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95|回复: 26

东方鹰 04 木兰花开又一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4 07: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4 木兰花开又一支


    1989年,在中国长春发行的「中国妇女名人辞典」中对作了下列说明∶


    木兰──隋代女英雄。姓魏名木兰,安徽省亳县人。


    隋代恭帝时期,异民族从北方入侵,朝廷出兵迎战。木兰因父亲已经年迈体衰,因此,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从军12年,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凯旋归来之后,恭帝欲封她为尚书,但是,木兰坚决推辞而返回故乡,重返女儿身。恭帝得知此讯之后,又想将她收入后宫,木兰加以拒绝,并且气愤万分,最后自杀身亡。恭帝赠予她「孝烈将军」的称号,民间传说中的花木兰就是此人。


    花木兰其人其事见于汉乐府诗《木兰辞》(文学史上又称《木兰诗》)。一首古代民歌《木兰辞》,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传唱至今。由之而来的是关于历史上是否确有花木兰其人、花木兰出生之时代、出生地等等,历来聚颂不休,迄今亦无定论。


    如花木兰故里,就有湖北黄陂、河南商丘及渑池、安徽亳州、陕西延安诸地之争;生活时代有汉、三国(魏)、北朝、隋、唐诸说。


    花木兰史事正史缺载,稗史不录,其人其事仅见方志及口传文学,而论者所言,大扺未出《木兰辞》范围,是故争论在所难免。《木兰辞》原是口传民歌,亦含有口传历史成分,因此对《木兰辞》是不可尽信亦不可尽疑的。由于《木兰辞》产生年代久远,又由于历代文人对原诗的反复修改,加之记载原作的文字资料的缺乏,确认《木兰辞》所产生的时代和地域等等是较为困难的。


    关于《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关联到花木兰所生活的时代,花木兰必定生活在《木兰诗》产生之前,这应是毫无疑义的。


    《木兰诗》究竟产生在什么时代,这是自宋代以来一直歧见纷呈。今人多据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引《古今乐录》推断《木兰诗》作于萧梁以前。有人又进一步论证它为北朝乐府民歌。


    目前,《木兰诗》产生在北朝的说法,似乎已为多数人接受。如6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编三卷本《中国文学史》和游国恩等编四卷本《中国文学史》,其中论述《木兰诗》部分,便都是以北朝说为准的。又如姚莹在《康輶纪行》中说她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时人;翦伯赞和范文澜先生认为木兰是北魏人。称《木兰诗》产生于隋唐者亦大有人在。如宋翔凤的《过庭禄》中则说她是隋恭帝时人;清朝学者阎若璩在《尚书古文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中,依据诗中所反映的职官、名物、制度加以考证,认为产生于唐代。程大冒的《演繁露》中则说她是唐初人。《木兰辞》被宋人郭茂倩收入所编的《乐府诗集·鼓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乐府诗集》称,《木兰辞》始见于《古今乐录》一书。王应麟《玉海》引《中兴书目》云:“《古今乐录》,陈光大二年(公元568年)僧智匠撰,起汉迄陈。”南朝陈后主光大二年时,释智匠己编成《古今乐录》,其中就收录有《木兰诗》篇目。因此,《木兰诗》当不至在公元568年以后产生,这从时间概念上否定了隋唐说。


    文学史上亦有主汉(曹)魏说者。如上文据王应麟《玉海》引《中兴书目》云:“《古今乐录》,陈光大二年僧智匠撰,起汉迄陈。”王应麟认为《木兰诗》或产生于汉代至陈朝之间。魏泰《临汉隐居诗活》云:“古乐府中《木兰诗》、《焦仲卿妻诗》,皆有高致。盖世传《木兰诗》为曹子建作,似矣。”可见北魏时颇有人持汉魏说。陈风情《古诗选》认为:“‘朔气’数语,固类唐人,然齐梁间人每为唐语,推唐人必不能为汉魏语,以此知其真古词也!”又云:“木兰诗全篇甚古,当其淋漓,钮类汉魏岂得以唐调疑之?”陈氏认为,《木兰诗》甚古,为真古词,显然他也从汉魏说。


