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25|回复: 12

甘为楚赋吐玉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2 19:47: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甘为楚赋吐玉声
苏瑜知

宋玉是一代辞赋大家,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大师级人物。他在忧国忧民的悲秋中,拼尽最后一滴心血,给中国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赋体文学财富。然而,在楚亡玉殒之后,却遭到了不少非议。



宋玉作品“都是后人所依托,决不可信。《古文苑》中六篇,前人指为伪作,已成定论”。
《中国文学史》引用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的话说:“屈原既死,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为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这几句话,给我们留下了值得深究的信息。一是宋玉从政生涯的时间,界定为屈原死后;二是与唐勒、景差是同时代人;三是他们三人都喜欢楚辞,而且受屈原影响很深;四是他们的楚赋都写得很有水平;五是他们都缺乏直谏君王的胆量。司马迁的《史记》在今古流传中,其生命力之所以旺盛不衰,就是因为他真实地记载了历史。这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宋玉,提供了难得的依据。
而《中国文学史》却说宋玉作品“都是后人所依托,决不可信。《古文苑》中六篇,前人指为伪作,已成定论”。然而,这些话说得没有底气,拿不出真凭实据,只好以“后人”和“前人”来搪塞。而且还以“决不可信”、“已成定论”下了结论,似乎已是铁板钉钉了。这是在堵众人之口,维护一家之言。我们不禁要问:“后人”是谁?“前人”又是谁?大家心知肚明,屈原之后,楚有宋玉。他不仅“好辞",而且还“以赋见称”。试想,能出宋玉左右者,凤毛鳞角。尚使“前人”能写出以假乱真的“伪作”,这个人也一定在中国文学史上据有一席之地。那么,他为什么不把“伪作”署上自己的名字而扬名立万?却还要让几千年后的专家遮遮掩掩地推介自已?并冠以“前人”,是否在为宋玉代笔?抑或是有好事者将别人的作品往宋玉怀里送,硬把宋玉捧上天去?可惜的是,历史未有这一说。如果“后人”穿过时空,到楚国去体验生活,拜宋玉为师,再回到现实写一溜楚赋,以便挺宋玉过好“文审"关。那么,这个人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咖了。但不知此人乃何方神圣,若能一闻此公“英雄”壮举,那也是一种“荣幸”。遗憾的是,这种“后人”难见庐山真面目。所谓“依托”、“伪作”之说,全是子虚乌有,决不可信,难成定论。



《中国文学史》认为“《文选》中所谓宋玉赋的体制、风格和语言,都与楚辞迥异,倒和汉赋相近,这从辞赋的发展和过程来看,在宋玉的时代是很难出现的”。
这几句话的中心议题是,宋玉写不出这样的赋。持这种观点的人,是静止地看待发展的事物。“与楚辞迥异,和汉赋相近”。这倒是正确的。宋玉在文学上学习先贤屈原的楚辞,不可能机械地模仿,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屈原死后,尽管宋玉才华横溢,但唐勒、景差之徒嫉贤妒能,加之宋玉性格耿直,还是没有逃脱被逐的厄运。在云梦赐田的47年里,社会不可能原地踏步,文学艺术创作也不可能被封杀。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文学艺术创作也随之进步、发展。就象中国改革开放后,仅仅只用42年的时间,北斗卫星导航、载人飞船上天、歼10、歼20横空出世、航母接连下水,到深蓝海域训练,这是否与旧中国的军事“迴异",与美国的军事“相近”?不以发展眼光看社会,指责别人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就是怀疑别人的创造力。宋玉学习先贤的楚辞,“与楚辞迥异”,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难道学生超过“先生”也不可以吗?说到“与楚赋相近”,首先应该弄明白汉赋从何而来。没有宋玉的楚赋,哪有司马相如的汉赋?汉赋也是吸收了楚赋的精髓才演变出来的,说他与汉赋不相近的话,文学的发展就是断代史,一刀切,这说得通吗?如果说宋玉的楚赋超过了汉赋的水平,那才是怪事一桩。因此说,宋玉是赋体文学的开山祖师,应该是名望所归。楚赋与汉赋相近,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


