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范老年大学班级管理 曾昭平 说到老年大学大家都好理解,是由县老干局提供的让老年人学习、活动的场所。既然是学习活动的场所,就有必要进行管理。人们常说,“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水平,管理出人才”。那么老年大学班级学习、活动,那就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呵护和规范管理。具体讲是三个基本: 一.班级管理规范化的基本原则 1.坚持调节师生关系的对等性原则(互尊、互爱、互助)。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导向。从县级老年大学班级管理来看,就是要坚持“以学员为主体”,尊重学员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然而,按照“对等性”原则调节和处理师生关系,一方面,不能搞师道尊严;另一方面,又要尊师重教。即教师(工作人员)要处处关爱学员、热心周到地为学员服务;学员要尊重老师、接受教育,真正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2.坚持优化管理方式的宽松性原则(宽容、宽宏、宽厚)。一般来讲,老年学员都具有人格的成熟性和行为的自主性,对他们的管理只能采取硬规定,软管理办法。即通过努力,把合理的制度安排,变成学员的自觉行动。这里讲的软管理,不是要放弃硬规定,而是要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引导学员去执行硬规定。(如学员听课时间的灵活性。)这种管理宽松性原则,使学员在老年大学感到特别温馨,老年大学真正成了老年学员的和谐乐园。 3.坚持保障民主管理的群众性原则(公开、公平、公正)。 这里讲的群众性,是管理主体的群众性。就是充分发挥学员自主、自律作用,由学员自己选出的班委会进行管理,让学员享受自主管理自主选修的乐趣。我们现在有 等十个班,每个班有自己的班主任、班长。每学期各个班有固定的教师。并由教师制定本学期教学大纲以及课堂的活动规划,由于确保了学习自主自愿,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会普遍高涨,学习效果会明显增强。如书画班....诗词班.... 二.班级管理规范化的基本职责 班级管理规范化的基本职责就是落实我们已经出台形成文件并上册上墙的“三责”,即:班主任职责,班长职责,学员职责。每个班每学期都要组织学习。 三,班级管理规范化的基本要求 老年大学班级管理规范化的决定因素是班干部。因此,我们所需要的班干部除了爱学习,勤钻研外,还有如下要求: 一是识大体,能包容。什么是大体?在我们老年大学,老年大学就是大体,在各个班,班级就是大体。我们要管好一个班,就要装得下一个班。当班干部一定要识大体,能包容,心中只有大集体,从来不搞小圈子,真正把那些与自己有不同意见的人团结起来,才能实现班级和谐,进而达到校园和谐。 二是肯奉献,愿吃苦。老年大学的各种岗位都需要有奉献精神。尤其是班主任、班干部要“肯奉献,愿吃苦”,要竖立“舍得观”、“苦乐观”,肯奉献,就要愿吃苦。舍得吃苦,你就收获了奉献的快乐。舍得时间、舍得金钱、舍得生命,都是舍。“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导游”……这些荣誉,都是舍了才得到的。构建和谐校园,班干部一定要做“舍己为公”的人,“弃小得大”的人,“吃苦赚乐”的人。要“勤”字当头,“勤”字当乐,对学员中出现的矛盾勤调勤解;对室内的杂物,勤收勤俭;对课堂的黑板,勤擦勤抹;对教室的电源,勤开勤关。 三是讲公道,尚诚信。办事公道,说话算数,这是对班干部人品素质的要求。班务工作是与学员面对面的工作,学员的眼睛是雪亮的,掺不得半点沙子。因此,做班务工作,处理大小事情,不能像魔术师那样瞒天过海,必须让学员感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从而心悦诚服,和谐相处。 四是善总结,敢创新。总结是创新的基础,只有不断总结,善于总结,才能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提出有价值的创新构想,促进班级管理规范化。认真总结班级管理工作: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进行总结,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文化品位;从创先争优的角度进行总结,永葆学员在学习上的进取心;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进行总结,提升老年学员的幸福指数;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进行总结,提升管理水平,构建和谐校园,办好老年大学,促进社会发展。 澧县老年大学 2015年12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