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朗州醉翁 于 2020-9-1 10:58 编辑
梅花相伴 ----《缅怀帅孟奇大姐》系列之一
共和国前国务院总理李鹏题写的“帅孟奇纪念馆”6字金色横匾,悬挂在汉寿县档案馆一侧的四层楼房前面,赫然醒目。寂静的展室,雪白的墙上,有一幅特别吸人眼球的彩色图片,集诗、画与人为一帖,清新、鲜艳、生动,夺目! 诗曰:没有孩子却儿孙满堂,没有视力却有敏锐目光,没有权力却最受崇敬,没有享受却活得最长。 小诗下面有一位老人,身着“延安女装”,巍然站立挺拔,左手执杖,右手握卷,满头短装银发披在脑后,宽阔的额头下是一张饱经沧桑的脸庞,黑色眼镜框里深藏着一双敏锐的目光,全神贯注眼前一株从老树蔸上生发出的朵朵腊梅,虬枝挺拔,梅花飘香。清新、鲜艳、高雅、深邃。 画面小注:“梅花相伴”。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作者注:帅大姐时年98岁高寿),知非绘,小建书。 诗配画,画配诗,人配诗、画;人如诗,诗如人,人如画,画如人;人与诗、画融于一体,匠心神笔,巧夺天工,何其美哉,雅哉,优哉,壮哉!
这诗画配里的老人就是帅孟奇,延安时期与蔡畅、邓颖超、康克清、帅孟奇被尊称为党中央“四大姐”之一,中央首长尊称她为“帅大姐”,也有不少人喊她“帅妈妈!” 媒体称赞她“红色大姐”、红色妈妈”、“红色女性”! 帅孟奇大姐又名帅可瑾(系辈份名)化名帅光。湖南汉寿人。 1897年1月3日,帅大姐出生在汉寿县东乡(现坡头镇)陈家湾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帅荫东(又名帅惊白),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志士,对帅孟奇青少年时期影响较大。 1912年,她随父先后就读私塾、小学、常德女子职校、长沙周南女校。后又因家庭贫困辍学,在家从事丝布、农作劳动,在女子小学任教,并发起组织汉寿女界联合会,踏上了寻求妇女解放的征途。 1918年她与早期共产党人许之桢结婚,受其丈夫革命思想的影响,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汉寿县委委员、妇女部长,成为中共汉寿县委很有威望的领导人之一。 1927年6月,在中共汉寿县委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后,她装扮成讨米农妇,历时1个多月,终于在武汉找到了党内女界领导人向警予。当年10月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1930年7月奉命回国,经周恩来安排,先后任武汉长江局机要秘书、上海浦东、沪西区委和江苏省委妇女部长。 1932年10月10日深夜,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受尽种种酷刑,并判无期徒刑,仍然视死如归,保守党的秘密。1937年5月经李克农组织营救出狱。 出狱后,她强忍“家破人亡”的沉重打击,年底任中共湖南省工委秘书长,兼管妇女工作和党员训练,指导常德、汉寿、益阳恢复党组工作。 1939年2月,当选中共湖南省委候补委员,后转正式委员、常委,兼任常、益中心县委书记。当年冬,当选中共“七大“代表参会,在延安先后任中央农委政治秘书兼总支书记、陕甘宁边区政府党委委员兼物资局支部书记,还受命担任边区政府甄别委员会主任,为80名受冤干部平反昭雪。 1945年“七大“后,任中共中央妇委委员、秘书长、代理书记,主持妇委工作。 1949年3月,任全国妇联常委兼组织部长,同年7月调任中央组织部干部处副处长和外交外贸出国干部管理处副处长、处长。 1956年,在中共“八大”会上当选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丶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全国人大常委。 “文革”中,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诬陷为“叛徒”、“内奸”,被开除党籍,关押北京,流放江西,屡遭批斗。1977年12月回到北京,恢复名誉,10年沉冤得到平反昭雪。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选中央纪委常委、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组织部顾问。1981年2月辞去领导职务,当年9月当选中顾委委员。 1996年1月3日,帅孟奇百岁寿辰,江总书记、李鹏总理亲自到北京医院看望中共高级干部中第一个百岁老人。 1998年4月13日,帅大姐在北京逝世,终年102岁。 中共中央在讣告中称赞她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我党组织战线杰出的领导者”。 这就是我们的帅孟奇大姐!伟大领袖毛主席称她为“党内楷模,女中豪杰”!她是中华民族革命历史上的一名旗手,她是汉寿县80多万人民的骄傲! 她的一生与梅花相伴!她的理想如梅花一样崇高,她的性格如梅花一样挺拔,她的品格如梅花一样高洁! 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她的一生,用伟人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一词来描述最准确、最形象、最感人: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这就是我,作为一个耄耋老人对帅孟奇大姐的缅怀之情!感佩之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