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84|回复: 10

第一章 祖辈和传人(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4 22: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日月星辰 于 2016-3-16 21:12 编辑

       我父亲是一位忠厚、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不善言谈,克勤克俭,为人淳朴敦厚,勤劳善良,劳累终身。父亲小时候只读了三年私塾,由于家境贫困,便辍学了。我母亲虽未读书,但她办事很精明,能说会道,家里的事情都由她做主,是个勤俭持家的人。我父、母一直劳动在农村,生活在农村,是农村最普通的农民,他们见证了封建、半封建的国民党统治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一个世纪的历史变迁,经历了无数次天灾人祸的考验,克服了常人和后人难以想象的苦难,支撑起了我们这个家庭,使我家不断走出贫困,到了我们这一代,才兴旺、发达起来。父、母集中了许多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善良、勤劳、朴实、节俭,识大体、顾大局、乐善好施......父、母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品德,勤俭持家和奉献精神,对我影响很大,是我做人的榜样。
      我父亲最大的特点是做事负责任。我在十多岁的时候,学校放春假(俗称插秧假),我随父亲夹眼堘(又称拉田堘,即做田间的土埂子),父亲站在水田里扶着木泥板,我站在田埂上拉木泥板,父亲将我从田里拉到田埂边的泥巴整理得很牢固。父亲对我说:“只有把泥巴在田埂上糊得结实,田埂才不会漏水。”我看了其他的农民做的眼堘,都不如我父亲做得好。在我成长过程中,父亲的言行让我明白了负责任的重要性。父亲在我家居住时,经常帮助家里做些家务事,如择菜、洗菜,他择的菜要洗三次,洗得干干净净,我们都十分放心。我有时在家下厨时,我择菜也十分细心,使家人吃得放心、高兴。梁启超说:“尽小责任,得小快乐;尽大责任,得大快乐。”我想,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也许很辛苦、麻烦,但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心里很踏实,很快乐。
       母亲是周家店镇瓦屋垱村(原为瓦屋垱乡余家庵村)人,外祖父余泽贵(我未见过其人)、外祖母丁春香(儿时见过几次面)生育一子三女,母亲是长女。由于外祖父、母家境较好,是中农成份,母亲从小就裹成了“小脚女人”,并跟外祖母学会了织布,这在当时是一门谋生的手艺。父、母亲结婚后一直过着传统的男耕女织的贫穷生活。
      我父、母一直住在“下岩潭嘴周家”。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国民党部队抓丁当兵进行抗日。1938年春,我父亲和叔叔周富生属“两丁抽一”,保长孙惠全要我父亲去国民党部队当兵,将他抓到石公桥乡公所,是母亲借钱和变卖家产用80块银元通过钟雪庭(系我祖父之姐的儿子,与我父亲是老表,钟的父亲国民党时期曾任安乡县警察局长、重庆纱厂主任等职,解放时被镇压)的关系将他赎回来的,才免除兵役。
       1944年农历3月底,保长孙惠全又要抽我父亲的壮丁,父、母得知消息后,决定逃荒,父亲用箩筐挑着哥哥训才与姐姐冬年和母亲离开“下岩潭嘴周家”,逃难到中河口镇受祜弓村7组(国民党时期系武陵县西湖乡受祜弓村第10保,“文化大革命”前为垸德岗大队,1971年与受祜弓大队合并)垦荒务农。搬迁到新地方,没有房子,租住在母亲同宗族的保长余兴仪的偏屋里,并租种余家的4亩田地,母亲织布,父、母仍过着男耕女织的贫苦生活。1949年解放时,我家才修建了茅屋3间,分得田地4亩。土地改革时,我家被划分为贫农。我父、母共生育5子2女,其中有2个哥哥、1个弟弟、1个妹妹因病治疗无效童年夭折。         
       新中国成立后,我父、母一直住在中河口镇受祜弓村第7组。母亲除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外,兼做织布副业,全大队只两、三个人会织布这门手艺。那时每户农家都用棉花纺纱,我母亲再将农民所纺纱线收集起来,用自己的手艺织成布匹,俗称“家织布”或“土布”。织布所收的工钱,每月给生产队交副业款,副业款折成工分,抵作劳动日,直到我去当兵前夕,我母亲才没有织布了。父亲除1958年被公社派到长沙务工1年,1965年到原垸德岗大队榨油坊2年外,均在生产队参加生产劳动。父亲甩得一手好“撒网”,经常用手网在农闲时到沟、渠去打鱼,他的手网甩得又圆又准,经常鱼获丰收。我3次探亲返部队时,我都带了很多油炸鱼到部队,就是父亲的“战利品”,那时生活水平不高,油炸鱼算高档的奢侈品  
       由于父亲忠厚、老实,家里又贫穷,我家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地位,是属于“弱势”群体。虽说新社会人民当家作主,但父亲常受“强势”群体人员的欺负,在这种时候,都是由我母亲出面对局,把我父亲解脱出来。我母亲性格刚强,加之我母亲在余姓人(本组余姓比较多)宗族中派行(字辈)比较大,比较受人尊重,辈分小的人都称母亲为“姑太太”,称我父亲则为“姑老倌”。
