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谷子
(2020.9.24摄)
在很久以前,稻谷成熟后,农民便用一个木桶,将稻粑在木桶内扳,既累又慢。后来,扳桶改为打稻机,2、3个人踩,左右两人拿着稻粑,随着转筒轻松将谷粒脱掉,比扳谷快多了。再往后,就是现在的收割机了,不仅快,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今天途经安乡县安全县沙滩口村时,却惊奇发现,在这稻田里居然还有人用扳桶扳谷的。我赶紧踩下刹车,在路边停下车,拿出相机将这消失了的农活"扳谷子"记录下来。
现在农村打稻机都很难找了,更何况是扳桶。这稻田里的所谓扳桶,是用几块塑料布围个半圆,在中间放一个简单的木架,架板上钉上些铁钉而已,虽简单,但功能与板桶一样。
在扳谷子的是一位已75岁高龄的万姓老人,看上去身体很硬朗,还栽种有好几亩稻田,今天收谷子,其孙子也回家为爷爷割谷,爷孙倆一个割一个扳,后来,又来了一位邻居,76岁的张大爷,为爷孙俩帮忙,虽说累一点、慢一点,但俩位老人干得很来劲,在天黑之前将一亩糯谷颗粒归仓充满信心。
[size=0.83em]1600951847943928.jpeg (332.4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url=]保存到相册[/url]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4 分钟前 上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