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四大曾经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概括为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九个方面,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科学体系。如果简明扼要地掌握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内容,主要可以归结为三大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是关于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创造性地应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所得出的一个全新概念,事关党的路线和纲领。它是我们全部“立论的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对于我们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个理论是邓小平和我们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突出贡献,它创造性地解决了在当代中国条件下,通过什么样的道路、体制模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这个中心任务的历史性课题。这个理论包括以下要点:⑴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不是社会的基本制度。⑵市场经济体制比计划经济体制更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⑶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为我们改革开放提供了根本指南。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就是这个精髓中最根本的内容。因此,可以说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的三大理论的统一。{小平理论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