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863|回复: 35

土地巷之应时变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2 12: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新泉 于 2022-4-30 11:09 编辑

       那时,陬市镇有上洲、下洲、上街、下街、解放街、硚港六个居委会,五个居委会没有巷子,只有上街居委会有。上街居委会有三条古老的巷子:土地巷、卢家巷、姚家巷。最出名的,莫过土地巷。
       上街脑向下走100多米后,便是土地巷。再向下走100多米有卢家巷,又向下走100多米有姚家巷。接着向下就是官码头了,官码头居街之中,有巷子作用而无巷子名称,上街的范围到此为止。官码头向下就是下街了。下街没有巷子,下街只有酷似巷子的大码头、兴街口、和平马路、孔家河渡口这些进出街道不称为巷子的地方。一条直街,两个居委会。其他居委会地点各异,不是本文内容,不提。

       东西走向的街道,南北走向的巷子。      往往有人讲中街,实际是讲的官码头,讲的剧院伸到沅水码头的那条横路。官码头路左居民,是上街的,官码头路右居民,是下街的。自古至今暂无中街居委会这么一个行政机构。
      
       沿街下行,有大码头,兴街口,和平马路,孔家河渡口这些布局合理通达各地的分流处,但不是巷子。
       上街的三条巷子,卢家巷,姚家巷更像巷子。长短可观,宽,都不足两米。巷子两边都是青砖的高大的没有门窗的采光靠天井出门走前面的封火筒子屋。这两条窄窄的巷子,行人安全、夏天乘凉亦再好不过。而土地巷却不具备夏天乘凉的功能,有四米多宽,高大建筑封火筒子也少有,太阳照射时间长。民居板壁的平房为多,且民居大门是向巷而开。勉为其难被人称巷,人们习惯叫土地巷。可能觉得它不缺巷的长度和两边有屋的缘故吧。
       土地巷跟街道没有两样,却又不是街道,没有商铺开在这里。商铺是后来八十年代才有的。尽管土地巷不咋地,可是有如雷贯耳的名胜古迹正乙宫和土地庙。
       正乙宫和土地庙是香客如云的地方,是土地巷的骄傲。正乙宫的钟声,天天定时悠悠播送沅水两岸,与西禅寺的钟声南北遥相呼应。
       土地庙比正乙宫还建造早。土地巷因土地庙而得名,土地庙自有敬土地菩萨的人群过往……
       土地巷不仅有这两个古迹,青石梯级码头也非同小可,和官码头如出一辙,气势恢宏,坚固长久。落雨不像其他码头粘泥打滑,可放心行走不沾泥水的。
       土地巷码头,文天祥后裔从对岸上游文家河码头过渡沅水来这里起坡的行人多,各姓人等挑担穿越巷子到上街脑(猪院子)前面卖菜卖农产品的人特别多。还有沿河的排古佬,也是从土地巷、卢家巷、官码头、孔家河起坡上街喝茶、或去买卢家巷旁边“徳大”的桂花糖、云片糕之类东西,带回去给家人享用。那些戴麻阳斗笠的大量排古佬长年不断从土地巷等码头出入,一直到80年代木材全部走了铁路才没有这些外来客了。另有风景是许多鹭鸶船从土地巷码头下河于这里至鹭鸶洲地段大面积群体捕鱼。
       没有自来水的年代,居民的生活用水,是走这几条巷子下河挑的。去沅水木排上剥木皮,弄烧柴,是早饭后走的这些巷子;取水,却是水缸空了的晚饭后走的这些巷子下河。装满水缸,都很自觉。居委会还进行检查。
       土地巷,除了常走挑水弄柴的人,还是全镇居民解放以来至80年代去粮店买米的必经之地。粮店在土地巷右前方,走完巷子,走堤边100多米就到了粮店。天天有买米的人川流不息。粮食放开后,才不去粮店了。

