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30日本人现场手机拍摄
五四青年节之前,读党史回溯五四运动,再被震撼。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五四运动中,湖南常德人也是弄潮儿、急先锋。临澧县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读三年级的学生俞劲,他不仅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而且是火烧赵家楼的火种提供者,点火者。《中共常德地方史第一卷》载:“1919年5月4日,常德有俞劲等学生直接参加北京五四爱国运动,有许多在外学生就地投入声援五四运动的行列。”《常德地区志 人物志》载:“1919年5月4日,俞劲以北京学联代表身份,参与组织各校7000名学生齐集天安门,举行浩大的游行示威。队伍到达曹汝霖公馆时,他带领十余个身强体壮的同学冲进公馆,投入痛打卖国贼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的战斗。”
源自西南农大网站和澧县一中网站
在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的时候,在诸多纪念五四运动的文章中,凡与俞劲生平有关的地方都有纪念他的文章。2019年5月4日,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发表《伟大的五四运动 亲历的西农教授》,常德融媒播出《五四运动100周年 追忆常德“最牛”青年 》,株洲日报发表《百年前的“五四”,两位株洲人曾是急先锋》说株洲陈大榕与常德俞劲共同引火焚烧赵家楼院中书房。早在2013年,红网报道《明德中学110年教育成果博览揭开“火烧赵家楼”谜底》,明德中学以学生俞劲和陈大榕为火烧赵家楼点火者为荣。
有目击者称,俞劲是火烧赵家楼的点火人
1919年1月1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获胜的27个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了陆征祥、顾维钧等5位代表参加会议,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而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合约”上签字,激起各界人士的强烈义愤。5月4日下午二时,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以及工业、农业、医学、政法等十几所专科以上学校的3000余名学生,高呼“还我青岛”、“取消21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挠,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前,举行抗议集会,并火烧签订二十一条时的外交次长、卖国贼曹汝霖的家――赵家楼,发生了五四运动中的标志性事件。
2021年4月30日本人现场手机拍摄
有目击者称,俞劲正是火烧赵家楼的点火人。
俞劲(1895-1969),号慎初,湖南临澧县人。1916年北京高等师范理化部读书,毕业后,先后到湖南明德中学任教务主任、训育主任和代校长,后任河南洛阳、四川资中专员公署教育科长兼师范学校校长,湖南省教育厅中等教育科长,湖南省立第十四中学校长(临澧县一中前身)。1951年,受西北农学院校长辛树帜邀请,俞劲以化学专家身份讲授“普通化学”,编写有《普通化学》教材。1969年1月18日逝世,终年74岁。
为了详细了解102年前俞劲这位常德人惊天动地的爱国壮举,一个星期以来,我多次浏览网络、四次去国家图书馆,还走访了火烧赵家楼遗址。先后详细查阅了《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1日出版)、《百年中国记忆 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回忆五四运动》(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01月出版)、《中国二十世纪纪事本末 1900——1926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出版)、《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北京红色遗存》(编辑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陈大榕著《问政四十年》( 1987年8 月台北崇正印刷企业行印),以及人民网、中国共青团网等网站等有关五四运动特别是火烧赵家楼文章。
