乱中,范喜朗逃入姜家花园,躲藏在大树上端。时至中午,天气炎热,姜家小姐与众丫环来到荷塘,解衣沐浴。喜郎在暑热中难忍,便急速咳了一声,池塘中小姐丫环们,心慌手乱,躲在荷叶底下。后穿戴整齐,丫环叫咳嗽人下来,有的骂,有的要打。喜郎下来,面红耳赤,喃喃自语:“吾未见、吾未见”。孟姜女见其憨厚,令丫环问明缘故。范喜朗将其姓名,住址,逃役实情一概相告。孟姜女听后,深感同情,见他仪表端正、诚实遂起爱慕之心,又觉荷塘露身,恐传出去不雅。便回家向父母禀告说了心里话。后经双方父母面议,范家请媒撮合,准备近日结婚。正当婚日在姜家举行,突然几个官差闯进姜家,抓住范喜郎,大声训斥:你逃避皇差,回家结婚,岂有此理。正准备带走,孟姜女父亲在地方上有点威望,上前施礼说:小婿逃差结婚,应该回去服役,肯请官差,放缓三天,三天后吾送小婿上路服役如何?官差见众人如此,只好说:“一言为定”,便离去了。三天后,范喜朗应差上路,孟姜送夫十里长亭,(有送哥郎十里唱词流传),长亭话别,喜郎说:三年后,我回来,你来这里接我,孟姜饱含泪水说:一定。不然,三年后我将去长城寻你,甩泪而别。自范喜郎北去修长城后,姜女每天上嘉山一方高端石台上北望,朝朝暮暮,日日年年,北望夫归来。后人命此台名曰:“望夫台”。每在台上恨秦始皇不放夫君回归,用指甲掐几下,年长日久,石上便留下若干痕迹,名曰“恨石”,台旁生长着几竿竹子,在她的泪水浇灌下,长势茂密,宽叶大片,遮住远望视线,他便用绣花针,一下下的刺成细丝,丝叶随风露缝远望夫君归来,此竹名曰“孟姜竹”“刺竹”“丝叶竹”(其三古迹尚在)。

三年过去了很长时间,日夜思念,盼望丈夫归来的孟姜女得知丈夫已死,但不确切,心急如焚,便决心数千里徒步去长城寻夫。她历经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千辛万苦来到长城脚下(榆林段)。一看,哎呀!好长好长的一座城墙,就像一条蜷伏在山山岭岭的巨龙。长城脚下还有很多很多的民工忙碌者,他们衣着褴褛,骨瘦如柴,脸上带着黄色的病容,好不叫人伤痛。她急忙请问一位白发老民工,打听范喜郎的下落,老民工一听范喜郎,便把他拉到一边,老泪纵横的说:范喜郎早被秦始皇的官差给折磨死了,就埋在这长城脚下。孟姜女听了。一下子昏倒在地,不省人事。老民工叫另一位民工端来一碗冷水,赶忙给孟姜女灌下,过了好大会才慢慢的醒过来。她支撑着身体,跪在地上,两眼盯着长城,回想起和丈夫一起的日子,不禁悲伤的大哭起来,越哭越伤心,哭的天昏地转,飞沙走石,突然,城墙一声轰隆巨响,长城一下子倒塌了百十里。孟姜女看到倒塌的城墙底下有好多好多的尸骨,吓死人了,她顾不得这些,跪在尸骨上寻找丈夫尸骨,可是这么多尸骨,哪具是自己丈夫呢?她想啊想,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咬破了自己的手指,让手指上的血滴在尸骨上,祷告苍天,若是丈夫范喜郎,血入骨髓,不是我夫顺骨外流。她一边滴,一边祷告,寻找丈夫的尸骨,找啊找,忽然,一滴血滴在白骨上一直浸到骨头里,她又连滴了几滴,都是如此,她对这具白骨就像见到了自己的丈夫,眼泪夺眶而出,扑倒在这具尸骨上大哭起来。几个民工把他拉开,又将这具尸骨捡起来,给孟姜女包在包袱里。在民工的劝说下,才背起包袱,告别民工上路。孟姜女背着丈夫尸骨往回走,走啊走,一天来到陕西宜君,口渴的厉害,这一带地方干旱了好几年,堰井干裂,到哪儿去找水呢?她坐在石头上,回想冤死的丈夫,不禁又嚎啕大哭了起来,哭着哭着,突然他面前地上裂了一个大洞,清澈的泉水从洞里涌流出来,(陕西宜君县有一眼“哭泉”,改名“哭泉镇”)。孟姜女喝够了水,打起精神向南赶路,可又累又饿,走到同官县的一个村庄,眼前一黑,又倒在地上。这里的人们发现一女子倒下,便把他叫醒,一会儿,她向一位老者指着包袱里,慢吞吞地说了她的身世遭遇。身子一歪,眼睛一闭就死了。同官人们把她和丈夫的尸骨葬在一起。为嘉其贞烈,在墓前,凿洞为祠,以彰教化,启迪后人。(现有纪念祭祀孟姜女的贞烈祠尚存)。内有其夫妇塑像,历代诗文,刻碑记载其身世等,金钗时见,灵异昭彰,当地敬仰久远。托梦前,李如圭只知本地故事及寻夫所始,莫知所终。托梦后,亲临同官所见,便知其所终,合二处观