       土地巷的土地庙在解放后破迷信时拆的。正乙宫没有拆,就汤下面成了解放街初级小学。600多小学生走这条巷子上学。那些巷子没有学校,只有这里有。正乙宫(解放街小学)在土地巷里左边。大门是原生态长条巨石砌成,一个整体又有左中右三个门的气势巍峨形成一体的牌楼,煞是可观。即使现在,也少见如此声威夺人的独特建筑。进门便是大操坪,操坪后是一长排木房,中间是老师集体办公室,两边是多个教室,一直伸向后面。两边都有走廊通后面教室和老师宿舍。
       正乙宫那口巨型吊钟,依然原地不动,派上用场为学校服务。矮个的陈教导主任,用一柄木槌敲上下课的钟声,当当当当……何等悦耳。
       到了80年代,解放街小学转到了郊区。古老的建筑拆除。如果不拆,正乙宫可做一旅游景点。搞一些道士在里面,肯定妙不可言。拆除后修了四层,这是当时镇上最高的大房子,修的草帽厂,其他屋当时哪能比肩。只有给沅水局木排打竹缆的类似瞭望哨的竹棚,才高于草帽厂。草帽厂做的不错,一位人称袁大头的当的厂长,草帽销路好,一车车的麦秸进来,一车车的草帽出厂……可惜后来一刀切,废了……厂房现在还在,已经破旧,无人购买,买家都要买没有建筑物的田地。只有一个人租了底下一间开了几桌麻将。
       草帽厂旁边,有人给立了一个土地座。不能称庙,宽不过四尺,深不过三尺,高不过七尺,远远不是当初的风貌了。
       土地巷变化始于七十年代中期,下放人员回镇作了一些加减,中间的过巷小河石板桥拆了,填土,流水走底下管道,屋多了一些。
       大变在八十年代, 80年代,卢家巷拆宽能跑车马,已经定型,姚家巷不复存在,成了医院组成部分,不过还是可以从医院出入贯通。只有土地巷的变化没有终止。
       那年土地巷突然摇身一变变成农贸街,两边搭建无数矮屋子,有了无数摊位,硬壳塑料大棚罩于上方,无论货主顾客,皆不淋雨,交易风雨无阻。买卖人蜂拥而至,各项物什应有尽有、无所不包……一直最热闹人头攒动农产品交易蔬菜交易最多的上街脑猪院子,让位于农贸街。上街脑猪院子做生意的转移到了农贸街。其他八干打不着的也向这方云集,抢先于新开的农贸街弄个门面。在官码头修单车生意还不错的罗宏抽转移到这里卖干货;无须门面唱戏的宫稀之在这里弄个门面卖衣服,边卖衣服边给剧团接洽演唱业务;摄像的郑麻子赶到这里弄了一个亮堂之处,后觉得不好,又转让出去,不亏反赚;供销社的汪至安的父母也来进入,卖供销社相同的货,烟酒及紧俏物质主打;杀黄鳝的蒯迟二一批人也落户这里搞起来……万千笔交易每天在这里成交……
       蒯迟二一批人是镇北土地岗的人,就在土地岗收罗所需。那里有个自然形成的蛇、蛙、鳝、鳅、龟、鳖活物交易市场……他们天未亮就带着收罗的鳝、蛙到了农贸街的土地巷。正好土地岗收来的货,土地巷卖。东西多抵不住吃客如云……开始几年他们杀的是两尺长的大黄鳝,后几年是一尺多长的中黄鳝,最后几年杀的是尺把长的比筷子粗不了多少的青色的几十条才有一斤的铁黄鳝。
       红火了十多年的土地巷农贸街于九十年代末拆除,毕竟太拥挤,有些阻碍交通,原来的商贩,找另外的地方经营去了。正好腾出来,来了自产自销者,文家河的一些老头老妈挑着自家的应季菜、果来卖,弄几个零用钱。
       这后来,两边修了楼房,巷子更加宽了,路边摊减少。修楼房的,有的自己开起了餐馆,有的租给别人开。这时,这里的大碗粉搞出了名堂,许多做工的慕名而来,特地早晨赶到这里吃大碗粉,堆头多,一碗能抵其他地方一碗半以上,卖的一碗的价钱。不提价,吃客多,生意可观。都要搞大碗粉的时候,没有维持几年,多半改行搞茶馆、麻将馆。现在粉馆只有两三家了,餐饮的也只有两三家了。到处高楼林立,到处有门面,生意比较难做了。
       生活的社会的剧目继续上演,土地巷依然是热闹地方,没有季节的区分,仍有买卖经营,更有喝茶的和休闲牌客。早晨,文家河的一些老头老妈挑着自家的应季菜、果……船上起坡,人流从堤上瀑布也似倾泄而下,挑担经土地巷到兴盛街、三角堰菜市场去卖。从里向外穿越 土地巷轻装上堤的,则是搞晨练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2 12:36: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贴欣赏  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12 13: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惠顾关注、欣赏点赞拙作、临帖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2 14:32: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佳帖,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2 14: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也算得老陬市了,对陬市的街巷了如指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2 14: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2 1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火了十多年的土地巷农贸街于九十年代末拆除,毕竟太拥挤,有些阻碍交通,原来的商贩,找另外的地方经营去了。正好腾出来,来了自产自销者,文家河的一些老头老妈挑着自家的应季菜、果来卖,弄几个零用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2 15: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不愧为是陬市通,为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2 16: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为您点赞!
613993159.jpg
26784051_1380790728372_mthum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2 17:36: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5 22:01 , Processed in 0.04356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