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466|回复: 42

体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6 07:22: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西岭雪1 于 2021-1-26 07:28 编辑

体谅,既是做人的修养,也是处世的哲学。


1.

不知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别人的一个过错就斤斤计较,别人的一次失误就紧抓不放。纠缠到最后,不仅令他人心生不悦,自己也过得心力交瘁。



我曾任职的公司,就有这样一位同事。她给其他同事发微信消息,对方因为漏读忘了回复,即使对方已经解释过,她依然不依不饶地追问、质疑。外卖小哥给她送餐,汤水撒了一点到外包装上,她便愤愤地在电话里扬言要给对方差评。她总是怨气很重,凡事只想着自己,从不体谅他人。结果不仅搞得自己心情很差,同事们也渐渐开始远离她。

  

听过这样一句话,不轻易指责别人,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智慧。抓起泥巴抛向别人的时候,首先弄脏的是自己的手。生活中,难免会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人和事。若是遇到不顺之事就一味地责备埋怨,到头来只会把关系弄僵、把问题弄乱,苦了别人也累了自己。

  

真正聪明的人,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用最温和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不抱怨、不愠怒。体谅,既是做人的修养,也是处世的哲学。

2.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村庄里住着王、李两户人家,王家总是争吵不断,鸡毛蒜皮的事情也会吵得人尽皆知;而李家却其乐融融,家中常常传出朗朗的笑声。

  

一日,老王又被家庭“内战”吵得头昏脑涨,就跑到老李家问:“你们家为什么从来不吵架,总是那么开心呢?”老李回答:“因为我们常做错事。”

  

老王不解,正准备出门,恰巧见到老李的媳妇急急忙忙走进门来,不慎摔了一跤。婆婆正在拖地,见状立马放下手中的活,扶起儿媳妇心疼地说:“哎呀,是我把地擦得太湿了。”老李也忙不迭地赶来,自责地说:“哎呀,是我不好,忘记告诉你,母亲正在拖地。”媳妇急忙解释说:“不,是我走路太急了。”老王见到这一幕,明白了老李的话。


其实,不论家人还是朋友之间,最怕为了无关痛痒的对错争执不休。如果想从人生中得到快乐,就不能只想自己,还要为他人着想。懂得体谅他人难处的人,往往心宽似海,更能体会风平浪静的美好。恰如将玫瑰赠与他人,首先闻到花香的也是自己。


卸下别人的错,也是解脱自己的心。学会理解、看开、放下,日子也会过得更加轻松坦然。

3.
生活是公正的,只有当你以一颗宽大而柔软的心对待别人,才会得到命运的馈赠。

  

有句话说,心宽一寸,路宽一丈;心有容量,人必体谅。生活有苦有乐,多一点谅解,就会少一点抱怨;少一点抱怨,就会多一点福气。生活是一面回音壁,你怎样待它,它便怎样回馈你。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亦是如此。


怨过恨过,不如一笑而过;争过闹过,不如淡然放过。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是成全,也是善待自己。

  

往后余生,愿你把心放宽,不抱怨、不纠结、少计较、多体谅,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活出热气腾腾的样子。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07:30: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与人之间相处,离不开互相体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07: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07: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好文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09: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体谅,既是做人的修养,也是处世的哲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09: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与人之间相处,离不开互相体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09: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写得好,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10: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体谅,既是做人的修养,也是处世的哲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10: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养是文化、是境界,是品质,但不是教科书里可以找到可寻途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21: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10:44 , Processed in 0.03930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