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受任户部尚书于嘉靖十九年六月,正是首辅大学士夏言与大学士严蒿针锋相对斗争时期,在这斗争十分错综复杂的夹缝中,我为了报皇上的知遇之恩,大刀阔斧开局,制定《增收节支十条规》、《改革盐法方案》,得到了皇上御批后,即迅速组织稽查,首先明确职责,我巧妙利用上层矛盾。如实施《盐法御批四条规》时,就利用成国公、南京中军大都督朱希忠亲王与严蒿父子的矛盾,揭示长芦,山东、两淮、两江四
大海盐主要产区,生产经营的肮脏黑洞,一举收缴 270 余万两不法盐银,仅严家金库退脏盐银 121 万余两,盐法实施在全国打开局面,使盐业生产,营销步入正常运行轨道。户部左侍郎孙应奎重点抓住宗室吴江王勋
淯在苏州兼并土地达 5000 余顷,清退还给农民耕种,使全国几个月内清退归还农民增加纳税土地达百万余顷,年增土地夏粮秋税 210 万余两税银,农工贸相继增收。户部右侍郎张汉按节支条规严禁,严审以保证了戍边战鞑靼、抗倭盗、抚南安,平内叛等军需帑银粮秣,也保证了朝廷正常运转和重点工程建设运行,两年来,国库稍有钱粮节余。
嘉靖二十一年六月,吏科给事中周怡上奏劾我受周贿,主要是内阁政治斗争所致。首辅大学士夏言忠心辅朝,按律照章行政,秉公办事;而大学士严嵩奸黠狡诈,一心窃取内阁大权。在皇帝面前呈事,夏言一味高亢据规按律,严蒿一味柔佞青辞丽语附和。如皇帝在醮天时,戴香叶冠,一高兴时制几顶香叶冠、分赐大臣,第二天,严蒿轻纱笼着香叶冠,颤微微的走进西苑,而夏言没戴,皇上问起来,夏言却生硬回答:朝天子用不着道士衣冠;皇上醮天要上一道呈玉皇大帝表彰(青词),夏言只是潦草塞责,而严嵩却聚精会神,把他的文学天才完全灌注在青词上。一次内阁议政时,严嵩跪在皇上面前,泪水像雨一样落下来,皇上再三追问,才说夏言如何如何凌辱、欺负他。此时,对夏言多次冒犯皇颜,又曾有过交恶翊国公,北京后军大都督郭勋(因我任仓场总督查
后军虚报冒领军粮 80 余万石卖给鞑靼,贪污 160 余万两粮银等)下狱牢死等对抗皇上,第一次致仕的前科十分恼火,但念他忠正事朝,继续启用为首辅。可入朝后,夏又依然如故,帝便历数夙恨,把首辅夏言于嘉靖二十一年七月斥逐了。严蒿早有预谋把翟銮请回官复内阁大学士,又巧奏皇上让翟銮出任首辅(因翟没有什么能力),因而他便成了不是首辅的首辅,六部上下,严嵩早已安插私党,连成一片。是年十月嘉靖帝下旨李如圭致仕回乡。接替户部尚书的是首辅翟銮的小姨子王杲(因我总理河道,查出他俩姨夫贪脏河工银,一个被免职,一个滞家丁忧),可见严蒿阁内得宠谋深也。
嘉靖帝深知我任户部尚书后,尽职尽责、立条规、定盐法,与众奸周旋,开拓国家经济发展,开源节流聚财,保证朝廷供给,救百姓出水火,资朝廷出困境;更知道我不会受“周贿”,而是得罪了权贵,剔除异党的需要而受劾,罢免十分难举。皇上再清楚不过内阁要员,如留夏言,他就不能长住后宫不问朝政,甚至有时被夏言对抗难以下台;他也深深知道严蒿父子专权,贪婪媚上,但他柔佞附合。皇上为崇道养生计,舍弃夏言,全权以委严嵩。因而嘉靖帝在劾奏上批我“回籍听勘”,是免我的一个说辞。真勘,就会把严嵩等“秽行”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不勘才唯皇上所用。并还职近四个月,后下旨“致仕归乡”,才是时理。进而,我便成为皇上奢侈生活的牺牲品,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明王朝继续走向中落,甚至衰败的必然。
孙问:爷爷您丁忧回家给家乡办实事,病休做好事,退休了善事,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爷孙俩在漫步回家路上边走边说: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的体会,但也就是这么践行的。一是家风的承传。你爷爷上六代始迁祖德诚公,进士出身,在元末黑暗统治下,才授了个慈利州通判。
不能照章执法,便辞官任教,殚精竭力,弘扬国学,培养人才;第五、四代先祖,在元末战乱中坚持执教,承传显著;三代先祖敬止公,被大明朝初期选为州国子学优秀教授;我的祖父通公、中举、授县、府训导、教谕,一生事教,成为明王朝“教育楷模”;我父亲纯公赐廩举,授忠州训导于教,政府旌表授“曲线赈济赤子”牌匾;我母亲在我中进士,后上江西安福县任知县时赐我“宏济艰难”四个字作为终身座右铭。“宏济艰难”是什么?宏济艰难是巨大痛苦的一济良药,是沙漠中的一汪清泉,是乌云遮不住的一片晴空……家教、家风、家模的濡染,给了我无
