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华歌 于 2020-10-25 22:57 编辑
浮球山游记 从武陵镇沿桃花源机场路,途经草坪镇先锋村朔枉水渠道西行约三十公里。 这里有一个山清水秀、景色如画,叫发旺桥的小山村,站在发旺桥头,村里的现任党支部书记尹西焕,告诉我们那就是浮球山,我们循声北望,飘渺的云霭托起一个形似球体的山峰显露出来,浮在云上。“哇噻,真象一个球呢!” 穿过村部,沿着崎岖的山道蛇行,绿柳幽篁,婆娑起舞,经过改植后成垅成片的千亩油茶林、百亩大叶茶、茶花树林,虽到深秋,但仍显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站在高高的“球”顶,衣袂飘飘,举目四望,“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东北麓的阳山,重崖迭嶂,山峦时隐时现。西北角的花岩溪、桃花源仙气缭绕,山势突兀,绵亘百里,峰峦险峻,无比壮观,西南方的金霞山,苍山,在苍松和翠竹掩映下的古寺,梵音贝语袅袅,融密印佛光,仿佛就在眼前…… “前山花鸟后山烟,不住蓬莱景亦仙。”你看,浮球山四周群山环绕、形态别致,有的象乌龟,有的象印章,有的象牛,还有的象龙……,站在“球”顶,还真有一种似仙非仙之感! 脚下的浮球山真是宋时农民领袖钟相、杨幺强兵比武的地方吗?在我看来,这现实旮旯中的浮球山即存于历史的烟云中,又存于形而上的传说之中,这种纠结的情愫也许是一种执怮吧!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总在人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李舫奇老先生告诉我们,他收藏了一块关于浮球山的石碑,碑文上清晰的记录了大清嘉庆二年修筑古塔和寺庙的情况。这里曾经香火旺盛、古树参天,可是,在大炼钢铁的时期古树、七层古塔和镀金的菩萨都化为了灰烬。 在浮球山的正前方,有一条龙形山脉,仿佛就是从枉水河里跃出来的一条变色龙,一年四季,景色变化无常。同行的邓昌明先生说:“民国前枉水河里来往商船不断,从上游安化等地到常德去的车马商船都在此靠岸歇脚过夜。芸芸众生,熙来攘往,好不执闹,是一个重要的驿站。” 站在浮球山顶,令我遐思无极,思接千里。仿佛听到了农军们比武时的呐喊,也仿佛让人灵魂出窍,进入了一种菩提境界…… 天宇浩瀚,可展凌云之志,群山悠远,可抒搏击情怀。 祝愿尹书记和浮球山的故事不再是神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