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我们的真爱,让留守困境儿童不再孤单。1月29日上午,安乡爱心公社几位志愿者行走在安乡县大鲸港镇屡丰村乡间小道上。10岁女孩晓晨(化名)得知几位素未谋面的叔叔阿姨来看望她,早早在路边等候。看见叔叔阿姨送来了大米、食用油、猪肉、草鱼、年糕、麻花、雪枣、糍耙、酱板鸭、牛奶、水果、豆荞、甜酒、饮料、洗衣液、卫生纸、课外读本、春联等组成的爱心年货大礼包,她开心的笑了。
晓晨(化名)就读于安乡县大鲸港镇中心小学三年级,其父亲于2015年因车祸造成脑部损伤,动了两次手术,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父女俩享受了低保。其母亲与父亲离异多年,早些年限于经济原因与孩子很少联系,近二年也给孩子寄了生活费。几年前她的爷爷病故,现年60多岁的奶奶,身体不好,耕种几亩田地,收入微薄。
“
听说我们来看你,这是杨国英奶奶委托我送给你吃的水果、食品,还有一本雷锋的故事。这是《小学生全功能字典》《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弟子归》课外读本,阿姨送给你的。”志愿者“风平浪静的海”与晓晨(化名)坐在一张小桌子上,陪伴她看书、讲故事。一会儿,晓晨(化名)就与阿姨志愿者很快熟悉了,还主动说了好多悄悄话。也许从小缺少母爱,志愿者短暂的陪伴,让晓晨(化名)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
“这是一位在外地工作的阿姨送给你的压岁钱,阿姨希望你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志愿者悄悄地给晓晨(化名)塞了一个红包,贴着她耳边说道。这位送压岁钱的爱心女士,从去年下学期开始,通过家乡的志愿者搭桥,与晓晨(化名)结对,全额资助晓晨(化名)在校教辅费、作业本、生活费、校车费、保险费。这位爱心女士拟长期结对晓晨,力所能及的帮助孩子渡过困境。
晓晨(化名)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十多年来,不幸的事接二连三的发生在这个家里。在晓晨(化名)刚出生不久,她的父亲突患大病,当时,家里连几万元治疗费都拿不出来,在村民和亲友帮助下,凑集了十多万元治疗费,在医院精心治疗下很快康复。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5年,晓晨(化名)父亲外出务工骑摩托车发生意外,造成脑部、腰部受伤较重,经二次手术治疗,总算捡回一条命。不久,晓晨(化名)的爷爷又患重病。在这一家人面临生活困境的时候,镇、村及时伸出了援手,很快落实了父女俩低保,并享受了精准扶贫政策内的帮扶。
志愿者与晓晨(化名)的奶奶、父亲拉家常,了解身体情况、生活情况,倾听母子俩讲述一家人悲欢离合的故事。
志愿者了解到,晓晨(化名)父亲因车祸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在家里边休养边康复,因车祸造成了癫痫后遗症,手术后4年,经常发作,除了定期到医疗检查治疗,每天还要服药,每个月自费吃药要600多元。考虑到家里收入有限,又不能从事体力劳动,晓晨(化名)父亲从去年开始,托亲友介绍,到建筑工地或企业看仓库,每月有二千多元收入。但这个工作也不稳定,有时二、三个月,有时一个月。
“很感谢那位爱心女士,资助我女儿在校费用,免除了我的后顾之忧。特别感谢你们志愿者送来了这么多年货,今年一家人过年基本不用买年货了。”晓晨(化名)父亲很激动地对志愿者说道。
“阿姨很想听你讲悄悄话,阿姨以后会经常到你们家来看你。”志愿者“风平浪静的海”与晓晨(化名)道别时说道。
困境儿童是特殊中的特殊、弱势中的弱势,也是希望中的希望。一份年货礼包虽然没有多么贵重,但对于处在困境中的儿童和困难家庭而言,却是一份厚重的关爱。安乡爱心公社志愿者倡导社团组织、爱心人士爱心携手,积极参与支持困境儿童关爱行动,用真心关注困境儿童,用真情关爱困境儿童,用真爱帮助困境儿童,为他们排忧解难。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志愿服务没有门槛,只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热情洋溢的心,人人都可以成为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