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99|回复: 8

安乡:忙时耕耘闲时咏 草根诗人的诗与远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6 10: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安乡转播 于 2021-3-17 09:52 编辑



在黄山头镇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仅弈棋写诗、聚会学习,共同讴歌生活的美好,还搜寻、采集田园生活的素材,用诗歌、楹联等方式歌颂当地的新变化、新气象,他们就是黄山头镇诗词协会的草根诗人们。


【现场音 唯有理想指方向,磨砺人生心境宽。】

黄山头镇诗协部分会员坐在一起吟诗、点评


  72岁的潘华举曾是界沟社区的一名贫困户,在社区干部及周边党员群众的帮助下,不仅生活上脱了贫,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诗友,实现了精神上的脱真贫。现在日子越过越好的他,时常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写诗词、写楹联等方式讴歌新时代,传递社会正能量。


  黄山头镇界沟社区居民潘华举 : “我(曾)是一个贫困户,一直以来,很多好心人帮助我,我的生活越来越好。现在,社区里有诗词协会,我就学着写诗,表达我的心声感谢他们。”


  黄山头镇诗词协会创建于2014年7月,成员主要是由退休干部、教师、农民及文学爱好者组成,协会创建之初只有8人,经过7年的发展壮大,现如今有诗友193人,编著有《中华黄山头诗集》、《情系黄山头》等9本诗集,出版刊物162期,创作形式包含了古体诗,现代诗、自由诗、词、楹联等。随着诗友增多,协会于2014年、2019年成立界沟社区、理兴垱社区分会,两个分会均拥有各自的诗刊《白家人》、《虎渡潺韵》。

陈金庭与诗友们一起读诗、赏诗、评诗


  现任协会会长的陈金庭曾做过基层干部、也当过农民,虽年过八旬,但激情澎湃。每次出刊后,他都会组织诗友们读诗、赏诗、评诗。


  黄山头镇诗词协会会长陈金庭:“因为我今年已经81了,我们诗词协会大部分都是6、70岁的了,中华诗词之乡这面红旗如何传承下去,这我是忧心忡忡。”


  对于协会的“基因”传承,陈金庭有着自己的妙招,他会不定期地请来有一定诗词功底的老师来给会员们上课,同时每个月的8号还会组织协会会员开展诗词学习,让他们相互交流、相互点评,共同进步。


  黄山头镇诗词协会会长陈金庭:“再一个就是让他们自己刻苦钻研,只听课不钻研也是不行的。大概这样一来呢,今年以后,明年我们的壮年班也就能把中华诗词之乡这面红旗扛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6 11: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山头人杰地灵!中华诗词之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6 20:3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27年的发展壮大?7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17 09: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舒中一 发表于 2021-3-16 20:31
经过27年的发展壮大?7年吧?

谢谢老师,笔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17 09: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冬竹 发表于 2021-3-16 11:59
黄山头人杰地灵!中华诗词之乡!!!

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0 21:25: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欣赏,学習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1 21:22: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4 17:05: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25 11: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山头上景,一步一诗情!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18:02 , Processed in 0.03557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