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87|回复: 3

傅衣均回忆录《风雨人生路》(七)博弈乡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3 13: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毛自银 于 2016-2-23 13:57 编辑

傅衣均回忆录《风雨人生路》

(七)博弈乡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富起来的形势发展很快。而且也是各地大上乡镇企业的时期,在“我们伟大光明灿烂的希望就在这里”的感召下,各地一级促一级的开发本地资源。“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大上工企业”的精神传达后,道河乡党委政府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先后办起了油脂厂、预制厂、豆笋厂、建筑工程队,还接管了县司法局在张家滩的机砖厂。仙公村也办起了机砖厂,乡村农户初步出现了大办企业的局面。乡镇成立了企业办,县里有企业局,党委有一名副书记或一名副乡长直接领导,还抽调几位乡镇干部协助管理。前面我已讲了,1986年11月10日我才知道换届选举,13日离开金鸭村,到乡企业办任职,事情来得非常突然,我留恋金鸭的山水阡陌,但这里又是自己申请要求的岗位,所以我要高兴地走上新岗位。道河乡企事业总支下设5个分支,16个企业单位,从业人员372人,各企业单位的负责人都是多年工作的熟面孔。先到各企业单位了解情况,摸清底子。每到一个单位,首先声明自己不懂企业,虚心拜各位为师,共同把乡镇企业办好。乡政府还有一位分管企业的副乡长,基本上是天天并行并走。
      初来乍到,许是出自决策层让我摸清全乡企业底细的考虑,到各企业单位走走转转还是轻闲。倏然间一道难题便凸现在我面前:乡工程队在津市承包的一处建筑,因工程负责人中途不辞而别,致使工地群龙无首,施工中断,一时业主也急如风火。几个匠工以“好长时间工资没有结算”为由头,将乡企业办所属诸如卷扬机、搅拌机、运输斗车等私自开走,搞他们个人的“外包”去了。消息传来,我只好只身一人到津市去。两天时间,我找到这几个师傅,跟他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谈,从把事情办好的目标出发,对他们提出的“原应得到的工资”等问题作了一些不超越我的职权范围的明确答复,又通过他们中有一定资望的木工彭经善师傅的协助,不留任何“尾巴”,将所有流散的设备器材终于收齐归位,移交给新任工程队长,妥善地结束了一场混乱。嗣后,我乡在津市的这个承包项目如期按质完成,工程人员工资全额付清。
      1986年年底,主要任务是兑现各单位合同,结好账,并为下一年承包定好调子。对于企业,我虽不是内行,但是原来担任过会计,到一个单位后,翻一翻账本,了解内务情况。就在旧历年关,还参加了乡林场的营林和间伐规划工作。木材还没售完,突然下了一场大雪,每天和林场的职工守护在林海雪地。当年,林业间伐销售达6万余元,其他企业上交总额10万余元。虽然与其他乡镇比算不了什么,但为乡财政解了难。1987年,合同上交利润13万元。1986年乡办企业总产值193万元,村办和村以下为435万元,1987年乡办企业总产值250万元。村办和村以下为680万元。
      在乡企业办工作的两个年头里,工作顺利,因为有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大小事情有领导直接发话。乡村组农户都关心企业,支持企业。如张家滩机砖厂需要征地,企业办去了三人,仅用一天时间,征地20亩。还有预制厂转厂到公路边,征用水田,工作也较顺利。乡办豆笋厂,是一个亏损厂子,新的一年怎么办?当时准备停办,主要是锅炉造汽不达标。最后决定将锅炉修理后申请延期使用,一定要生产出外销产品。当时省市外贸的负责同志讲,要达到外销标准,就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豆笋的颜色要深一点,第二,豆笋要长一点,整齐一点,第三,不能弯曲。为了这三个标准,我们请来常德市一个姓戚的师傅(名叫戚召南),并带来一个女工,还就是那个女工,解决了这三个难题,通过加色素,对斜角提豆皮,两边交换烘烤终于达到了外贸标准。在广州东方宾馆的交流会上,我们生产的腐竹终于得到了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几个国家的青睐。1987年创外汇20多万元。湖南省外贸奖励我乡腐竹厂(当时对外名称为“澧州腐竹厂”)5部自行车。我乡的豆笋能出口,还多亏了常德外贸的李国菊同志和虎山村的李子英同志,他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豆笋出口,我和厂长彭传良同志两人,到常德运专用包装箱子,没有请小工,我和他两人从仓库装载,来回几个小时,那里的职工说:“如果我们的厂领导能自己当搬运工,我们的厂子就不会垮。”
      在乡企业办工作期间,不仅工作顺利,而且心情舒畅。为机砖厂购推土机上洛阳,为购东北黄豆上北京,为销售豆笋下广州。1987年7月,因公上武汉转宜昌买塑料布,有人提议乘飞机,机票当时只要40多元,乘车绕葛洲坝也要30多元的车票。凭着工作证,我乘飞机在广袤的蓝天遨游了一个小时,这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企业办的日子虽然顺利,但让我感触更深的是,大办乡镇企业像1958年的大跃进一样,有点冒进。乡镇还是缺乏技术人才,缺先进设备,“婆婆妈妈多”,利润毛多肉少,后来中央决定搞体制转变。在乡镇企业上过班的人,为后来外出务工打下了基础,有一技之长。有的后来成了企业家和名人,这就是企业为社会培养了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3: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傅衣均回忆录《风雨人生路》

(七)博弈乡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4 20: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的看到了希望,日子越来越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24 21: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付蝶 发表于 2016-2-24 20:50
慢慢的看到了希望,日子越来越好了。

我代作者表示感谢您的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02:07 , Processed in 0.03097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