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1-1-16 20:26 编辑
名作欣赏(9) 《暂坐》中塑造的人物 贾平凹和他的著作《暂坐》 贾平凹在《暂坐·后记》里说:在《暂坐》里,以一个生病住院直到离世的夏自花为线索,铺设了十多个女子的关系,她们各自的关系,相互间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在关系的脉络里寻找着自己的身份和位置……因为作者自己说的“破烦琐碎”小说作法,加之故事并不典型,人物的塑造淹没在平铺直叙之中,受自身阅读水平的限制,我是在通读一遍之后,回过头来才了解这些“人物”的,首先是书中的众多女性,无论是“十玉”、“十钗”或者“十二钗”,在当今社会上都有典型意义。书中男性也有好几个,但着笔墨不多,主要是市书画协会的范伯生、羿光等。 1、暂坐茶馆的老板海若: 伊娃:海姐是织网的人,海姐也成了网上的猎物。(p271) 海若仗义,心善,信佛也有信仰,只要朋友有困难,她都第一个出头帮忙,众姐妹都称她为大姐大,她也以此身份自居。 但是比较耐人寻味的是,她虽然信佛、离婚,看似看淡红尘,却又处于红尘之中,始终把自己缠绕在政商关系中,用珍贵茶叶和精湛茶具,细心谨慎的打点关系,以企图得到权势的护佑。 海若在严念初的不光彩的事情被暴露后,两人有一席谈话:海若说,做盆子、罐子时如果有了裂缝,势必以后就会漏水。严念初说,哎,我这婚姻真是失败。海若说,咱姊妹谁的婚姻好过?蒜剥了皮都光光洁洁的,咬嚼了只有自己知道又辛又臭么。(p149) 海若以为自己是大姐大,是众人离不开的人,可是随着事情越来越糟糕,雾霾围城、闺蜜病逝、领导双规、茶庄爆炸……直到最后,局外人视角的伊娃飞回圣彼得堡,彻底逃离,她似乎才大悟: “原来这个世上,真的没有什么永恒牢不可破的关系,她也不是什么别人非离不了的大人物,人们都在为着自己的私利奔波着,谁离了谁都照样好好地过着。” 2、能力广告公司老板陆以可: 陆以可原籍武汉,一岁时母亲死了,父亲带大;读高中时,青春叛逆,摆脱父亲,在外漂泊。之所以在西京旧城西涝里办广告公司是因为曾在这里见到去世酷似父亲的修鞋人(长得一模一样,或者是再生人)。 有着业务渠道的她,本就不差钱,可是对金钱的执念太深,所以她不停送礼、组饭局托 人办事, 只为了能够在机场附近得到一块LED的广告展位。最后心心念念的广告位没有得到,还被迫成为权势扯皮的调和者。 没结过婚。 3、姐妹中的富婆应丽后: 她是姐妹中最有钱的,手里有23间门头房出租,可是越有钱,就越容易为金钱所侵蚀灵魂,为了获得更多财富,她心甘情愿以色谋关系;后又以放高利贷来获利,结果本金收不回来,又被催账的无赖索要了整整30万;花钱保平安后,却依旧甩不掉这些无赖。 4、书中一直生病、直至死去的夏自花: 曾在茶馆两边办烟酒店。只有老娘和一个孩子。孩子的父亲是谁,大家不知道。羿光说:我能走进海若他们姊妹圈,其实是从夏自花开始的。那时夏自花还是个模特,在一次市模特选拔赛中,我是评委之一,我俩认识了。她是向其语介绍见到了海若,而又是她领着我去的茶庄,再后来经过海若就和冯迎、希立水、陆以可。虞本温、应丽后、司一楠、徐栖一窝蜂地都成了朋友。(P217) 夏自花的男朋友姓曾,大学毕业后自己创业,卖矿石赚了钱,回西京做房地产生意,楼盘开工,请模特队表演,结识夏自花,家里有妻子,不肯离婚。后来,姓曾的塑料制品厂被被政府取缔,事业受打击,夏自花生病…… 5、书画家冯迎 属于文联机关单位的画家,参加书画家代表团出访,搭乘马航飞机失事。代表团里的梁磊,与冯迎相好。徐栖家里的镜框里装着一副花鸟画,是冯迎的作品。徐栖曾经向冯迎学过绘画,冯迎不肯教她。 6、7、同性恋者司一楠、徐栖 经常被人误认为是男的女汉子司一楠,在姊妹中最厚道、最能吃苦。原先开了一个家具厂,还有一个门面出售清式家具,后来出了人命,只办店,不开厂了,托海若关系,卖明式家具,生意比以前还好。帮助应丽后处理碰瓷,有板有眼,有勇有谋(p80)。司一楠说:”“寺庙里有菩萨也有力士,我给你们护法么。”(p90) 徐栖,原是华县剧团演员,辞职到西京创业,身体一直不好,注重养生。 司一楠、徐栖没结过婚。 8、心里装不下事情、爱传话的向其语 经历:先和人合伙办塑料加工厂,因污染关闭;继而开药店,选址不理想;接着办太赫兹能量仓管。海若向伊娃介绍向其语:“原有一块地的,一转手赚了上千万的,现在与人合办了康复医院”(p51)。应丽后被严念初牵线放高利贷血本无归的事情,以及听到的严念初和阚教授离婚种种不道德的事情,都是经向其语的嘴迫不及待地告诉朋友的。 