       记得1960年春天春耕时,父亲的右脚板被田里的蚌壳划了一条很深的口子,派工时,生产队队长余仁甫(已病逝)安排我父亲背车水的水车箱。余仁甫走后,社员贺顺枝看我父亲脚伤不能背,就代替父亲背了水车箱。有人将此情况反映给生产队长余仁甫,余仁甫又反映给原团结大队副支书余念之(后任原垸德岗大队支部书记多年,2006年农历三月二十六日病逝),说我父亲不服从领导安排,晚上,副支书余念之、生产队长余仁甫要开我父亲和另外一些社员的斗争会。晚上,我父亲穿了棉衣,准备接受“浪汤丸”,防止摔伤。“浪汤丸”是大跃进时期的产物,二、三十个年轻力壮的社员围成一个大圆圈形成人墙,被斗争的人被围在人墙中间,由主持斗争会的负责人或由一些积极社员向被斗争的人提出问题,如果被斗争的人不老实交待问题或回答问题不积极,社员就要动手推搡被斗争的人,你一推,我一搡,被斗争的人在人墙中站立不稳而任人推搡,象碗里的汤丸一样荡浪而站立不稳甚至倒在地上。我母亲、姐姐及我都到了斗争会现场,母亲、姐姐和我都急哭了。父亲是第二个上场的:父亲被围在人群中间,余仁甫问我父亲:你为什么不服从领导排工?你不背水车箱为什么要别人帮你背?父亲痛苦着脸,说不出话来,也不敢答话。我母亲急了,在场外大声地说:“他怎么背得了呢?他的脚被蚌壳划了那么大一条伤口!”有社员说:看脚是不是有伤口?我父亲听说后慢慢脱掉用布裹着的鞋子,伤口的红肉露了出来,血水也跟着流了出来。社员们看了以后同情了,于心不忍,就没有动手推搡我父亲,免受了一场皮肉之苦!余念之看到反映的情况有出入,就宣布不斗争我父亲了。父亲过关后,接着又斗争其他的社员,我只听到社员们的吆喝声,推搡声,被斗争人的倒地声和哭喊声连成一片......我惊恐万状,很害怕......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①的时代,那时候人斗人,人身是多么地没有自由,是多么地残酷无情啊!
       1964年10月,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我家是贫农,又没有“当权派”,故工作队队长胡丕林(澧县组织部干部)及队员周天艳(津市市白衣镇干部)等3人住在我家,我母亲当选为生产队贫协组长。那时生产队处理重大事情都要经贫协组长同意,并盖贫协小组的章子才能有效。我家可热闹了,一些“四不清”干部经常被胡队长传到我家开会,说明“四不清”问题。至此,我家才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我母亲虽只是生产队的贫协组长,但她仍出面保护了一批基层干部,受到基层干部和社员们的尊重。
       注:
       ①毛泽东主席语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06: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母亲是贫协组长,你也成了生产队高干子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07: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贫协组长是解放前受压迫受剥削的穷苦人,贫协组长伟大,是真正的老实农民!我的父亲给地主做了11年长工,被抓7次壮丁,最后一次从广东省四非县逃跑回家,步行35天才回到家中......从斗地主分田地开始,我父亲一直就是贫协组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08: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6 21: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先金 发表于 2016-3-15 06:48
因母亲是贫协组长,你也成了生产队高干子弟

谢谢褒奖!毛会长见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6 21: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6-3-15 07:15
贫协组长是解放前受压迫受剥削的穷苦人,贫协组长伟大,是真正的老实农民!我的父亲给地主做了11年长工, ...

谢谢光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6 21: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光临!老了,写写回忆录,留给子女作纪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7 21: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忆录是传家之作,把前辈的文字留给后人比留给后人人民币更值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8 23: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胜一代,草鞋变皮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9 20: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母亲虽只是生产队的贫协组长,但她仍出面保护了一批基层干部,受到基层干部和社员们的尊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02:30 , Processed in 0.06069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