穷的力量。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时间一去复返,人世间最冷漠而又最公平的莫过于时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决痛苦而奋斗。
二是乡土、乡音、乡情。我小时候的一天晚上,月亮如一个银盘嵌在深黑色的夜空,清风拂过池塘,塘有一丝颤动,泛起涟漪,树上的蝉声和塘里的蛙声交织在一起,奏着和谐的旋律。我和周惟武是一块玩尿泥,一块儿扑流萤,他扑捉,我用纱布囊袋数着一个、两个、三个……
这幅画面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醒来后,每每回忆起在故乡的那段时光,总觉得十分温馨,读着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生我的故土是一个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宁静而又富裕的平原乡间州城。我六岁那年,和我的伙伴们在白沙洲溪东书院读书的一天,黄先生带着我们到澧水大堤边、洲上、田野里,河面上有很多很多穷人家的同龄孩子放牛羊、打猪草、砍柴、拉纤、打鱼……我看到他们这种不公平的境遇,
心里很不是个滋味。不一会儿,旷野唱响采桑民歌、放牛牧歌、砍柴樵歌、船工号子、渔歌晚唱……歌声四起,悦耳动听,天上的白去伫立、森中鸟儿不语、江中河水停流,我与伙伴们闭目倍感亲切,谈李群玉的诗“浪翻新月金波浅,风损轻雲绿叶疏。半浦渔歌闻荡桨,一星幽火照叉鱼”。养我的故乡是一个文化灿烂,富有韵味的诗乡。我十岁那年的一天,父亲带我上彭山思王祠祭祀,走进去只见祠宇富丽堂皇,祭祀人群络绎不绝,烟火旺盛袅绕……我在思王像前叩拜后,去看对他评述的碑刻,心衿为之一震,一个大唐天子唐高祖第十二子李元则竞在南蛮之地小州做个刺史,但他不负使命为州民治吏,治山、治水、治贫穷、执节砥砺,有德政。澧州人为他立祠,近千年来屡废屡建,香火旺盛的祭祀他。父亲对我说:一个人只要为国家为百姓做了好事,人们是不会忘记的。我们澧州还有很多像屈原的忠清祠,申鸣的忠孝祠,李广钦山寺,马援的忠烈祠、关羽庙、张飞庙、车胤的崇德祠、范文正公祠等,这些人都在澧州做了好事善事,或行吟、游旅于此,州人没有忘记,对他们一往情深的祭祀悼念。我对父亲的教诲记忆尤新,我入士去江西安福县为官走的时候,父老乡亲都来送别,伙伴们都来到古城墙外兰江边送行,他们不说漂亮的语言,只是笑拍着我的肩头说:“记得回来”,使我乡情难忘。叶落归根的故里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桃花源。难道我还有什么舍不得给予,舍不得尽分力量吗?
三是爱心无私。贯串我一生的是爱国家、爱皇上(上司)、爱事业、爱父老乡亲(百姓)。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爱”是一种信任、尊重、奉献、理解……爱国家、爱皇上(上司)是代表“天”,爱父老乡
亲(百姓)是代表“地”,爱事业是代表天地间的万物(人)。如果说没有天地,当然也就没有万物,没有万物也就无所谓天地。人世间如果每个人都能献一点爱,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将会变得阳光灿烂,青山绿水一片,因而大爱是无私的。
孙儿李应谦说:今天我听了爷爷讲的很多很好的故事,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知识和历史知识及人生学问课,今后一定努力学习,把爷爷的精神承传下去,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较大的贡献。
爷孙到家,俩坐着小憩,爷爷接着说:孙儿真有学问了,今天向爷爷提出诸多问题,既了解了爷爷平生全过程,又探索大明王朝兴衰之未来,十分难能可贵。你下半年要上布政使司国子监学府读书,爷爷赠你二句话:学习、学习、再学习;奋斗、奋斗、再奋斗。
孙儿说:谢谢爷爷。
他对朋友同事,实在热忱,接乡邻无崖岸,理庭事即旋马。他接待家族无慢容,包容理解,和睦至上,家国当先。自家十来亩田产以养口,祖业悉让诸弟。历任所得俸薪和皇上所赐,尽散做好事、善事,弘济困难之人和事。无有赢资,仅有图书,茅茨土垣居而已,著有《怀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