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74|回复: 1

傅衣均回忆录《风雨人生路》 (八)倾心水利(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3 14: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毛自银 于 2016-2-23 14:19 编辑

傅衣均回忆录《风雨人生路》

  (八)倾心水利(中)



      1992年6月,乡党委政府要求水利站办大米加工厂,自营创收,既能解决职工分流, 又能安排职工家属就业,站里先垫资1万元,再发动职工集资。租用乡企业办油厂厂房,购米机后立即安装,日夜突击,8月18日开机投产,原油厂转来两人,一人任厂长,一人任会计,我是法人代表。我乐意接受,吃住工作在米厂,水利站职工向继秀任出纳,全厂10人。1992年8月至1993年3月,共收购稻谷56.5万公斤,财务状况:账面利润440元,可作利润考核的有2万元,如机械折旧,专用基金,应收未收等,当时有优质米60吨,如果推迟销售一个月,还可能盈利2万元,这批米运到深圳后,一怕花生活费,二怕花仓储费,过急出手,造成了损失。米厂主要是举债多,没有流动资金,利息高,讲赚钱实际难赚,婆婆妈妈多。这一年总算没有亏本,当年账面存现金42900元,由出纳转交水利站,第二年转包给了陈克秋同志。由于国家宏观控制,钱难借,物价收购高,加工产品销售难,最后一年,辛继平同志承包亏了本。
       1993年7月24日,全乡六垸溃了五垸,仅有磨子坪垸未溃,最高洪峰44.58米,灾后损失不低于1991年,在堵口复堤的同时,乡党委书记又带向主任和我上市,上省厅汇报,既汇报道河分垸治理进展和资金缺口,又汇报堵口恢复生产尚欠资金,省厅见到我们的汇报后,拨款26万元,安排抓紧恢复生产。
      1996年7月,乡党委政府要求水利站利用100多亩渔场带动全乡养鸭,我站同意养本地鸭一万只,成本不过2万元。最后,要求我站养良种鸭,再利用良种搞繁殖,每只良种鸭要10多元。7月16日,我和站里的向主任,会同乡里的一位副乡长,三人赶到樊国亮师傅的家乡——浙江温州,买种鸭5000只,耗资十万多元。在以后的日子里,天气越来越热,鸭子越吃越要吃,开始每天花费一千元买饲料,慢慢到2千多元,无钱买就到处去赊。水利站负债累累,养到鸭子下蛋,蛋又无人购买,任凭你是良种鸭蛋抚子鸭,又有谁来买?哪知吃了买良种鸭的“迷魂药”,一下亏了25万之多。
      1997年元月15日,水利站的班子进行了大调整,老站长等六位老职工有的为解决站所人员多、分流难的问题,有的为子女顶班而提前退休。开始,我也准备内退。后来局里来了三位领导,与乡政府协商,内退了四位。我和辛业资同志继续留站工作。辛在1998年春也正式退休了。因为彭坪垸分站的向才炎同志内退了,那里需要一个年纪大一些的老职工去,我家住彭坪垸,应该由我去。在我会计账目移交的一个多月里,经过了市县专门审计人员的审核,乡政府财政所和经管站也做了过细的审核。8年的会计账目,经过反复的审核,作为主管会计不欠分文。
      还有一件事值得提及,几次清账已作结论之后,乡经管站又来了两位领导,没有清账本,和我对了两笔账,一笔是1996年,彭坪、磨子坪所辖四村增补排渍电费1.5万元,站里有没有收入?另一笔是道水治理所属七个村,每村交了700元设计开办费,站里有没有收入?我当即解释道:“增加的排渍电费,站里其他人不可能收,如果查到是我收了,应双倍惩罚。”七个村最后缺鹿山村,只有六个村,所交4200元设计开办费,几个村的领导到澧县开了个工程启动预备会,其余补给那里的设计人员。这个事经过了乡里有关领导同意的,这个账目,补办一个收支手续,下届会计再去入账,是可以的。说句老实话,我对这次离职的账目清理,深感满意。因为我对得起我的领导、对得起我的同事和战友。
      水利站的8年会计,还兼管政工、站办企业,我是认真负责的。会计账目基本上做到了季度、年度报表,口头或列榜公账。职工代表三年一次清理账目,收支有凭,账实分明,无错无漏。因有国家投资资金,能随时迎接上级审计。
我是一个半路出家到水利站工作的外行,不敢称有何功劳可言,可也绝不无端猜疑同事、播弄是非,绝不做影响班子成员、单位内外和上下级之间的团结的事。不但要知足,而且要知趣,有理无理不可乱行。心态归零,古井无波。如果我在离职审计中经济上有问题行事上缺人格,则定会令我灰熄火熄、身败名裂。人,无论什么时候,本身过得硬的终究经得起任何检验,在什么地方都站得住。
      回想在村里工作的十几年里,我这个在苦水里泡大的人真把钱当命来看。真把集体的,群众的钱当作血汗钱对待。那时候,乡政府对村里的财务账经常组织清理。有的村也有出现不少漏洞。就在1985年乡里组织到我村清理,临到结束,会计陈克永对我说:“清理工作今天结束,其他问题没发现,就是你自己有一个70元的欠款,你要做一个交代。”当时70元钱要值几百斤谷,也算一个大问题。事因是在学校时,因缺课桌,大队领导交待我在代销店借70元去买。这是一笔学校的支出。我跑回家拿来与交接人邹杏林老师对了移交表,最终发现是学校后来少计了那一笔70元,这笔账就算是给我纠正了。还有一件事,1987年我在杉林场搞间伐,集中销售的树款由财政所的同志带走了,还有一些零星的树款我经手交给了林场会计。当我离开企业办时,跟乡长说明了这件事。乡长向绪林同志说:“我正要问你,怎么不早说。乡里有些人叽叽咕咕,还以为有什么缘故不交呢!”在几十年里的经济问题上,我的确是半夜敲门心不惊,也历来以金鸭村老书记陈克林同志为榜样。他一生勤劳俭朴,不欠国家和集体、不欠亲戚和朋友一分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4: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傅衣均回忆录《风雨人生路》

  (八)倾心水利(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02:03 , Processed in 0.0306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