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桃源平安哥 于 2020-11-28 12:24 编辑
小时候,我知道的先烈是从教科书中获得的,如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等,虽然为他们的事迹感动,毕竟,这些烈士的时空离我们太远,似乎 不能引起我的共振。工作多年后,桃源申报革命老区,我才知道桃源还是一块红色土地,出了很多革命者,他们为人民争自由,不怕牺牲,将热血洒在桃源这片热土上,如李庆澜、赵正洪、郭天民,周维成等。我先后拜谒凭吊过的红色纪念地有:浯溪河战役战场、大水田红军长征经过地、徐溶熙苏维埃政权旧址、云头山党支部旧址、桃师红军指挥部,红军码头、东街烈士牺牲地……每到一地,都都首先为先烈先默哀 。 本月初,有幸参加了桃源县老干网宣协会组织的“寻觅历史足迹 见证脱贫成果”活动,来到了 桃源县夷望溪镇岩巴嘴村,在当地77岁老人戴胜琴向我们介绍了1950年解放军在这里剿匪遭遇土匪袭击的情况,让我们震惊的是:这次遭遇土匪袭击,有15名解放军战士牺牲。
据史料介绍:1950年4月18日,驻桃源解放军479团一营二连三排八班16名战士,在副排长肖士玺的带领下,奉命赴白石铺捉拿散匪。八班战士深入腹地,在原碧云乡第八保安溪桥(现夷望溪镇岩巴嘴村)遭到郭炎、燕桂洪匪部160余名武装土匪的袭击。16名战士在坚持战斗三个多小时,除一人脱险外,其余壮烈牺牲。 让我更震惊的是:村里老人大多记不清70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一场恶仗了,年轻人更是不用说,我随意问了路边一个中年人知不知道解放军在这里剿匪时牺牲了15人?他说不知道。再看烈士牺牲地,已是一片杂草丛生地,没有任何标识。说实在的,我自认为走遍大多半桃源的山水,这里发生的这件大事也是这次活动才知道的,感觉有点对不住烈士。 这不得不反思一下我们对待烈士的态度了,虽然在习主席的倡议下设立了烈士纪念日,但是,总感觉那是一个形式,每到这一天,政府组织几个单位意思一下而已;虽然党建活动有红色传统教育内容,但是,驱车几百上千公里到延安、井冈山、十八洞,美其名曰接受教育,倒不如说是公费旅游,真受到教育了吗?自己身边的烈士、英雄故事漠不关心,用公帑到外地就取来真经了? 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桃源很多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我们纪念他们,在他们牺牲地立一块碑很难吗?不用外出,就在他们的纪念地重温入党誓词不行吗?烈士们的事迹不应该仅仅记在县志党史资料内,应该首先让县内的党员干部知道了解,再就是让学生了解,进而让全社会了解。 介绍剿匪英雄事迹的是一家农家乐。
虽然镇政府在路边立了纪念碑,但是,离烈士牺牲地很远,且表述还有误。
这就是岩巴嘴村
前方水下就是当年的安溪,解放后修九龙水库被淹了。当年,这里是一个集市。
前往烈士牺牲地,戴胜琴老人介绍当年战斗情况。
前面两小山左边的叫罗二岭,右边的叫荫树报(音),小山之间有一条路,解放军从这里突围,遭遇土匪伏击,最后牺牲在荫树报下坳脚下。
烈士牺牲地就在我们身后,这里杂草丛生,十分荒凉。
这就是在这里牺牲的全部烈士名字,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