之,则姜女之始终贞烈如一,真感人也。因而李如圭于嘉靖十二(1533)年请缨,在澧州知州汪君倬公主持,李如圭运作,湖广巡抚林公大辂的支持下,一座二进六间,木构建筑在嘉山望夫台边山端,于 1534 年落成“贞烈祠”,前为庙、后为寝,前门坊匾额,李如圭题写“贞烈祠”。中堂供孟姜女塑像(李如圭托同官里正仿制 1536 年运回),堂额李如圭题写“百炼堂”。门前左树立(李如圭在同官模印历代诗文、身世)碑文雕刻,右树立李如圭作《贞烈祠记》碑文。



file:///C:/Users/JH/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
2、重修忠清祠:为了纪念祭祀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游澧所修忠清祠。屈原约公元前 340-278 年,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名平,字原,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贵族之后。初辅佐楚怀王,官左徒,三闾大夫,主张举贤任能,立法富国,强兵连齐抗秦。但屡遭上官大夫,靳尚等人之馋去职。后被楚顷襄王放逐,长期流浪湘、沅、澧一带地域,深入人民,揭示黑暗,写下热爱祖国,劝说君王的不朽诗作,《楚辞》。在澧州大地留下“沅有芷兮,澧有兰”。“遗余佩兮,澧浦”。“遗余蝶兮,澧浦”等名句。公元前 278 年,秦攻破了郢都,自惭无力挽救楚国,于当年五月初五(端午),怀石投汨罗江而死。不知何时,澧人在城东北二里许澹水与兰江交汇处所建“忠清祠”。年长月久,已是瓦砾一堆。李如圭丁忧曾许诺重修忠清祠,上任而未尽。此次治疾运作重修忠清祠,
得到了澧知州汪君倬公主持修建,于嘉靖十三(1534)年落成。祠内主供行吟澧水的三闾大夫屈原塑像,配供宋玉塑像,为州人春、秋祀。李如圭作《忠清祠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3 10: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3 11: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修忠清祠以祀屈原游澧所留下的宝贵财富;重修忠烈祠以祀马援征南病卒葬澧所留下的中国精神,新建贞烈祠以祀秦节妇孟姜女涉数千里寻夫所留下的贞烈风骨;以忠贞教化,启迪后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3 11: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弘扬着正能量的过去官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4 15:04: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优秀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读帖长见识!为美文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5 04: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3 11:11 , Processed in 0.0334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