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90|回复: 10

傅衣均回忆录《风雨人生路》(三)奋身泥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3 12: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毛自银 于 2016-2-23 12:34 编辑

傅衣均回忆录《风雨人生路》

(三)奋身泥土


      短暂的委屈和苦闷很快就过去了。休学回乡的我,静下心来,决心振奋精神,向前看。学习邢燕子,学习李双双,春风送我回故乡,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立志做一个新型农民,放下书生架子。十四五岁的少年,跟着父老乡亲在泥巴里打着滚,出集体工,学犁耙,挖田角,谷田开沟沥水,插秧割谷,堆罗扬场,播种小麦油菜,薅草灌粪,“尖”堰作碈,挑土筑堤,修桥补路,打砖修公棚(队屋),我事事不讲价钱。烈日炎炎,中午不休息跑几里路为队里借喷雾器。晚上到国营灰厂为队里借钢筛,不计工分,不要报酬。寒冬腊月与老农一道去津市捡野粪,当农民怕什么苦和脏!不久,二哥当上了生产队会计,我也当上了队里的记工员。那时候,农村上过初中的人很少。由于工作积极,1963年我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并到大队办的石灰厂当会计,当时不少人叫我“娃娃会计”。石灰厂的成本由各生产队平均出,总共才3000元。每窑烧出的好灰就出售,次品、脚灰就由各队挑回去撒到水田里,改良土壤。撒过石灰的水田,稻谷叶青子黄,粒重增加,煮出来的米饭特别香。我当会计,极少占用白天制表算账,基本上白天黑夜都参加采岩运岩挑煤,半夜里窑火燃出了头就要加石头,有时要加煤,工作抢火候。我这个娃娃兵不躲队,总是走在前头。有时也随车随船外出销灰,收账。“四清”时,清我在石灰厂的账目,没有一分钱的差错。
      1964年,我被任命为大队团支部书记。7月,又到母校澧县一中参加全县民办教师培训。回大队后,办校没有校舍找校舍,没有课桌买课桌。自己挑回来,课桌不够又向农户借,没有黑板自己当泥瓦匠,在墙上抹水泥做黑板。金鸭大队原和虎山大队的谷家坪有一所金斗峪小学,1958年拆到澧南公社刘市完小去了。后来群众自发组织,在老横堤上,利用石灰厂的几间灰棚,请来了陈章钰老师,办起了一所小学,后来由于生源不断增加,学校又搬到金鸭大队一组的张家湾。说是学校,不过是几间茅棚,条件十分艰苦。由于金鸭农户居住分散,为了方便学生入学,我便在金鸭大队的中心地带办起了一所半工半读的学校。学生下午回家帮助队里放牛,搞家务。我也一样,参加半天劳动。不久就转为全日制学校。那时,学校开始和大队部挤在一起,后来又在6组借了间民房。我不仅是这个学校的教师,还是大队的团支部书记。1965年8月,我经过了那个“江河里洗萝卜,一个一个的来;箩筐里洗虾米,一个都跑不脱”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运动。一年的运动,经过学习《二十三条》,发动群众洗手洗澡,忆苦思甜,“攻尖”斗争,对敌斗争。建立制度,建立班子,学习毛主席著作等几个阶段。因为我的任职时间不长,第一次检讨就过关,第一次就被宣布“解放”了。
      “四清”运动开始,一时“云山雾罩”,凡干部都在清查之列,搞“人人过关”,乍看是斗争面大了一些,但各级党委和工作队做事是认真的,群众是满意的,也教育和锻炼了干部。没有问题的干部,最终是过得硬的。
1966年3月8日,我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我是在“四清”运动中,在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中成长起来的青年。《毛主席语录100条》小册子一发下来,我和许多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一道认真读着,没几天就背得了。不久,《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这三本“老三篇”也发下来,同样,许多人很快就熟背能诵了。1967年下半年到1968年年初,总政编的270面400条《毛主席语录》小红书也普及到了乡村。在一定意义上,学习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也是一场规模宏大的农村群众扫盲运动和政治启蒙教育以及怎样“做人”的教育运动。当时,“学好老三篇,争做五种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成为农村一种前所未有的风尚。对他的文章和思想理念,我从内心深处佩服,从大的历史范畴说,没有毛泽东世界不精彩,没有毛泽东人类失光辉!毛主席把人民群众看成国家的主人,广大人民也把毛主席看成自己的当家人。小方面从我个人来说,学习毛主席著作后,对他的用词造句也是无比崇拜的。主席融汇古代寓言、典故、成语、警句等,幽默诙谐地贯穿于他的论著、演讲、书信和谈话中,根据不同的需要,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风格:或通俗,或典雅,或幽默,或辛辣,或轻松活泼,或庄重严肃,说理透辟,气势磅礴。我觉得,他的那种语言特色、形式和气派比什么作品都要能感动人。无论什么时候读毛主席的书和语录,什么时候都觉得不落伍、不乏味、有新意,通俗易懂而又超凡脱俗,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常读毛主席语录,您的生命一定会更有意义;常读毛主席语录,您的生活一定会充满时尚、阳光和朝气;常读毛主席语录,您一定会感到作为一个人的幸福和自豪;常读毛主席语录,您一定会感觉到自己就是世界的主人,自己人生该做的事、该负的责任是如此的多、如此的甜蜜。
