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
今天读布衣先生《这些古人的姓,我们都误会了》文章,其中提到柳下惠的事,引起我的兴趣,也就此事闲扯一番。
我国古代有些做道德文章的大学问家,不免要写些道德故事以抑制不道德的行为。荀子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在《大略》篇中写道:“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译注其意是:有柳下惠者夜宿在城门口,有一女子前来寻宿,他恐怕此女被冻死,就用衣服将她裹在怀里,没有人怀疑他有淫乱行为。“坐怀不乱”便由此而来。
荀子笔下的柳下惠在两性关系上,不可谓品德不高雅,就是如来佛也不得不批准他成正果而位列仙班。可是,查阅有关柳下惠身世的典籍,“坐怀不乱”之说却只字不见。仅记有:柳下惠,原本鲁国权贵公孙展之后,在鲁国担任大夫之职(相当省部级),名叫展禽,因食邑封在柳下,死后谥号惠,故又称柳下惠。为官政绩平平,并不出名。是荀子写的那段话才使他扬名千古的。
虽然如此,荀子写柳下惠“坐怀不乱”也是一种善意,旨在劝人对两性关系应持严肃负责态度。可是,在古今社会生活中,人们未必尽领其高义。尤其是握有权钱者谁会把它当回事,多是反其道而为,“食色”如命,坐怀而乱,大多下场不好,有因此败国者,破家者,有染性疾无治而亡者,还有接受性贿赂坐怀而乱违法乱纪进监狱者…等等。看来,荀子写的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还真值得人们深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