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533|回复: 27

回想家庭照明灯的变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5 20: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希奇 于 2020-12-6 11:23 编辑

回想家庭照明灯的变迁


      记得小时候经常玩的一个游戏叫做请酒酒,这“请酒酒”应该是我们当地的方言,类似现在小朋友们玩的过家家。请酒酒的主要道具就是灯盏窝,那时灯盏窝有的是,几乎每家每户都能拿出几个来。
       灯盏窝是解放前几十年点灯用的,酷似一只带把的小铁锅,口径大约15~20厘米。在窝窝里放上一些茶子油、菜籽油之类的植物油,在油中浸泡一根灯芯,灯芯的一头露出油面靠着灯盏窝上沿,用火点着就是过去的灯盏。这种灯盏灯火如豆,亮度很差,有些昏暗,稍有微风都可以让灯火跳动炫目,且烧不了多长时间就要将灯芯往上面拨动一下,不然灯光太暗。即使这样,这种灯在中国民间至少流行了千年以上。
dd65236f54a1cdc57f4c716e55b3f62.png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经很少有家庭使用这种灯照明了,但是,只要有人去世,仍然少不了它,不管是将死者停放在地上还是停放在棺材里,都要在脚头放一盏这样的灯盏,而不是放其他的灯或蜡烛。既然这种灯盏绝大多数已经弃置不用,很自然的就成了小朋友的玩具,小朋友们请酒酒时拿它当锅用,模仿大人用它“炒菜”、“做饭”、“请客”,玩得不亦乐乎。
       灯盏窝之所以被淘汰,是因为有人发明了美孚灯。我小时候见到的、天天使用的灯就是美孚灯。这美孚灯颇有一些来历,很小的时候就听长辈们讲美孚灯的故事。我的二伯父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毓德铺集镇做生意,父亲在四十年代也在集镇学徒、做生意。毓德铺扼水路要冲,商贾云集,市场繁荣,素有小南京之称。欧美传教士在这里建有天主堂、福音堂。我们家住的那条小山冲里就有钟姓人家信奉天主教,连洋人都造访过他们家。传教士如此,精明的外地商人更是看好这片土地。二伯父曾好几次对我说,外地商人在镇上开有店铺,他们在店子里经常点着美孚灯,吸引人们的眼球和好奇心。美孚灯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发明创造,它源于美国著名的美孚石油公司和中国一位上海商人叶澄衷的合作,设计出一种带有浓厚中国元素的灯盏。下面是像唢呐口的灯座,中间是个圆鼓形油壶,油壶上紧接机关灯头,灯头上装个两头小中间鼓的玻璃罩,灯座以上的部分有点像葫芦形状。机关灯头作用很大,可以封闭油壶里面的油,可以调节灯芯的高低控制亮度,火口可以控制气流,上面的玻璃灯罩可以防风。比原有流行上千年的灯盏要亮得多,方便得多。

