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傅启芳 于 2021-3-16 17:43 编辑
伟大的征程 中国共产党1921—1949年大事记(一)
(本资料摘自冯君实主编《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版。若有异处,以新编《中国共产党简史》记载为准。)
1921年 1月1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其中有常德津市人朱务善,—笔者注)派邓中夏等于长辛店机车厂创办劳动补习学校开学。袁玉冰等于南昌成立改造社(原名鄱阳湖社),出版《新江西季刊》。 4日沈雁冰、郑振铎等于北京组织文学研究会,出版《小说月报》(1921年1月10日出版)。 4月 13日沈玄庐、陈独秀等编辑的《劳动与妇女》于广州创刊(24日停刊)。 4月28日蔡和森等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四百余人至驻法使馆请愿示威,要求“吃饭权、工作权、求学权”。 5月1日长辛店铁路工人集会纪念“五一”劳动节,大会议决成立工人俱乐部。《新江西》季刊出版(1923年1月被停刊)。 6月14日广州万余机器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 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上海召开,31日在嘉兴南湖红船上闭幕,中国共产党成立。(194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自此,以7月1日为党的诞辰纪念日延续至今。—笔者注。) 7月 30日彭湃于广州组织劳动者同情会。 7月31日北京共产党组创办《工人周刊》出版。 8月1日区声白于《新青年》发表《讨论无政府主义》。 8月25日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在周恩来等领导下反对中法借款,发动拒款斗争。 本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于沪成立,创办机关报《劳动周刊》(1922年6月被迫停刊)。毛泽东于长沙船山学社办湖南自修大学(1923年11月被封闭)。 9月1日,中国共产党于上海创办人民出版社。 9月21日留法勤工俭学生一百二十余人在蔡和森、赵世炎、陈毅等领导下进驻里昂中法大学。 本月毛泽东到安源,深入矿井发动工人斗争。 11月23日,留法勤工俭学生蔡和森、陈毅等被法国政府遣送回国抵沪。 12月23日,孙中山在桂林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1922年 1月13日,湖南长沙第一纱厂两千余工人罢工。 1月1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报《先驱》于北京创刊(1923年8月15日停刊)。 1月16日,湖南劳工会领导人黄爱(常德市人,—笔者注)、庞人铨被捕,17日,被害于长沙浏阳门外。湖南《劳动周刊》被封闭。 1月20日,共产国际于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派王尽美、瞿秋白等参加。 1月本月,安源工人补习学校成立。 3月8日,香港海员罢工取得胜利。 3月20日,苏俄远东共和国驻华代表团副团长鲍罗廷抵京。 5月1日,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于广州召开,6日闭幕。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李立三任主任。《创造》季刊出版。 5月5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于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长沙召开纪念马克思诞辰一百零四周年大会,毛泽东发表《共产主义与中国》讲演。 5月14日,彭湃主办《赤心周刊》于海丰出版。 6月15日,中国共产党发表《第一次对时局的宣言》。 6月本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于巴黎开成立大会,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更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 7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上海召开,23日闭幕。大会制定了党的纲领,并发表了宣言。 7月18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于沪被封闭,不久迁北京,邓中夏任主任。 7月23日,汉阳铁厂八百余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反对当局解散工人俱乐部。 8月1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创办《少年》月刊出版。周恩来于第二期发表《共产主义与中国》一文。 8月12日,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协会成立。苏俄政府代表越飞率随员抵京。 8月16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制定《劳动法大纲》,号召全国工会开展劳动立法运动。 8月21日,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等十四团体宴请越飞。 8月24日,长辛店三千余工人在工人俱乐部领导下罢工取得胜利。 9月13日,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向导》周报于沪创刊(1927年7月18日停刊)。蔡和森于《向导》周报发表《统一、借债与国民党》一文。夜,安源路矿一万七千余工人在刘少奇、李立三等领导下举行大罢工。 10月6日,长沙四千余泥木等手工业工人在毛泽东领导下举行大罢工。 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发动群众,开展双十节“反对帝国主义大示威运动”。湖北省工团联合会于武汉成立,聘施洋为法律顾问。 10月23日,开滦五矿工人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下举行同盟罢工,11月16日复工。 11月1日,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成立,毛泽东任总干事,郭亮任副总干事。粤汉路总工会成立。 11月7日,北京、武汉、长沙等地群众集会庆祝十月革命节。 12月5日,湖南水口山铅锌矿三千余工人在蒋先云、谢怀德领导下罢工,胜利。 12月6日,张国焘于《向导》发表《知识阶级在政治上的地位及责任》一文。 12月15日,正太铁路石家庄机器厂两千余工人在中共北京党组织领导下罢工,27日胜利结束。
