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90|回复: 9

追寻六千年前的稻作文化梦(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8 12: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梁先海先生 于 2020-5-28 12:08 编辑

                       ——记湖南城头山村农耕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晓荣
                                                               
         城头山的历史文化价值,一是“城池之母”,二是“稻作之源”。它是中国迄今所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址,遗址区内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田遗迹,直观性和真实性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特别是长江流域文明的起源提供了良好的实物佐证。
         面对城头山遗址这一不可复制的旅游资源,澧县县委、县政府报请国家、省市批准,决定利用其位于张家界武陵源与长江三峡两大景区连线的中间,东接岳阳楼,西连张家界,南托“长株潭”,北抵长江三峡的有利区委优势,打造一个五星级的旅游景区,并于2011年启动了城头山的开发建设项目。按照规划,城头山遗址保护利用开发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是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造世界级遗址文化旅游目的地;第二期以遗址公园为核心,打造一个6500亩的5A级生态旅游景区。形象定位是“中华城祖,世界稻源”。
现在,第一期遗址公园建设规划面积662亩各项目基本建成,其中遗址核心区的本体保护和展示,包括建两个遗迹展示馆,2、3、4、5号考古探坑遗迹的复原展示;环护城河景观带、南门80亩生态广场、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度假村、游客服务中心及其他水、电、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均已竣工。第二期5A级旅游景区建设正在启动。

图片9.png
叶晓荣在示范擂米
         叶晓荣抓住城头山开发建设有利时机,他要结合城头山的稻作文化元素,围绕“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示范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打造一个农业大观园和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现在,他在城头山景区建起了“城头山农耕文化教育基地”。基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稻作文化科普示范基地,在基地开展特种水稻栽培示范,开展重金属污染修复,向周边群众传播特种水稻栽培知识,引导农民种植环保、绿色、无公害特色水稻。另一部分为农耕文化基地,他租用了几间民房,在民间收集了水车、碓臼、石磨、擂子、板桶、犁、耙、戕等传统农具及蓑衣、斗笠、木屐等过去农民种田不可缺少的用具。

图片7.png
叶晓荣向原任科协主席介绍他收集的传统农机具
    为了收集这些传统的工具用具,2014年春夏,叶晓荣顶风冒雨,跑遍了澧县、临澧、石门、津市等地有可能保存这些东西的村庄,并委托几位热心人帮助打听,一听说那里有,当即前往收购。石门山区有户人家有一副擂子,但破旧得很,丢在一间屋里几十年了。叶晓荣听说后迅速驱车前往,几经打听才找到这户人家,并将其收购回来。当时,一些不明事理的人讥笑他,问他捡这些破烂有什么用。

图片8.png
教育青少年体验舂米劳动
        面对别人的不理解,叶晓荣不为所动。他请来木匠,将收集来的旧农具一一修好,并陈列、摆放整齐,将水车安放在田边。他利用这些农具用具,向青少年传授中国古老的农耕文化,讲授澧阳平原的农耕历史,并和青少年一起车水、舂米、擂米、推磨,教育青少年不忘农业之本,感受粮食来之不易,感受今天的生活幸福。
        20199月12日,笔者来到城头山农耕文化教育基地采访,叶晓荣正在教几名中学生车水,只见他面露青筋,满头大汗,一面示范讲解车水要领,一面启发学生大胆用劲,并敞开嗓门数水。“一个哎一哟”、“一个哎二”......听着这吆喝声,笔者仿佛回到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仿佛看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天干抗旱车水保苗的峥嵘岁月。
115851fzffn00329fks99f.jpg
叶晓荣指导青少年体验车水

        这吆喝声,就是历史的传承,是澧阳平原农耕文化的展示。离开叶晓荣,吆喝声渐行渐远,但我相信,我们的农耕文化不会远去,因为,有叶晓荣这样的热心人在追梦,有城头山农耕文化教育基地在传承。城头山,这座6000年的古城址正在崛起一座“新”城,古城的稻香将穿越6000年的时空长廊,在新城得以发扬光大。
   让我们为拥有这座历史文化古城骄傲,为今天的城头山紫米而自豪
(作者 梁先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8 12: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们为拥有这座历史文化古城而骄傲,为今天的城头山紫米而自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8 13: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有心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8 13: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搞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8 16: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擂子的样式和我们这里的完全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8 16: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车,碓,也完全一样。收集传统农具,家具,建立一个大型博物馆,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30 18:00: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晓荣的想法很好,但实现很难,关键是没有启动资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30 20: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年的记忆,美好的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13: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老师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13: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3 02:08 , Processed in 0.03688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