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听雨闲人 于 2020-11-26 14:37 编辑
清词丽句抒心曲 古韵新歌颂武陵
——我眼中的常德女诗人胡亦文
胡亦文,常德市诗词学会巾帼诗社领头人,湖南诗词女工部委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她本是语文教师出身,所以文字功底扎实,积淀深厚,加上退休后通过十多年对诗词的躬耕乐道,便实现了由初窥门径到登堂入室的飞跃,佳作泉涌,成为常德诗坛颇具影响力的大咖。 我与胡亦文是五年前在武陵区老年大学诗词班上相识的,学习中,学员们在掌握格律诗词的基本要求后,时有唱和之作。她的作品一经发布,常常引得其他学员啧啧称赞。她在诗词创作上表现出来的秉赋,令当时老年大学校长程忠艺与担任诗词班教学的著名诗人康国初先生十分欣赏,他们为在诗词班里有这么优秀的学员感到骄傲。 我初到武陵区诗词班听课不久,便常常听到康老师夸奖胡亦文作品的文采,还在课堂上欣赏到了被康老师拿来当教学范本的胡亦文诗作,渐渐地,我开始佩服胡亦文,并尊称她为先生。学习期间,我印象最深的是亦文先生的那阙:
行香子·老常德的窨子屋
窨子幽深,房暗灯昏。户挨户,煤灶相邻,一家锅辣,满院涕喷。笑你揩鼻,我揩眼,他揩唇。 浓浓义重,厚厚情真。逢年节,热闹温馨,团圆饭菜,宾主难分。吃张家炒,李家煮,王家蒸。
这不到一百字的一阕小令,让我的眼前即刻浮现出一幅幅儿时记忆,那个时代邻里间和谐温馨画面真是难得,生动感人,令人向往。特别是听了康老师在课堂上对这阕词的精彩赏析和点评,更觉得惊讶和赞叹,那时起一种肃然起敬的情感在我心头油然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常德诗词》主编,也是本土诗坛作曲家刘雷中先生,在不知道这阕词的作者是谁的情况下,欣然为此词谱了曲(仿常德丝弦)并刊发在《常德诗词》上,之后,刘会长经常不失时机地在学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教诗友们学唱,我也用心的跟着学会了此曲,在优雅恢谐、轻快活泼的弦律中更加体会到先生创作的这阕“行香子·老常德的窨子屋"其中那古色古香的韵味。 更令人感动的是,当时武陵区诗词班有一位博学多才的邓聚贤老先生,自掏腰包把这阕行香子歌词复印了几百份,分发到一些社区的歌唱团队和音乐学校进行教唱。这么多的人喜爱这阕词,表明亦文先生的作品已有了相当火候,不仅合律,且富有诗意,所以能让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我虽不会写诗,但与亦文先生却很有几分诗缘。2016年初我与先生同时被市诗词学会吸收并做驻会服务工作。当然她是做文字工作的主力军,我仅能充当一名配角,专为老师、为诗友服务。胡亦文既担任武陵区老年(老干)诗书画影协会诗词分会的副会长和《武陵秋韵》的编辑,又是市诗词学会的副秘书长和《常德诗词》的编辑,每日十分忙碌,但她乐此不疲。潜移默化之中,我也向先生学到了不少东西,写诗做人都受教颇多。 转眼间,我们在一起共事已有五年,我对先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她的诗词创作不仅产量高、质量好、而且题材广、种类多,更加难得的是已形成了她自已独特的艺术风格,可谓雅俗共赏。 我感觉她不是为写诗而写诗。她的诗词创作不仅形式丰富多彩,而且创作领域非常广泛。她总是有感而发,触景生情,她的诗中不仅有安邦定国的大事,她的笔下亦有市井平民的轻吟浅唱,她的眼中更有关乎社情民意的高歌与感言。 2018年8月10日,亦文先生照常来市诗词学会办公室值班,途中,她放眼沅江,发现河里杂物横流,除了大量漂浮的水葫芦(被列为世界十大害草且排名第二,俗称“生态杀手”)外,还有一片片生活垃圾。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当即赋诗一首表达她自已的心意:
沅江苦
浮萍顺势向东流,沿岸葫芦滞小舟。 千古沅江惟一问,谁人种水绿油油。
亦文先生这首发人深省的七绝,立刻引来了不少诗友的共鸣,并踊跃步韵唱和,发出了各自的同感和担忧,并且通过朋友圈向社会进行了广泛传播。市政府领导看到了我们的呼吁后,及时责成有关部门快速整治清理,不到一周时间,沅江恢复了水质洁净和航运畅通。这是用诗词的力量为社会、对民生进行鼓与呼,取得的又一成效。在这次呼吁联动中,我也发出了:“沅江之水本清悠,孰料河中草屑流。应谢先生兹一问,母亲乳液少蒙羞。”的由衷感叹! 亦文先生类似这样的诗词创作非常多,除针砭时弊外,她还为基层乡村干部和新农村美丽风貌创作了大量的精品力作。如她为长茅岭乡优秀的乡干部们填写了一阕题为:
山坡羊·长茅岭留守儿童
双亲难顾。寒门日蹙。乡官着意勤呵护。一人孤众人扶。嘘寒问暖如父母。留守山乡尝幸福。心,不再苦,家,不再苦。
