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06|回复: 5

故乡那消失的跃进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0 21: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乡那消失的跃进湖

       “北有安乡。在安乡南端有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古镇,名叫陈家嘴镇(原名安成乡),当地老一辈人口中流传的古时候的“小南京”。俱往矣,这是个有故事的地方。这个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的小镇,便是我激情燃烧的岁月追梦的第二故乡(本人原籍汉寿)。
      这里有众多的沟、港、湖泊,还有内河,唯独我曾居住过的南山村,那个消失45年的人工湖泊跃进湖,常使我眷念,难以忘怀。
      跃进湖,我心中的湖。
     跃进湖,赋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据地方上的长辈说,这个跃进湖,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是大跃进时期人工开挖的湖泊,故冠名跃进湖。占地约32公顷,东西流向。设计功能:蓄水、排渍、灌溉、抗旱。这人工湖,形状规则,呈长方型。湖长6000多米,宽30多米,水深2-3米,可蓄水625000立方左右。
     该湖位于镇政府驻地东边,西起南山村第2排第5村民组(原称生产队)农田中段位置,向东延伸洪山村,沿途跨越南山、三湖、洪山这3个村(原称大队),排渍、灌溉受益近万亩。湖泊南山村段,从第5村民组起步,从西往东穿过6个村民组(5-10)农田,占地17公顷左右。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跃进湖的成功开发,惠及于民,造福一方,恩泽流域百姓,增产丰收,同时还改善了生态环境。跃进湖像一条玉带,横卧在几个村庄田野上。春夏季,满池碧绿,红白彩妆的荷花竞相盛开,远眺似风光带,养眼润肺。还有在那湖泊中翩翩起舞的白鹤、白鹭,游玩的野鸭,这些天外来“客”,增添了生机,给人生态美的浪漫情趣,似一幅婀娜多姿的彩色画卷。
      跃进湖的造化:来自于湖区流域人民的精心呵护、培育、珍惜,更得益于党和政府的重视。时至今日,湖区那些上了年纪的人还记得,当年的地方政府决策修建跃进湖,破解了制约这几个村庄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在国家百废待兴那年头,这里的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农田排渍、灌溉硬件没有完善。每逢暴雨,田土被淹,渍水内涝。天旱缺水,种田种地望天收,减产失收年份多。民生疾苦,是党和政府操心的事儿。为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地方政府组织劳力挖掘跃进湖,奠定了南山、三湖、洪山以及临近村庄农业生产丰收基础。还听说,修建跃进湖那年,常德地区行署专员曾视察过水利建设工地。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随着时代变迁,1975年冬季,在排渍、抗旱、调节生态平衡岗位上,服务18个春秋的跃进湖,在故乡农业学大寨高潮中,列入了扩大耕地面积,退湖还田,大搞田园化建设范畴,提前下岗。我作为回乡青年,还曾参与过所在南山村第5村民组退湖还田战斗。
      天有不测之风云,眨眼间,一个生态调节载体,一个给乡亲福祉的水利工程,一个令人陶醉的风光带,一个休闲惬意的天然大氧吧,一个野鸭水鸟飞禽联欢的天堂,一个我曾在湖泊流域南山村段双脚丈量过的跃进湖,被人工夷为平地,回归良田,就这样,跃进湖永远地消失了,也永远的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载入了故乡水利建设史册。说起这个英年早逝的跃进湖,还真有几份惆怅眷念,再见了跃进湖!
     温柔多情的跃进湖,离开我的视线几年后,我含泪告别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曾挥洒汗水的南山村,一晃就快40年啦 。第二故乡曾给我年少愉悦心境的跃进湖,至今还没有淡出记忆,对跃进湖那份情,那份爱,我心依然。
      每当我回乡扫墓,或走亲访友,路过跃进湖旧址,总是情不自禁驻足观望一阵,眼前仿佛呈现出跃进湖当年那生机勃勃的景象:春风吹绿湖岸,野花点缀。夏天盛开的荷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湖面上,荷叶随风摇曳,似绿波荡漾;调皮的青蛙,像跳高运动员,蹦来蹦去,那架式操练迪斯科;成群的鱼儿在水草里吐出一串串水泡泡,时而浮出水面;怀孕的龟鳖,悄悄地爬上湖坡产蛋孵化;还有那些不请自来的水鸟,在湖泊中竞秀,并享受免费套餐。这里是个大自然闹市,蛙鸣声、野鸭的欢叫声,各种小生灵的叫声此起彼伏,声波汇聚,似一曲动听的交响乐,萦回在跃进湖上空。这些小生灵,在跃进湖这个仙境尽享其乐,村民也十分亲昵,习惯了它的任性喧闹,就连村里那些小玩童,也不忍心打扰来“客”雅兴。人工湖泊跃进湖的形象魅力,形成了乡村景点磁场。难怪哟,湖畔附近集镇居民也常来跃进湖观光休闲,一饱眼福。
      风和日丽的跃进湖,祥和温馨,雨天则是另一番风景。燕子低空盘旋,风起云涌,暴雨倾斜湖面,雨水连成线,湖面上似挂上一幅硕大的水帘,从天空延伸到湖面。狂风激起的浪花亲吻着湖岸,湖面水生植物吹得东倒西歪,秩序大乱。放眼望去,烟雨濛濛,水雾弥漫,湖水上窜,鱼儿跳跃……
       这是一幅无需渲染的水墨画!