399b01b0157af5effd39e2bc7b2f806.png
      商家为了推销美孚灯,先是在集镇上推。晚上,他们免费把点亮的美孚灯送到每家每户的门口,让你点上几个晚上,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这种灯盏的好处,尝到甜头。当油壶里的洋油吸干后,怎么也舍不得放弃这么好的灯盏, 然后心甘情愿地到他们的商店里去买洋油。
       当毓德铺集镇的美孚灯基本普及后,他们又把目标瞄准乡下条件稍好一点的农户,晚上将点亮的美孚灯免费送到人家门口,附上一小瓶洋油和一张纸条,告诉你灯盏里的洋油用完后,拧下机关灯头将洋油倒进灯盏的油壶里,就可以继续使用。还告诉你,洋油用完后必须到毓德铺某某商店去买,提醒你当地的茶籽油、油菜籽油是不能使用的。他们也清楚的知道,住破旧茅草屋的贫苦农民是买不起洋油的,因此,他们不会免费送灯。
       我小时候家里就有两盏美孚灯,父母亲一人一盏,父亲是大队秘书兼会计,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办公,少不了明亮的美孚灯。母亲是裁缝,每天晚上都要踩缝纫机,做针线活,也需要明亮的美孚灯。除了美孚灯,家里还有小一点的灯,大家都习惯叫灯盏。体积大概是美孚灯的五分之三,除了机关头中没有火口,与美孚灯一模一样,完全是美孚灯的缩小版。
       一般家庭都是使用这种小一点的灯盏,虽然没有美孚灯那么亮,但它省油,青少年学生视力好,在灯下学习已经足够了。因此,在八十年代以前,农村普遍使用的家用照明灯都是这种灯,美孚灯使用的比例很小。
       这种灯的灯芯是圆形的,没有火口,暗一点亮度不够,亮一点容易产生油烟,把灯罩熏黑。美孚灯的灯芯是扁形的,有火口,不需要把灯芯挑得较长,没那么容易产生烟尘。但不管怎么样,两种灯的灯罩总是要经常擦拭的,不然会影响灯光的亮度。小时候,父母亲就教我擦拭灯罩,玻璃灯罩上下两端的口要特别小心,要用抹布或黄草纸隔开手指手掌,避免划伤。我每次都会记住父母的教导,小心翼翼地把灯罩擦得明明亮亮,整个灯盏擦得干干净净。
       1970年12月,我应证入伍到了东北吉林市,野营训练住农村老百姓家,发现家家户户都是电灯,如同白昼,开关绳一拉开了,一拉灭了,方便及了。从未见过美孚灯,也没有见过小灯盏。问东北战友,才知道东北农村家庭早就是电灯照明了。1976年3月,我退伍回家时,家里仍然是点小煤油灯和美孚灯。在我们生产队的水田里虽然栽着高大的水泥电杆,30千伏的高压电线从我们生产队经过,但是,只能望电线兴叹:“电从头顶过,何时用得着”。
      1978年底,我被借调到公社办公室,公社集镇已经用上了电灯,房间里是白炽灯,办公室是日光灯。但因为电压不稳、电量不足,经常出现断电或跳闸的情况,一旦停电,马上就要点燃美孚灯,因此美孚灯、煤油必须常备,灯罩也要常擦。
       农村家家户户都用上电灯不知道是哪一年,我已经记不清了,大概是八十年代吧。大家盼啊盼了很久,电线终于接到了各家各户,开始用上了明亮的电灯。说实在的,那时的灯具虽然非常简单,都是清一色的白炽灯泡,走线也不讲究,烂七八糟。但是,电灯对于世世代代都用惯了油灯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全然就是一次破天荒的重大改变!有些人怎么也想不明白这灯泡中的火从何而来,有的老人甚至叼着长竿烟袋将烟窝靠近灯泡,试图点燃烟叶。
      1984年,我调到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作,在县城安了家。住房是单位统一修建的,房间也是单位统一装修的,照明条件比乡镇又近了一步,再也不用点煤油灯了,即使是偶尔停电,也只要点只蜡烛。
      1992年,我搬进了单位统一修建的三室两厅一厨一卫的新住房,随着面积、空间单位的增加,不仅照明灯的数量增加,灯具也有变化。房间是日光灯,其他地方是吸顶灯,且加了灯罩,没有了原来常见的两根电线吊坠着的灯泡。电线埋在墙体内,家里由此美观了不少。
       2005年,我在上海买了一套二手房,客厅中央是个古色古香的正方形大顶灯,里面安装十多个节能灯;客厅周边小吊顶内隐藏着绳灯,每边三盏筒灯;厨房、卫生间、过道、阳台是小型吸顶灯;房间是大型吸顶灯。这些灯具比原先在县城的住房又近了一大步。前几年一个夏天的夜晚,主卧室的吸顶灯砰的一声突然掉下,重重地摔在顶棚式蚊帐上,然后滚落到地板上。灯座落下电线把天花板拉出一条长长的口子,起身爬起来一看,灯罩是很厚的玻璃制成,好重,好险,要是直接砸在人身上说不定会伤得很重。我看这东西太危险,在淘宝网上找了一款灯罩很轻的LED灯换上,比原来的灯更亮而且节能。后来,又把书房、客厅的吸顶灯和餐厅的吊灯换成了LED灯。
      如果现在要进行住房装修,在照明灯的装饰上,你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当你走进一家大型灯具店,一定会让你兴奋不已。琳琅满目、色彩斑斓、千变万化、各种材质、各种价格、各种品牌的灯具,一定会让你感到十分惊讶!吊灯、吸顶灯、筒灯、壁灯、射灯、台灯、落地灯、水晶灯、夜灯、日光灯、节能灯、LED灯、带灯、集成灯、变色灯、感应灯,等等,足有数百种,上千种,任你挑任你选,最终挑选到自己满意的品种。

06115f6bc616683a9a33704ed9d70ba.png
       从沿用了上千年的极其简单的植物油灯进化到煤油灯,再从煤油灯进化到现在日益多样化、更加适合人们不断增长的生活享受需求的电灯,只花了不到百年的时间,让我深深感叹我们这一代人真是赶上了一个变化巨大的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5 21: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5 21: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沿用了上千年的极其简单的植物油灯进化到煤油灯,再从煤油灯进化到现在日益多样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6 08: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6 08: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好文章,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6 08: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沿用了上千年的极其简单的植物油灯进化到煤油灯,再从煤油灯进化到现在日益多样化、更加适合人们不断增长的生活享受需求的电灯,只花了不到百年的时间,让我深深感叹我们这一代人真是赶上了一个变化巨大的时代。——从照明灯的变化看社会发展!欣赏佳作,只有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08:52: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新泉 发表于 2020-12-5 21:46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张老师上午好!谢谢你的惠顾与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08:52: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新泉 发表于 2020-12-5 21:46
从沿用了上千年的极其简单的植物油灯进化到煤油灯,再从煤油灯进化到现在日益多样化、

非常感谢张老师的鼓励和支持!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08:53: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应运 发表于 2020-12-6 08:13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夏老师上午好!谢谢你的惠顾与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08:54: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应运 发表于 2020-12-6 08:14
欣赏好文章,佳帖,为您点赞!

非常感谢夏老师的鼓励和支持!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19:16 , Processed in 0.03974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