1923年 1月12日,共产国际提出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决议。汉口英美烟草公司工人罢工。 1月31日,蔡和森于《向导》周报发表《四派势力与和平统一》一文,批评孙中山《和平统一宣言》的妥协倾向。 2月7日,京汉路发生“二七惨案”,共产党员林祥谦英勇牺牲(1889—)。15日,施洋于武昌就义(1889—)。“二七罢工”失败。 4月25日,陈独秀于《向导》发表《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一文。 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五四纪念游行,捣毁教育总长彭允彝住宅,开展驱彭斗争。 6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会国代表大会于广州召开,20日闭幕。 6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新青年》季刊于广州出版(1926年7月停刊)。 7月1日,中国共产党创办《前锋》杂志于广州出版。 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第三次对时局宣言。 10月2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周刊于沪出版(1925年5月止)。 10月本月,鲍罗廷抵广州,孙中山聘为国民党特别顾问。 11月1日,中国共产党于上海创办上海书店。 12月1日,陈独秀于《前锋》发表《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一文。 12月本月,李大钊到广州,协助孙中山完成改组国民党和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准备工作。
1924年 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广州召开,共产党人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等出席大会。 1月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等被选为中央季员和候补执行委员。 3月8日,广州举行妇女大会,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 5月21日,北京军警对共产党人实行大逮捕。 9月10日,中国共产党发表第三次对时局宣言。 10月10日,中共广州地方委员会发表告广州市民书,号召群众坚决打击反革命派。左舜生、余家菊等人于上海创办《醒狮》周报出版,李璜发表《释国家主义》一文。 11月19日,中国共产党发表第四次对时局宣言,支持孙中山召开国民会议主张。 11月本月,邓中夏于《中国工人》发表《我们的力量》一文,阐述中国革命必须由工人阶级领导。 1925年 1月11日,中国共产党于上海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22日闭幕,并发表宣言。 2月7日,全国铁路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于郑州召开。大会议决恢复各地工会,巩固组织,赞助国民革命,参加国民会议。 3月15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孙中山之死告中国民众书》。 5月1日,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于广州开幕,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选林伟民为委员长,刘少奇为副委员长,7日闭幕。广东全省农民协会于广州开幕,成立全省农民会。 5月30日,上海发生“五州惨案”。学生两千余在公共租界讲演,英捕下令开枪射击群众,死十一人,重伤十余人。晚,中共中央决定将斗争扩大到各阶层,号召上海人民实行“三罢”,反抗帝国主义暴行。 6月1日,上海总工会成立,选李立三为委员长,刘华为副委员长,并发表罢工宣言。上海全市开始罢工、罢课、罢市,抗议帝国主义暴行。全国各地群众相继举行示威游行,声援沪案。 6月4日,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成立。瞿秋白主编的《热血日报》于上海出版。 9月19日,周恩来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 9月20日,中国济难会于上海成立,恽代英、郭沫若等为委员。 9月29日,广东政府组织东征军,蒋介石任总指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军党代表。10月1日,开始第二次东征。 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发表反奉战争宣言。 12月1日,毛泽东首次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 12月5日,《政治周报》于广州创刊,毛泽东任主编(1926年6月停刊)。 12月17日,上海总工会代委员长刘华被上海驻军杀害(1899—) 12月2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日本出兵中国发表告全国民众书。
说明:因篇幅太长,本人精力不及,不再续发了。很抱歉,请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