    河北完县(今更名顺平县)有孝烈庙,又名木兰祠,相传为唐时所建。明万历年间御使何出光(自称明柱下史)主持重修木兰祠,并作《木兰祠赛神曲》十二首,其序曰:“将军……魏氏女,汉文帝时,老上寇边,帝亲征,大括民兵,殆可空国。将军以父老迈,不任受甲,身伪其子以行……”花木兰生活时代已知为汉文帝时,即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57年间。祠内另一通《汉孝烈将军记》碑云:“汉世尝作《木兰词》”。据此,花木兰生活年代定在前汉,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


    郭茂倩氏《乐府诗集》“木兰诗”里,引《古今乐录》“木兰不知名”句,这是颇为重要的一句话,正说明《木兰诗》出自民间而不是出自名家。《木兰诗》自汉世产生以来,在民间口耳相传,由近及远,且在流传过程中,可能经过隋唐文人的润色.以致掺杂有晋韵唐音或名物称谓等等.就全诗而言,《木兰诗》仍保持着汉乐府民歌的特色。


    花木兰作为我国古代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巾帼英雄,千百年来倍受敬仰。木兰虽不知名,然必实有其人;代父从军,亦必实有其事。


    花木兰的故事流播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但对于她的姓氏、里居等仍是众说纷呈。


    据《河南通志》云:“木兰,宋州人,姓魏氏……”;《归德府志》云:“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


    康熙《商丘县志·列女》卷十一云:“[隋]木兰姓魏氏,本处子也。世传可汗募兵,木兰之父耄赢,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服甲胄箭囊。操戈跃马而往,历年一纪,阅十有八战,人莫识之。后凯还,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及还家,释其戎服,衣其旧裳。同行者骇之,遂以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诸宫中。木兰曰:‘臣无媲君之礼’,以死誓拒之,迫之不从,遂自尽。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


    对于木兰的姓氏,另传有朱姓、复姓木兰说,莫衷一是。


    木兰秉承父志,自幼习武。公元前166年,匈奴大举入塞,汉文帝征民戍边御敌。木兰怜其父老弟幼,即洗铅粉,脱梳珥,变戎服,贯甲胄,替父出征。她因作战勇敢,屡建奇功,由戍卒晋升为将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凯旋而归,不受官爵,“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正如明代御史何出光《木兰祠赛神曲》所云:“汉家事业拓雄图,勇健娇娇媲丈夫。挥槊当关百战后,堂堂正气至今无。”


    崇敬古代英雄人物,是人类的心理特性。在中国历史长空,女英雄木兰为华夏族人的骄傲,能历千年仍让后人扼腕唏嘘、尊崇敬仰的,是中华民族的精魂。在古,人们景仰她的忠孝勇烈,在今,人们欣羡她的爱国主义精神。


    ◆《木兰花开又一支》又名《你所不知道的魏木兰》2014.8.6原载《凯风湖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4 07: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1989年,在中国长春发行的「中国妇女名人辞典」中对作了下列说明∶ 木兰──隋代女英雄。姓魏名木兰,安徽省亳县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4 07: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崇敬古代英雄人物,是人类的心理特性。在中国历史长空,女英雄木兰为华夏族人的骄傲,能历千年仍让后人扼腕唏嘘、尊崇敬仰的,是中华民族的精魂。在古,人们景仰她的忠孝勇烈,在今,人们欣羡她的爱国主义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4 08: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现在还有人考证花木兰的年代,出生地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4 08: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花木兰出生何时何地,她作为女中豪杰,烈女的故事已经起到了教育人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4 08: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儒 发表于 2020-6-4 08:35
不知道现在还有人考证花木兰的年代,出生地没有?

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4 08: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儒 发表于 2020-6-4 08:37
不管花木兰出生何时何地,她作为女中豪杰,烈女的故事已经起到了教育人的作用。

谢谢关注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4 08: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木兰作为我国古代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巾帼英雄,千百年来倍受敬仰。木兰虽不知名,然必实有其人;代父从军,亦必实有其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4 10: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木兰作为我国古代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巾帼英雄,千百年来倍受敬仰。木兰虽不知名,然必实有其人;代父从军,亦必实有其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4 10: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0 07:49 , Processed in 0.0361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