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02|回复: 9

追踪龙潭崇信禅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9 12: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追踪龙潭崇信禅师


文/王珍莉







125458qf1mgic1c4gncnhh.jpg



早就听说澧县的龙潭寺,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澧县人却无缘一见,只在热闹的德隆街后面临近桃花滩宾馆的一片水塘边,看到一块石头上面刻着的“龙潭遗迹”。面对这“遗迹”,想这遗迹上的寺和寺里的人,想那晓风残月中悠扬的钟声,还有传说中的焚经台和斗笠山,一切,都被雨打风吹去。
曾经的春雨秋风,或者暴雨狂风,请为这古城的古寺和古寺禅师的修为作证。
据《澧州志》记载:县城北郊以西“有龙潭寺,为崇信禅师道场,值晓风残月,梦回酒醒,钟韵悠扬清澈,足以惕昏振聩。”龙潭寺在中国佛教禅宗南宗的历史上很有知名度,全因寺内著名僧人崇信禅师。

据传崇信禅师出家前家境贫寒,在老家湖北荆州一条小巷里,起早贪黑摆摊卖烧饼。生性善良的崇信每天收摊,都会拿出十个烧饼,送给每天经过摊位的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附近天皇寺的大和尚道吾禅师。而道吾禅师每次都会从十个烧饼里拿出一个回赠给崇信。接受与赠与,当崇信终于开窍悟道,便拜道吾禅师为师,正式剃发出家。道吾禅师赐法名“崇信”。


125458kxwzf0cf7wx8ce8e.jpg
就是这位僧人崇信,来到澧州,结庐州城北西的老龙潭处,开辟道场讲道弘法,声名远播。这于澧州,是何等机缘,否则这个古城就少了关于龙潭崇信弘法的辉映与追忆。
几年前,在一个杨柳拂岸的上午,我和几个朋友相约沿古城墙往西,遥望北门口尽头的龙潭寺遗址,便发思古之幽情。其中有好学者说,你们听说过关于龙潭寺崇信禅师的故事吗,我来卖弄一下。于是便开讲:
你们知道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吧,他有一个弟子李翱当了澧州刺史,一天兴起便想会一会著名禅师。出得城墙北门,一路古松护日,小径溪流,只见一古朴寺庙,好一个清幽之地。李翱步入香烟袅袅的寺庙,见一位僧人正在打坐,并不理会人来人去。李翱过去和他打招呼,得知正是崇信,便有了著名的禅宗南宗简洁深刻又传颂千古的对话。


125458w8474delvreeb4ur.jpg
李翱问:“如何是真如般若?”
崇信答:“我无真如般若!”
李翱说:“幸遇和尚!”
崇信答:“犹是分外之言。”
当时同行的朋友不无感慨:这问答里有太多的玄机!
想起大学时学中国哲学史时,我对有关宗教的章节很感兴趣,老师讲,佛家的真如般若是指世界万物的本质。听崇信禅师所答,悟其玄妙的禅机:非实非虚,非真非妄,非有非无。这让刺史李翱领教了不妄言不虚狂的一门宗风,也让他一下顿悟警醒,决意戒除内心的执念和尘世俗套。李翱的顿悟正是南顿北渐的生动注释,也激扬崇信出书传法。南顿北渐即顿悟与渐悟,是六祖慧能与神秀禅师分别在南北两地弘传的禅法。神秀重渐修渐悟,慧能主顿悟渐修。
当年五祖弘忍年迈欲传衣钵,便让弟子以诗的形式表达修行所悟。
神秀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惠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两偈哪一偈更近佛性?反正五祖把衣钵传给了慧能。
龙谭崇信禅师以其顿悟高修将六祖慧能南宗一派弘传至深。
可见,不是书读得多,官做得大,就一定会有超高的智慧和境界。
南宗繁盛,澧州龙潭寺日俱名声。这与崇信及其弟子的严谨弘法传道密不可分。禅宗的影响远播日本和朝鲜半岛,这是尽人皆知的事。
我在想,当崇信高僧在老龙潭边的晨钟暮鼓里,在每一个平静的日子专心诵经传道中,他是否曾回望过他低微的出身,是否想过他身后的功名!
每每想到崇信禅师在澧州龙潭寺心静如水又虔诚坚定地走完了他在尘世的一生,感叹这是怎样至纯至善,摒弃功名利禄的人生!
龙潭寺虽已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而崇信禅师则留在了历史的典籍里,留在无数后人的追忆与敬仰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9 13:51: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师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9 16:25: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段传说,有板有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9 16:25: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9 19: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9 20:11: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9 21: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9 22:15: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就听说澧县的龙潭寺,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澧县人却无缘一见,只在热闹的德隆街后面临近桃花滩宾馆的一片水塘边,看到一块石头上面刻着的“龙潭遗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9 22:16: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潭寺虽已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而崇信禅师则留在了历史的典籍里,留在无数后人的追忆与敬仰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9 22:16: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先生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15:39 , Processed in 0.03811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