这阕充满温馨厚爱和正能量的好词就是两年前亦文先生参加《武陵秋韵》编辑部组织的一次深入新农村采风活动后写出的亲身感受,她创作的这首词受到当地干部和村民们的高度赞扬。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亦文先生所创作的诗词曲赋以及竹枝词等文艺作品严格遵循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艺创作方针,都是无愧于这个新时代的优秀之作。她创作的“我爱美武陵”歌词,在2017年由中共常德市武陵区委宣传部和常德市武陵区文明办举办的“武陵区形象歌词”征集活动中荣获优秀作品奖。 武陵区老年大学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对“我爱美武陵”作品作了专题报道,正扬网上也作了宣传。忠艺校长为之赞叹,该作品获奖为武陵区老年大学增了光,学校为有这样优秀的人才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此歌词后来由常德市文化馆的文艺创作室主任、音乐专业创作人杨西薇为其谱曲,并带头在专业的音乐网站广泛传唱。武陵区诗词班学员们和市诗词学会小合唱队也在各种不同的诗教活动中经常表演"我爱美武陵"节目。这一武陵区形象歌曲不仅在市诗词界举行的各项活动经常表演,而且还逐步深入到了武陵城区的各个领域,已是深入人心,为宣传武陵, 歌颂武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仅我个人了解,常德市很多大型活动都有单位表演过此曲节目。紫桥老年大学合唱团在以“喜迎党的十九大”为主题的“三一翡翠湾”常德市第三届社区文化节暨网格合唱比赛的决赛中表演的就是《我爱美武陵》;常德名校育英小学合唱团在常德市举行的大型文艺活动中用优美欢快童声唱出武陵区这支形象歌曲;武陵区委区政府机关合唱团更是把这首武陵区形象歌曲作为“武陵区2018年干群联欢会”主题节目带进了市文化馆的演出大剧场。那婉转和谐的美妙歌声在大剧场的上空久久萦绕,令人陶醉,直至音乐结束数秒之后,观众席上才传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不仅是送给台上合唱团的每一位表演者,我想更是对胡亦文、杨西薇这俩位一老一少词曲作者的最大认可! 亦文先生真可谓是,武陵诗界里的高手,巾帼英雄中的淑贤。她不仅诗写得好,为人作事更是低调,按她现在的诗词创作水平来说根本不需再上老年大学学习,无论是过去的康国初老师还是现任的聂毓龙老师都曾在课堂上公开表示胡亦文的诗词已超过他们的水平了,然而她始终在区老年大学诗词班甘当一名普通学员,认真听课。 2019年6月9日,中华诗词学会女工部在其公众号上刊发了一期胡亦文先生的个人专集,先生原创的诗词曲共计十六件精品力作。这在全国来说都是屈指可数!作为经常在一起共事的我,除了对她玑珠般诗作由衷的佩服,对她高尚的人格更是打心底的敬重。 从我与亦文先生一起走进排云阁的那天开始至今五年中,这位在常德大有名气的诗人,在市诗词学会办公室,不仅正常担负《常德诗词》编辑工作,而且还主动承揽许多事务性工作,如管理档案,兼职出纳,整理诗稿等,任劳任怨,多次被市诗词学会授予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今年,常德市诗词学会适逢换届,为了向第九届代表大会献出一份厚礼,格外多编了三本诗集,其中《常德女诗人作品选》和《常德诗词散曲专集》两本书都是由亦文先生为主负责编成的,从征稿、修改、编辑、排版、校对乃至最后出版发行她都是亲力亲为,付出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和心血。 这两本书的付梓发行是市诗词学会换届前的重要成果之一,特别是《常德女诗人作品选》这本专集还得到湖南诗歌学会副会长,常德市文联调研员,著名女诗人杨亚杰的高度赞扬,并亲自为此书作序。她的序中有这一句感言:庚子年春天确乎很不平常,人们会深刻地认识到,能读到这样一部芳香扑鼻的诗集,该是多么难得的幸福! 作为常德市诗词学会巾帼诗社第一社长,她除了自己积极带头创作诗词精品力作外 ,还为提高武陵城区女诗人们创作水平付出了诸多辛勤的劳动,她为诗友们修改的诗词可说是不计其数,但从无怨言。 她极力发现培养新人,今年初夏,她把武陵区老年大学诗词班有发展潜质的女诗友罗艳丽推到了省诗协女工部常德负责人的位置上,致力于常德市诗词事业不断传承发扬光大,这是她主动退位让贤,着意助成的。 她的诗词创作经常被正扬网和区、市、省乃至中华诗词评为优秀作品。作为先生的忠实粉丝,我不仅喜爱品味她珠玑般清诗丽句,平时还喜欢运用自已的特长为她抄诗。今年,我整整花了三个月时间,认认真真的用毛笔小楷为先生抄写了两本诗集:一本是《逸雯轩百景百诗录》,一本是《逸雯轩七律诗专集》,共计二百余首。逸雯妙句方抄罢,也有诗情笔底来,我也凑两首小诗来表达一下抄读后的感言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读抄《逸雯轩百景百诗录》感怀
百景百诗多出奇,墨逰笔底探珠玑。 如痴如醉臻妙境,大美武陵谁不迷。
抄写品读《逸雯轩七律诗专集》随感
不愧骚坛咏絮才,素笺朵朵墨花开。 缣缃一卷清风颂,胜过易安情满怀。
这就是我眼中的常德女诗人胡亦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