       这是一曲动听的跃进湖赞歌!
      遗憾的是那年代,智能手机还没有进入服务区,错过了现场直播的机遇,如果是当今,那我可要抓拍,聚焦这首田园诗,与亲友分享。我伫立退湖还田地盘上,独自遐想,一阵风吹来,我这才回过神来,幻觉消失,悲伤的感悟到,跃进湖这种心旷神怡的场面再难以重逢。
     端午节这天,我在安乡县老乡微信群里聊天,说起了村里消失的跃进湖,话题竟然引起了群友的共鸣。归纳这些老乡的回忆:跃进湖畔出过集体工、看过牛、也玩耍过、游过泳、打过水仗、撑过船、摘过莲蓬、吃过野菱角、踩过藕生、钓过鱼、摸过虾、捉过乌龟、抓过螃蟹、追过野免、看过野鸭、氽水鸡儿潜水比赛、还喝过湖中清甜的水……回味这些亲身经历,这些老乡朋友美滋滋的,当说到跃进湖的消失,语气惋惜,听得出,他们与我有心灵感应。是啊,跃进湖曾滋润过我们这批穿越时空多半个世纪的农家后代,谁又舍得呢?
      见证过、分享过跃进湖福利待遇的人,自然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结。聊起跃进湖,这些各在一方的老乡兴趣浓厚,连日来成了热议的焦点。离开家乡打拼,“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年龄递增,思乡怀旧与日俱增。近响,几名老乡给我发微信,或打电话,托我代言,写一篇纪念跃进湖的文章,留点念想,并补充提供了相关数据等信息资料。此外,还得到了几个局外老龄朋友的关注支持。就这样,我打开了情感的闸门,废寝忘食,将我和老乡对跃进湖的印象与思念融进此文字句中。
      新世纪岁月,跃进湖只是个概念,回眸它的昨天,闪光而悲壮。这人工湖泊,毕竟不是大自然赐予的地理产物,论造型、气势、位置,均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湖泊面积、容积来看,与大自然形成的湖泊相比,归属小字辈,总之,跃进湖在外乡人眼里欠缺知名度。可村里的乡亲们却格外认可,家门口的湖泊,视为名片,引以为荣,就像湖南人喜爱浩瀚的洞庭湖一样。村里一名80多岁的老农,曾这样客观幽默的点评:土生土长的跃进湖,肚量大,暴雨内渍,敞开肚子喝水,天旱无水,又慷慨地吐出来,还水给农田,一进一出,敢于担当。湖泊虽小,水产链丰富,可为流域群众馈赠湘莲、莲藕、鱼虾、龟鳖系列水产品,坦诚豪爽,不计报酬。
      跃进湖的亮点,流域村庄的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形成了共识,感恩善待本土上的“母亲湖”。退湖还田那年,曾享受过跃进湖恩典的群众,一时难以接受残酷现实,向上级提出保留意见。提案否决,有的村民闹情绪,私下议论,认为这是打死大老婆讨小老婆,得不偿失。有的人针对跃进湖的去留,进行了对比算账,得出结论,退湖还田是下策。可在那“以粮为钢”的高压态势下,谁吃了豹子胆敢贸然站出来公开抵制?谁又有能耐扭转退湖还田时局?否则,就要扣上一顶破坏农业学大寨的帽子,情节严重的打成现行反革命。这人生政治污点,谁又心安理得接受?背地里唱反调,过嘴巴瘾,出气而已。大局已定,无力回天,还要违心的伪装积极,拥护英明决策,并且还要忍痛割爱投入退湖还田整改,挣工分养家糊口。
      站在今天保持生态平衡,保护“母亲河”、“母亲湖”,打一场碧水蓝天保卫战的时局高度,思考那年代退湖还田举措,可能会意识到:
      这是跃进湖的不幸!
      这是时代留下的考卷选择题。
时代风云变幻莫测,时过境迁,跃进湖渐行渐远,故乡版图上消失的跃进湖,难以复制。审时度势,理智面对,毁田造湖,退湖还田。时代不同,思维不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敬礼!提前光荣“退休”的跃进湖。
       跃进湖,永远在我心中。
                             2020年7月创作
       作者:彭德才,男,65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退休职员。曾在安乡陈家嘴镇南山村插队务农多年,业余爬格始于1976年,曾被省、市、县、乡相关媒体聘为通讯员。其间,伯乐恩泽,陆续上稿近千篇,文体涉及新闻、散文、通讯、报告文学、小品等。小作品曾有幸挤进了省内外相关报刊、电台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国家级媒体刊物。曾获得征文参赛奖及地方媒体奖励。创作坚持时效性、真实性、鲜明性,注重文风文德,原始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1 07: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交流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1 11:05: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作,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3 11:05: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跃进湖的成功开发,惠及于民,造福一方,恩泽流域百姓,增产增收,同时还改善了生态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3 11:05: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3 15: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您对跃进湖的情怀全跃然纸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0 07:47 , Processed in 0.03379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