      我曾在石门社教分团举办的道河公社三级干部学习毛主席著作训练班上,宣读了题为《读是基础,写是提高,干出真知》的心得体会。通过剖析自己的思想实际,检讨了以前的一些类如“体检不合格,当兵漂资格;居住偏僻条件差,休学便操犁尾巴;年年土里摸滚爬,好事难登我的家”的私心杂念以及不少消极东西,真是在自己灵魂深处爆发了一场革命。四清工作队对我的自我剖析给予了很高评价。工作队员们好几次为我鼓掌,四清结束后留任道河公社党委书记的赵本坤同志伸起大拇指说:“傅衣均不简单,能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和中央文件正确对待组织和群众以及自己,我们要多多培养像他这样出身好,有能力,又受群众拥护的年轻力量。”
      回大队后,我进一步以学习促反思、再反省反刍,斗私批修;好长时期,自己把自己斗得面红耳赤,心惊肉跳、汗流浃背、痛苦不堪。接着,又把自己联系实际学习的体会写成文字材料自我逐条对照察看自我,一定要把“公”字放在第一位。于是我写下了一篇篇心得,结合大寨人改造旧面貌成了全国先进的事实,我认识到,我没能走出山村,不是父母无能,而是自己奋发努力不够,更何况农村也需要一代代一批批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青年来下苦功改变它啊;认识到了我们这里之所以还落后,不是因为地方偏僻,不是因为多灾,而是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办法出主意努力改造它不够。人走到哪里,都要吃苦耐劳、舍己卖力,才能被人看重受人器重才有出路。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邢燕子、李双双、陈永贵他们能做那么大的贡献,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做人想事做事呀!学习中,对比中,我暗暗嘱咐自己,不能闹一点情绪,不能让父母伤心,自己虽然派行老三,但是无论体力体质等方面都比老大老二俩有优势,我应该以老大的姿态出现在家庭里面,出现在社员群众中!
      没经历过那个时段的朋友,看了我的这些文字,可能会有些“好笑”。当时,在上级党组织派来的工作队员的帮助下,在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中,在那种人人积极努力个个奋发向上的环境里,在那个干活谁比谁干差了一点就自觉脸上无光走路也抬不起头来的充满正能量的氛围中,多少群众和积极分子哪个不是这样想和做的呢!特别是参加了公社一级学习毛主席著作讲用会的人,即使在今天的一个组一个村一个乡,又何止十人百人千人!这个时期,人人精神焕发斗志昂扬,就是农民群众绝大多数都是重活累活抢着干,挑担就比谁的力气大。大人们说,“手上的功夫[指栽田]是干出来的”,“挑担的力气是压出来的”,“勤快人得吃,懒的人得力[意思是人肯干、勤快就有吃的,懒汉要下力气干活才有吃的]!”双抢等定额功夫时节,中午插秧天最热时妇女们还在你追我赶。
      此刻,我不仅自己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组织上安排我干什么就干什么并且安心、精益求精干好,做群众思想工作耐心细致,与干部和社员打成一片。随着集体经济发展,或者基层的需要,我当过大队石灰厂会计、生产队会计、民办教师、还是大队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辅导员。每周一次为大队、生产队干部上一堂辅导课。对学雷锋学毛主席著作后本大队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特别是典型人物的突出事迹,课前课后我利用休息时间,用钢板刻在蜡纸上印成资料,下发各生产队辅导员组织干部群众,雨天到队屋、平时工休在田头地边诵读,队委会成员和积极分子学习后还要结合实际谈体会。这对当时我们大队全体社员政治思想觉悟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
      因为我是大队团支部书记,几次在全大队团员和青年大会上说:“要改变我们大队的面貌,达到‘公路畅通到北京,公路两旁树掩荫,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水平,我们青年人,要在老一辈的指导下,经过十年几十年的拼搏,才能完成。这些,坐不来,等不来!”四十多年过去了,我的梦想,也基本上实现了。