9、私心杂念重的严念初 嫁给大学物理教授阚教授,少妻老夫。女儿一岁半,离婚,女儿判给教授,分得教授一半财产,差不多一个亿(教授是玉痴,收藏玉)。徐栖说“能在中大国际商厦购物的,咱姊妹中只有严念初!”“她有一间屋子全是高档货,各种高跟鞋摆了三个架子,名包也一百多个哩。”女儿长得不像教授,亲子鉴定不是教授的种。 10、经营汽车专卖店的希立水 经营汽车专卖店。有过两次婚姻,离异。和胡胜离婚,胡胜托夏自花传话,希望复婚。希立水说现在能理解海若等人单身,而自己却怕“熬不住”(p37),找羿光介绍王北星。 羿光和希立水通电话,挂电话前说了一句话:“寻对象,寻来寻去,其实都是寻自己。” 11、开火锅店的虞本温 轮到自己请客,坚持请姐妹们吃火锅,上各种海鲜;再不够档次,备最好的酒水,到海若的茶庄再聚。海若赞扬:今日虞本温可出血了,上的都是三文鱼呀,大龙虾呀……(p44) 虞本温在酒宴上说到姐妹们相聚的历史:之所以吃完饭又来茶庄,我们都是在这里相互成了姊妹,姊妹们又认识了羿老师,一直走到了今天。可以说,如果说延安是革命圣地,茶庄就是我们走向新生活的圣地。虞本温请海若致酒词:“咱们姊妹都是在你这儿抱团取暖……”(p49) 酒会上,大家感叹韶华易逝,应丽后发问,如果再退回二十年,愿意吗?虞本温说“我好不容易奋斗了二十年有了今天,我不回去,宁肯再老再丑也不过那没钱的日子!”(p55) 12、一个叫伊娃的俄罗斯女子 俄罗斯彼得堡女子,留学西京五年,回国五年,结婚、离婚,为了散心2016年春天再来西京,加入海若为首的姊妹团队。姐妹们评价:“伊娃长得干净,又性情安静,我们喜欢”建议海若也送伊娃一块玉,成为西京的“十二钗”之一。(p51)茶馆爆炸,伊娃回国,邀辛起同往。 13、辛起 希立水在办第一个汽车专卖店时认识在店旁边幼儿园上班的辛起。辛起是陕西南部乡下人,却长着一张很洋气的脸,和城里人田成斌结婚了。听希立水建议,两人分居。辛起从家里拿走很多东西。转移的投影机、微波炉、青花瓷瓶存放希立水家里。 辛起闹离婚,是和和一个七十多岁的香港公司老板好上了。辛起冲着香港老板的钱,老板有妻室,玩玩,只把她当“小三”。辛起不甘心,设想到香港骗得老板的精子,回大陆做试管婴儿,然后做亲子鉴定,迫使香港老板承认……(p64)。故事结尾:辛起和伊娃一起去俄罗斯彼得堡。 13、作家、书画家,暂坐茶馆的邻居羿光 书房名“拾云堂”。 羿光和暂坐茶馆的“十姊妹都好 !”(p34)。利用“斯文”,玩弄女性。书画界朋友有范伯生(市书画研究会),自称为羿光拉生意,“每年让他赚个五百万”。通过范伯生,写羿光滥情,去范老师家,按门铃不应,门外坐等一个小时,才看见女子下楼,故意再证实一下,叫声“羿老师”,这女子并没有看他,脚上的高跟鞋却拐了一下(p30)。拾云堂阁楼上案桌后边就是一排柜子,玻璃门后有着长长一排各种形状和颜色的小瓷罐,收藏和羿光相好的女人的头发。(p217)走进海若的姊妹圈,自海若起,到伊娃。 羿光一幅字值十万,买方嫌贵,羿光不否认“贵是贵,你买了去都是办升迁呀,揽工程,贷款呀的大事……那你吃肉我喝过汤么。”(p33) 羿光论“艺术”和“性”:“把实用变成无用的过程就是艺术。比如书法,不就是写文字吗,为了记事才有了文字,那是使用的,如今书法并不看你所书写的内容,主要看表达的情绪、气韵、节奏、线条、整体结构和笔触。性也如此,不为生孩子了,仅仅是一种欲望宣泄和身体的娱乐。”(p41) 14、《暂坐》书里虽然花了很多片段描述,但最终却没有出现的一个角色是:活佛。 众姐妹们聚集在茶庄,除了获得短暂的自由、逃离现实的重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期盼就是:在等待活佛的到来。 海若从未曾谋面的吴老板那里得知,西域活佛即将进西京城,为此她与吴老板商议,自己也接待几天,得到答复后的海若,便将茶庄二楼装修成禅房来招待活佛。 于是从那以后,大家都望眼欲穿地等待活佛的到来,以至于不同人物每每出场,都有人会问道:活佛啥时候来? 而且,为了迎接所谓的活佛,众姐妹们还专门提前租了几辆房车,做好前去机场迎接的准备。 姐妹中的富婆应丽后,在得知借出去的高利贷1000万,本金拿不回来后,心急如焚的她,第一时间不是想着怎么解决问题,而是先跑到暂坐二楼,虔诚跪请佛像保佑。 可计较戏虐的是,直到故事结尾,贾平凹笔下的这位“活佛”也只是存在众人期待和念叨中,始终不曾现身。
《暂坐·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