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37|回复: 10

墨戎苗寨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8 10: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沅江樵夫 于 2020-7-18 11:59 编辑

                             墨戎苗寨行
                                    文/刘小明
    很早就有一个梦想,到一个原生态的少数民族山寨游览考察,真实地了解一下现代社会条件下少数民族居住区风俗人情和文化习俗。最近的一个星期天,终于梦想成真。
    仲夏的晨风非常凉爽,我搭乘常吉高速的大巴,朝着梦想之地飞奔。
    今天所到之地叫墨戎苗寨,“墨戎”为苗语,意为“有龙的地方”,属湘西古丈县墨戎镇龙鼻嘴村。全寨人口1568人,95%属于苗族,是一个地地道道、名符其实的少数民族村寨。曾被国家有关部委和湖南省有关厅局分别授予“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上午10时,太阳把它那灼热的阳光播撒在墨戎苗寨的山水之间,苗寨周围的群山也披上了墨绿色的盛装。到目的地了,下车后墨戎苗寨的第一印象让我们怔住了:苗寨前,有一条很宽很直的河,叫龙鼻河,苗语为苗家人的河。河很宽,水很清,水深1米左右,河中有很多小鱼小虾来回穿梭,河上有一混凝土石板桥连接两岸。河对岸,依山随势、层层叠叠排列着大片大片的黑瓦木墙、有梭有角的苗家木房,远远望去,鳞次栉比,房廊连接,好有气派。龙鼻河岸边,排列着长约100米的“长城”,每个“长城”窗孔边,架设有土炮一尊,细数了一下有18尊,好不威武。心里寻思肯定是解放前苗寨为防止土匪或溃逃的国民党匪军而制作的自卫武器,顿觉对此地民族的抗争精神和英勇剽悍场景心生敬佩。
    欣赏片刻后,我们在导游地带领下,向苗寨进发。刚进廊桥,四位身穿正统苗服的苗家姑娘,手里拉着一条彩色手工织品,横在我们面前。导游告诉我们:这是苗家习俗,喝拦路酒,唱苗家山歌,敲响廊桥中端的大鼓,每个游客必须要作,表示对苗家人的尊重。我们在导游的指点下,一一完成了这些程序,顿感别有一番情趣。
    走进苗寨,穿梭于苗民家中,顿感这个村落朴素、整洁、卫生,其家庭生活用具和传统习俗凸显了苗家特色。此地建有很多木楼,多数为三层。据知情人介绍:木楼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楼脚围栏成圈,作堆放杂物或关养牲畜。住人的一层,旁有木梯与楼上层和下层相接,该层设有走廊通道,约1米宽。堂屋是迎客间,两侧各间则隔为二三小间为卧室或厨房。房间宽敞明亮,门窗左右对称。每一个家庭都是一部苗家生活的缩影,也是苗家世代习俗的真实写照。游览间我们走进一个龙姓家庭,女主人叫龙西琼,今年32岁,长得端庄漂亮,也落落大方。虽然年轻,却是3个孩子的母亲。这是一个典型的苗家居室,五缝四间,上下三层,东侧修有吊脚楼,除西房做厨房外,中间和上层全部都铺有木地板。男主人出去打工了,女主人在家留守和操持家务。细看她家的家具,全部是手工制作的传统苗族木制家具,其中记忆最深的是银餐具和银饮具特别多,什么银筷子、银碗、银杯子很多,说明这个家庭比较富裕。龙西琼告诉我们,苗家是女主外男主内,家中的顶梁柱是女人。苗家最喜好的装饰不是金而是银,苗家先辈认为:银既是装饰,又含有一定的药理成份,既能除病消灾,又能强身健体。因此你看到我家很多吃喝用品都是银制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这也和家庭条件好坏分不开。龙西琼还告诉我们,苗家人最钟情的饮品就是绿茶,人人都喜欢,墨戎苗寨的绿茶很有名,很多游客来之后都会毫不犹豫的购买一些。我们一行亲眼见证了龙西琼给我们泡制的绿茶,几分钟后,我们杯子的绿茶发生了变化。细看,锋苗挺秀,色泽翠绿,白毫显露,茶色清澈;细品,滋味醇爽,香气持久。
    不久,我们随着旅游团队走进另一户苗家,接待我们的是一位中年苗族妇女,自我介绍叫姜燕,今年41岁,育有两儿一女。但岁月的风霜和繁重的家务没有在她脸上身上留下痕迹,我看最多就是35岁左右。姜燕是苗家妇女中长得漂亮的一类,鹅蛋形的脸蛋,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特别有神,柔白细腻的皮肤特别有光泽。她带着传统苗家头饰,走起路来亭亭玉立,从那个角度欣赏和拍照都特别美。姜燕轻声细语告诉我们:墨戎苗寨最大的特色,就是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一直不变,甚至还发扬光大。例如,青年男女到了适婚年龄,想要找一个另一半,必须以“赶边边场”的形式进行,在熙熙攘攘的赶集人群中,小伙子要是看上了某个姑娘,就会悄悄拉一下她的衣袖,或者轻轻碰撞她一下,以试探对方的心意。要是姑娘看上了某个男青年,也会一样行事。互生好感双方则会在回家的路上结伴而行,当然还有以歌传情寻找男女朋友的。姜燕停了停,喝了一口苗家茶,清了清嗓子进一步说:“男女相中是一回事,结婚成家还必须过三道坎,才能正式成为夫妻。第一道坎,男方必须到女方家砍一年柴,除了吃饭,其它一切是没有报酬的;第二道坎,男方必须到女方家做一年农活,也是女方父母检验准女婿是否在行和勤快;第三道坎,男方必须学一年做银饰的技术活,今后可以为女方做很多银饰而不必劳驾他人。如果这三道坎女方父母满意,三年后就可以结婚做夫妻了”。姜燕指了指手机中一个男人的照片,颇有几分自豪地说:“我的男人他可是被我父母考验了四年,各种表现近乎完美,所以最后圆满成婚”。听了姜燕的介绍,我和同伴对视了一眼,大吃一惊,摇了摇头表示不可思议,但毕竟是苗家传统,在认识和态度上我们一行也给姜燕鼓了掌。