2021年4月27日手机拍摄于国家图书馆北区
由于五四运动那天赵家楼情况混乱,研究五四运动的资料也纷繁芜杂,到底是谁先动手烧了赵家楼,百年来一直扑朔迷离,说法不一,语焉不详。大多资料表明,匡互生虽然是学生游行的主要组织者,但点燃第一把火的是长沙明德学校的毕业生、当时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就读的俞劲、陈大榕。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是五四运动当天的骨干力量之一,当时的学生写过很多回忆文章记述“火烧赵家楼”的细节,从匡互生的破窗而入,到俞劲的点火烧房,记之甚详。特别是高师学生张石樵在《怀念五四壮士匡互生》中说得恳切:“亲眼看到北京高师一同学用煤油把房子点着了,我还添了一把火,赵家楼顿时火起。……至今仍有不少人误把匡互生说成是烧国贼的放火者,这应该加以更正,真正放火者为俞劲。我们不能为此而改写历史。” 北大中国文学系学生萧劳也曾写道:“我行至曹家门外,看见穿着长衫的两个学生,在身边取出一只洋铁偏壶,内装煤油,低声说‘放火’。然后进入四合院内北房,将地毯揭起,折叠在方桌上面,泼上煤油,便用火柴燃着,霎时浓烟冒起。我跟在他们后面,亲眼看见。大家认得他俩是北京高等师范的学生。”
匡互生只说“以泄一时的忿怒”,但没说谁点的火
而六十年代末,俞劲在《对火烧赵家楼的一点回忆》(见附录2)中却将点火荣誉送给匡互生:“”放火的人也就是那位跳窗户开大门的某君。当时队伍在大街游行的时候,我和某君同在队伍前面,他要我快跑去买盒火柴,我知道他不吸烟,干么要火柴?但立刻体会他要买火柴的意图,便迅速地离开队伍买了一盒给他,这盒火柴系然得到了妙用。”
但匡互生早在1925年写的《五四运动纪实》时,只提学生放火是“以泄一时的忿怒”,而没说火是谁点的。2021年4月25日手机拍摄与国家图书馆北区
匡互生,民主革命家,教育家。1915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是爱国学生运动领袖。他率先冲进赵家楼,火烧曹汝霖住宅,严惩国贼。是年夏毕业,回湖南长沙楚怡小学任教,1920年任湖南第一师范教务主任。期间曾与毛泽东、何叔衡一起参加湖南“驱张(敬尧)运动”,参加过毛泽东创办的“新民学会”。1924年2月受聘任春晖中学数学教员兼训育主任。对学生实行“感化教育”。1925年在上海创办立达中学(后改名立达学园),并创建“立达学会”,探求“生产教育”、“感化教育”,成绩卓著。1933年4月22日在上海病逝,终年42岁。
陈大榕说他与俞劲同学引火焚烧院中书房一幢
究竟谁点火?
五四运动二十年后的1977年,俞劲的同学陈大榕在所撰的《八十自述》(《问政四十年》)中称,自己和俞劲参与了火烧了赵家楼。他说,当游行的“大队进行至曹汝霖住宅时,湖南邵阳籍同学匡互生由后墙破窗而入。初为卫士所阻。匡君晓以大义,慷慨激昂,卫士为之感动,任其开启后门。大队一拥而入。余与俞劲同学引火焚烧院中书房一幢,情势为之扩大。北洋政府惧于事态之严重,南方政府之反对,全国学生之响应,舆论之抨击,遂不敢轻率承诺矣。”
此时陈大榕八十高龄,是若干亲历者、目击者回忆火烧赵家楼的最后一说,可谓一锤定音。
2021年4月30日本人现场手机拍摄
被京师警察厅扣留的俞劲写给母校明德中学的信的信封
陈大榕(1897年—1986年),字寿丞,株洲芦淞区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先后担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负责人、湘潭县县长、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等职。抗日战争国共合作时期,陈大榕任湖南省文化界抗敌后援会常务理事,他对株洲、湘潭的教育也多有贡献。1949年,陈大榕去台湾,后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委员,以敢于直谏闻名。他去世后,蒋经国题写了“謇谔扬休——寿丞委员千古”的题词。陈大榕虽然属于国民党官员,但亦堪称爱国人士。
笔者认为,俞劲是火烧赵家楼的点火者之一
