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57|回复: 6

诗词的繁荣是与理论的导引分不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30 20: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1期
中国2008是不平凡的一年,“北京奥运喜成功,中华崛起振雄风。”(陈卓华〈庆祝北京奥运会成功〉),是诗人、诗词爱好者唱给祖国的歌,唱出了中国人的自豪。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华大地苍海桑田,津市襄阳街办事处的巨大变化教骚客情不自禁,引吭高歌:“治山又治水,巾帼解民悬。”(兰泽贵〈何英平下访解民悬〉)“五业兴荣杨柳岸,襄阳无处不娇容”(韩绍德〈美丽的襄阳〉)。还有青年诗人们对桃花源的咏叹:“桃花蕊里的村庄  一瓣一瓣的田垄  闪亮/密蜂背着阳光  燕子衔着雨滴  布谷鸟撒着种子/春天它就是这样耕田种地的住在桃花源里。”(《桃花是一朵芳香的梦》黄毛丫)。这些声缘于心的表达,能不教人感动?!
诗词的繁荣是与理论的导引分不开的。本期四篇诗论文章,密切联系创作实际,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读性。《也谈诗词的“含蓄”与“直露”》是社员王继杰的又一篇力作,该文从“温柔敦厚”等方面谈了他对几种不同风格的看法。他说,“含蓄委婉”固然很有特色,不能轻视与排斥,但在民族振兴与中华崛起的今天,更需要激情澎湃的豪放之作。《独辟蹊径寻好诗》一文是常德市诗词学会副会长陈国安读王继杰七律《登泰山》后的一篇读后感,他认为这首诗“把一系列自然‘物象’化成了蕴含着理趣的‘意象’,形成‘意象群’。这是他向当代新诗汲取艺术营养,又避免了新诗意象不可知性的缺陷而形成的表现手法。”社员方杜若的《浅论摩诘与彭郎的诗》这篇读诗札记,用对比的方式谈了自已对两位社友作品的鉴赏体会。他认为作品的古典和现代,给人阅读的感觉虽然不同,但其本身并没有什么高下的分别。创作的高下,只和自已是否在诗中抓住了自已有关系;只要抓住了自已就都是高的,抓不住自已就都是下的。这里的自已是指自已的语言、言说方式、言说内容。这些与作者的生活、认知以及美学追求等综合因素有关。
文艺创作的历史长河印证,各种体裁,都有其适用处;各种风格,都有其美妙处;不必扬此抑彼,强分优劣。我们欢迎诗友之间的诗作鉴赏活动,从广泛的意义上讲,有文学作品的创作,就有对这些作品的批评与鉴赏,创作、批评、鉴赏三者是交织在一起的。但由于各人的眼光不同,对诗篇的理解也是各种各样的,至于艺术上的长短优劣,更是言人人殊。只要是从作品的实际出发,持之有据,言之成理,不妨各有所见,不必强求一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我们在写诗,读诗,评诗的活动中诗意地生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30 21:04: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30 21:04: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30 21:05: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30 21: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30 22: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 10: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辟之论,很是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4:30 , Processed in 0.03401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