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6日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诞辰128周年。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特别怀念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每年的这一天,来自各地的人民群众都自发祭拜韶山毛泽东铜像,那个场面真是十分壮观,令人动容。我曾三次到过韶山,瞻仰毛泽东同志故居,也是巧合,三次都是在12月26日。 第一次是1966年,我还在读初中二年级。12月20日,我们的小串联队六个同学,最大的16岁,最小的才13岁,背着背包,举着小红旗出发了,那真是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啊!经过六天的艰难步行,12月25日晚,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韶山,来到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我们异常激动,一身的疲劳早已不知去向。 12月26日,是毛主席73岁生日。清早,我走出接待站大门,但见一夜大雪后的山峦、树木、房屋白茫茫的一片,这才明白什么叫银装素裹了。不一会,一轮红日从东山冉冉升起,继而放出万道霞光,沐浴着这山、这树、这房,给韶山抹上一层神秘庄严的色彩。早饭后,我们踏着冰雪,慢慢来到毛主席故居。这就是我们久仰的地方,这就是心中最神圣的地方。 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毛主席出生的房间,参观毛主席家的厨房、农具,听讲解员介绍毛主席一家六个亲人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故事。参观完毕,我们六个同学整齐地站在毛主席故居门前,手捧着毛主席语录红宝书,面向前方,背靠故居,神情庄重,心里默默的宣誓。没有照相机,也没有人为我们摄影,但那队伍、那表情却永久地定格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铭刻在我们单纯的脑海里。 第二次是32年后的1998年,我和政府办公室的同志到宁乡参加后勤工作会议。散会后,我们一行来到韶山,也是12月26日。上午瞻仰毛主席故居后,上山在毛主席的父母墓前供上鲜花、水果,磕头祭拜,下午参观了滴水洞。
最近的一次则是2008年12月在湖南举行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专家博客主题笔会”,我和纪年海老师、苹果斑竹林明同志代表新华网出席这次活动。 记得是12月24日,年轻网友风鸣岐山给我留言说,从行程安排上看,26日的安排是“韶山行”。那一天,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115周年诞辰。中国人民深深地爱戴毛主席,怀念毛主席!我们博客网友也和全国人民一样崇拜、敬仰、怀念毛主席。作为新华博友,我们期待着您能代表全体新华博友和网友,向伟大的毛主席敬献一个花篮,表达我们的纪念和怀念!” 建议一出,立即得到许多博友和一些匿名朋友的赞同。桂林的网友林子还给我发了短信。当时大队伍在去衡阳的路上,我却在常德,我立即将大家的心愿向纪老师和苹果版主转达,他们觉得这个建议很好。指示我具体操作,首先不露风声。为了不负网友的嘱托,我从常德赶往衡阳,与他们会合。到衡阳后,我立即同韶山政协主席和秘书长联系,请他们帮忙先准备好花篮,写上“毛主席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新华网友敬献”的字样。为了万无一失,我来了个双保险,又请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屈贵全同志给湘潭宣传部的同志打了电话。
26日上午11时,我们达到韶山。发现这里人流如潮,车辆缓缓而行,后来只得停车,我和老纪、林明一下车,就快步奔向毛泽东广场。这时,韶山政协的同志早在九点钟就在那里等候我们了。我们一见大喜,抬着花篮,恭敬的走向毛主席铜像,将花篮摆在显眼的位置,然后三鞠躬,祭奠毛主席。与此同时,湘潭宣传部的同志帮忙送的花篮摆在了另一侧,上面写的是新华网敬献。要知道,毛泽东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也是新华社最高级的记者和评论员啊!
到了午时,毛主席铜像前仍人头攒动,祭拜的络绎不绝。不少老人带着供果虔诚的跪拜,一位长沙来的女士还带了一瓶茅台酒,神情庄重的敬放在毛主席像前。
在毛家饭店吃中饭时,我想起了孺子拓荒大哥在电话中嘱咐我替他给毛主席上一柱香的重托。我洗净双手,点上檀香,双手合十,鞠了三个躬。我在这次活动中写的文章《为了网友的嘱托,我们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被评为金奖。 毛主席已经逝世四十五年了,他仍然活在人民心中。他的功绩,他的思想,他的人格魅力和影响穿越时空,永在人间。每到12月26日,人们都自然的想起毛主席。不需要组织,不需要发动,更没有谁去强迫,人们都不约而同,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来这里,为毛主席拜寿,是这样的虔诚,这样的真情。毛主席是领袖不是神,但在老百姓的心里已然成了神。12月26日,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圣诞日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