      如前所述,我是在四清运动中入党的。运动开始,声势之大,超乎我们原来想象。我体验到了“洗热水澡”“批评从严,处理从宽”的政策威力。四清工作队对我是爱护的。一旦发现我没有 “四不清”问题,便立即“解放”了我。从“入笼子”到“出笼子”也就是从“必查对象”到宣布“这个同志是清白的”时间前后仅仅10天,就成了依靠的“重点培养对象”。 为了提高我们的政治觉悟,工作队在抓干部问题促进生产的同时,在全公社举行了几届盛大的积极分子培训会议,全公社代表集中餐宿在大岩完小听报告,学习中央社教政策《二十三条》,忆苦思甜,学习讲用,集中火力批判各种离开社会主义道路的人和事。在大岩完小,我几次见到了当时的中南局书记处书记、后来的全国政协副主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首道,还有中共湖南省委第二书记王延春、书记处书记万达,常德地委书记孙云英、副书记任清淮,县委领导人贺敏功、徐德友等。我当时已被任命为道河公社团委副书记。
      《二十三条》中有一段“搞好运动的六条标准”,其中第六条是“要看是增产还是减产”,这一条我认为我们是做得最好的。因为团结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那几年,稻谷、棉花和其他杂粮连年增产,荒山得到了全面绿化,林场、果林、茶园、药园村村建成,水库扩容,围山沟渠修起,新的比较高产的水稻品种像什么“莲塘早”、“湘矮早”、“广解”、“广六矮”、“二九青”系列常规水稻丰产品种逐步引入我地;山地还试种了“莪菜”“甜菜”“凉薯”“马铃薯”“木薯”之类。“莪菜”用作猪饲料,嫩茎叶人可做菜食用。“甜菜”因为技术没过关后来没继续种下去。“木薯”煮熟了差味,人们也没再种它。群众生活也得到了较大改善。
      1966年8月,我离开金鸭村,到县人委招待所参加全县第二批社会青年培训,体检照相,我是我县这一次拟提的40名招干对象之一。此时我道河公社团委副书记还在任职,安排到石门参加“社教”工作,听“露透”消息说,连住户也指定了。就在这个时候,紧张的社教运动中断,为了防止中国复辟资本主义,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我平生第一次外出工作的机会与我擦肩而过。我依然行进在金鸭大队田头地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2: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傅衣均回忆录《风雨人生路》

(三)奋身泥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3 13: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革,不能说成是一团漆黑。以我看来,文革,是很值得回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20: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将军 发表于 2016-2-23 13:15
文革,不能说成是一团漆黑。以我看来,文革,是很值得回忆的!

我代作者感谢上将军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4 10: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看下去,看你什么时候变成毛自银
童年的天真,青年的向往,成年的追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4 19: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走过来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24 22: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利剑 发表于 2016-2-24 10:45
继续看下去,看你什么时候变成毛自银
童年的天真,青年的向往,成年的追求。。。。。。

感谢苏局长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24 22: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毛自银 于 2016-2-24 22:27 编辑
付蝶 发表于 2016-2-24 19:40
这样走过来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


感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7 12: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27 17: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幽谷兰馨 发表于 2016-2-27 12:02
欣赏佳作!问好老师!

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02:19 , Processed in 0.04142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