    墨戎苗寨有很多传统文化,如“边边场”、“四方歌舞”、“赶秋节”、“接龙”、“巫傩绝技”等。听导游说,苗寨今天给我们安排了巫傩绝技,可以一饱眼福。
    从当地人窃窃私语中得知:苗族人从大迁徙开始到定居湘西,长期生活在民族斗争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中,民族的生死存亡时刻威胁着他们,人仇鬼恨交织在一起。所以他们除了崇拜祖先、信仰民族鬼魂外,就只有继续信仰万物有灵了。不多久,我们到了一间比较大的苗家木屋,这里早已推进涌去,人满为患。我和同伴瞄准了人流中的空隙,挤到了屋子中央。此时,只见一个巫师盛装出场,他头带红黄相间的巫冠,身穿红、白、绿条格相间的长袍,脸上用红、黑油彩进行了描绘,目光阴森,显得巫气十足。他从人群中随意拉出一男一女两个游客,让他们对面站着,递给他们两个约3米长的竹蔑片两块,双手对握着,蔑片与蔑片之间隔有1尺左右的距离。此时我们双眼睁大全神贯注地盯着巫师,不知道下面会有什么戏剧效果发生。只见巫师双唇上下颌动,嘴中念念有词,不一会两个蔑片就开始慢慢靠拢,随着时间的推移,蔑片最终紧紧合拢在一起。“太神奇了”,对眼前亲眼看见的这一幕不由得从心底里赞叹,真是不是鬼神,胜似鬼神啊!我们是唯物论者,不相信鬼神,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技艺我们应该持包容和肯定的态度,以达到共同团结进步的目的。
    中午时分,太阳当头,人有些疲倦也有些饥饿了,观赏中我们随大队伍来到一个厅堂,据说是要赴“宴”了。刚进大厅,就被这雄伟的气势给怔住了。厅里厅外,摆放了四条长桌,每一条足有30桌,远远望去象条“长龙”,听导游说叫“长桌宴”,中餐就是被安排在这里赴“宴”的。不到10分钟,大厅里人山人海,每个人都抢先坐到了一个位置。我也不“斯文”,忙拉着同伴的手到厅中央的餐桌旁坐了下来。紧接着,几十个服务员推着6张餐车上菜上饭,仅6分钟时间就全部上齐了。定睛一看,好丰盛啊!有鱼有肉,还有苗家的乌鸡,而且还有我们喜欢的辣椒和其它齐全的小菜,色、香、味俱佳。我们边吃边品味,很快就把餐桌的佳肴一扫而光,吃了个“酒足饭饱”。如此庞大的长桌宴,我还是平生第一次看到品尝到,好开兴的。
    夕阳把一抹阳光照射在墨戎苗寨,整个寨子全部笼罩在金黄的光环之中。我们念念不舍的慢慢离开了墨戎,但它原生态的美和整个习俗故事却永远刻在我的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8 11:48: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整遍文章生动感人,作者深情描绘了墨戎苗寨人勤劳善良,淳厚古朴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性。美文享受,学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8 13:22: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如亲临其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8 17: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苗家风情写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也像身历其境。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8 17: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好!为美文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8 18: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9 16:17: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佳帖,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9 18:42: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详细地描写,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9 23: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墨戎苗寨有很多传统文化,如“边边场”、“四方歌舞”、“赶秋节”、“接龙”、“巫傩绝技”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3 10:51: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在文中把苗族风情写得朴实无华,生动有趣。仿佛身历其境,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0 07:52 , Processed in 0.03578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