《橘颂》视宋玉为“奸佞小人”。
抗日战争时期,《橘颂》在重庆公演,剧中,屈原女弟子用手指着宋玉,张口大骂:你这“奸佞小人”!台下一阵哗然。这出戏,在当时确实有轰动效应,唤醒民众对“奸佞小人”之徒的憎恨,但对宋玉却是掘墓鞭尸之痛。稍有点历史知识的人们都清楚,宋玉与屈原不是同时代人,怎么能同朝事主?郭老爷子是编剧者,也许一时糊塗,看戏的上千人,难道人人都糊塗不成?他们的糊塗暂且不去追究,唯独历史学家们的这种荒唐无法谅解。宋玉虽然风流倜傥,满腹才华,且一身正气,难道也成了“奸佞小人”的罪证?邻居美娇娘暗恋宋玉三载之久,宋玉坦坦荡荡,不为所动,万不是登徒子之类人物。他虽出身低微,在襄王面前仅仅只是个文学侍从,而他却没有抛弃人格,以委曲求全讨得一官半职。他文笔又好,口才出众,果真要讨好襄王,也不会落得放逐赐田的窘地。
这些莫须有的非议,是不可能摧毁宋玉作品与人格的。宋玉对人民是同情的,对襄王和楚国是忠贞的。毋须置疑,宋玉的作品,一是继承和传扬了屈原的楚辞,其功非浅,功不可没,尽管世人存有偏见,依然是瑕不掩瑜。二是宋玉被逐赐田后,在临澧吸收民间文学精华,开创了楚赋新体制,使楚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对中国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47年里,他含辛茹苦,忍辱负重,默默著辞作赋,不以个人得失为羁绊,甘为楚赋吐玉声。临澧不会忘记,楚人不会忘记,中国不会忘记。宋玉,你是楚辞大家,你是楚赋文学的开山鼻祖,我要为你唱赞歌。

献给宋玉的歌
苏瑜知

(一)
澧水殇殇,
道水殇殇。
看云梦大泽,
风雨诉衷肠。
子渊才高八斗,
绝代赋圣勤王。
只知专心侍君,
不晓世间乘张。

兰台风赋悦君怀,
楚王兴起赐田庄。
景差丧心,
唐勒病狂。
捏造污名说宋玉,
花言巧语哄顷襄。
襄王本多疑,
糊塗遣忠良。

(二)
澧水殇殇,
道水殇殇。
听放舟湖畔,
浴溪吟赋章。
《招魂》心系郢都,
神女思念《高塘》。
巫山暮雨朦胧,
云梦赐田溢香。

《九辩》忧心忡忡,
一腔爱国衷肠。
不惧外犯,
只怕内戕。
英雄纵有吞云志,
难挽国运于千疮。
心随楚云飞,
魂断浴溪旁。

(三)
澧水殇殇,
道水殇殇。
四月菜花黄,
鱼儿朝宋王。
本为宋玉墓冢,
折玉同部为王。
六朝民歌不衰,
唐宋悼词久扬。


当今学者千千万,
探索研究论短长。
赋圣犹在,
看花山上。
第五国际研讨会,
齐集楚城朝“宋王”。
一部沉浮史,
千载话沧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3 08:08: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贴,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3 23: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贴,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4 09:51: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部沉浮史,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4 09: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学者千千万,

探索研究论短长。

赋圣犹在,

看花山上。

第五国际研讨会,

齐集楚城朝“宋王”。

一部沉浮史,

千载话沧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5 21: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难的的好文章!考察以史料说话,行文严谨,说理逻辑性强。欣赏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6 09: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甘为楚赋吐玉声”,此为宋玉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6 14:57: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8 01: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贴,为您的作品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12:11: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以上各位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5 04:52 , Processed in 0.03553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