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ei2016 于 2020-6-26 17:28 编辑
父母给付成年子女的经济帮助,是理所当然的赠与,还是一种借贷?近日,某地法院对一起老人向子女索要经济帮助的案件进行了公开宣判,判决子女向其偿还借款本金10余万元。 父母给予成年子女经济帮助,是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且多数并未明确是借款还是赠与。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子女都认为,父母给予经济帮助是理所当然的,不需要偿还。然而,该裁判案例明确父母给予经济帮助属于借贷,子女理应偿还。这堂法治公开课,是对传统观念的纠偏,提醒成年子女别再把父母当作免费“取款机”,一味啃老,损害父母的合法权益。 无论是否成年,当子女遇到经济方面的困难,父母大都会倾其所有进行帮助,比如,为子女提供买房首付、结婚彩礼、大病救治等费用,同时也不会明确这是赠与还是借贷。而传统观念普遍认为,这是父母对子女应尽义务的延伸,不需要归还。问题在于,一旦父母在治病等方面需要用钱,或因子女离婚、一方死亡等家庭变故,父母向子女索要这笔经济帮助时,很容易引发纠纷。在“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思维下,父母也很少将子女告上法庭,从而导致家庭矛盾久拖不决,甚至可能酿成悲剧。 实际上,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父母抚养子女的义务,仅限于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父母对其个人财产享有处分权,资助健康的成年子女,给予其经济帮助,除父母有明确表示赠与的意思表示外,均应当视为以帮助为目的的临时性资金出借,子女应负有偿还义务。由此,法官建议,父母在资助成年子女时最好留下相关支付证据,以便日后发生纠纷有充分证据维护自身权益。而子女们通过此案例,也应当有所反思,在接受父母经济帮助后,当父母需要用钱索要时,应当主动、积极偿还,尽量不要为此对簿公堂,免得伤了家庭和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