笔者认为,俞劲点火是真实可信的。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北京革命史话》记载:“北京高师的学生们异常激愤,决心用实际行动进行反抗。学生领袖匡互生遂与国立八校湖南籍学生二三十人组成秘密小组,筹划行动。5月3日晚,在学校操场北角一间小屋里聚集了十几位工学会主要成员:匡互生、周予同、杨荃骏、俞劲、周为群等人,经过几番商讨,决定采用激烈的手段惩治卖国贼。”俞劲在《对火烧赵家楼的一点回忆》也有同样记载。 可见俞劲是5月3日晚秘密会议主张激烈行动的成员之一,有点火烧楼的动机。请愿途中俞劲应该买了两盒火柴,一盒给了匡互生,另一盒自己和陈大榕备用,匡互生在厅堂点火、俞劲和陈大榕在书房点火。俞劲为何回避自己点火行动,其原因众所周知。如果陈大榕八十岁的时侯,俞劲依然健在,他至少会默认他和陈大榕点火事实的。2021年4月29日手机拍摄于国家图书馆北区
总之,火烧赵家楼的这次行动,匡互生无疑应该记头功的,但俞劲、陈大榕不仅提供了火种,而且也点了火,是运动中的急先锋。湖湘子弟无疑是这场爱国运动的主力,担得起“敢为天下先”的重任。
《北京红色遗存》对赵家楼遗址的介绍的页面,此图片为上世纪八十年代
附录
俞劲1916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化部。在校期间,密切关注时局,赞同陈独秀的“救中国,只有赛先生和德先生”,胡适的“多谈问题,少谈主义,主张点滴的改良”的主张。在校期间,爱国主义思想点燃了俞劲的革命热情,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是青年社团国民杂志社成员,与同学一起组织“工学社”,出版《工学杂志》月刊。当选为师大学生代表后,参加学生联合会工作,结识了罗家伦、张国焘、刘清扬、夏秀峰等一批进步学生,从一个读死书的学生变成了一个社会活动家,培养了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想。
1919年5月3日晚,少年中国学会、爱国会、国民杂志社三个团体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饭厅旁的小屋召开“秘密小会”,俞劲与北京高师学生领袖匡互生、夏秀峰、易克嶷、熊梦飞等参加,匡互生被推举为负责人,组成秘密行动小组,准备5月4日采取行动。
5月4日下午,俞劲与3000余名北京学生一起,高呼“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参加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队伍向东交民巷使馆区进发后,遭到巡捕阻拦,转而冲向赵家楼胡同曹汝霖住宅,学生放火烧了曹汝霖公馆,在地窖中躲藏的驻日公使章宗祥跑了出来,义愤填膺的学生们你一拳,我一脚,把他打倒在地。
当晚,北大、北高师等院校32名学生被捕入狱。北京各界联合会迅即组织请愿团,要求保释学生。俞劲以北京高师学生代表身份参与其中,为营救同学而奔走呼号,并在一次请愿活动时被捕。
请愿活动之前,京师警察厅就派员侦查俞劲行踪,对其“密切关注”。不仅如此,警察厅还拦截了俞劲的信件,1919年8月1日,俞劲给湖南长沙明德中学《明德周刊》编辑写信,并投稿《国民自救》稿件。号召明德学子行动起来,声援北平的爱国行动。
俞劲在《国民自救》一文中,分析了“政府是‘无能力的’‘虚的’的理由,提出要实现国民自救,就应建立‘国民的组织’,切实永久抵制日货,筹设国民兴业银行,让更多的民众受教育。如若政府剥夺我们的权利,干涉我们的行动,就要采取‘平民运动’,组织罢市、罢工、罢学、抗税种种运动。”
五四运动发生时,我是北京高等师范理化部三年级的一个学生,我亲身参加了这个划时代的伟大运动,曾是高师参加北京联合会的代表之一。从五四开始经过六三,一直到各界联合会的种种活动:如请愿、游行、抵制日货、派代表赴各地活动等,整整地搞了一年。现将我的亲历,谨述一二。
关于五四运动的背景、起因、经过、意义等,已有许多人写了回忆录和纪念文章。我在这里只回忆五四运动的前夕以及五四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的一些情景。
当五四运动的前两天,少年中国学会、爱国会、国民杂志社三个团体的少数成员,大约二十余人(尽我的记忆所及,大都是湖南人和江西人,有匡日休、夏秀峰、易克嶷、熊梦飞等),在高工或北大理学院(现在想不起到底是哪一场所)开了一个秘密会议。与会者异常愤概,有主张暗杀卖国贼的,有主张实行暴动的。最后决定派人密查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行动,并准备五月四日那天采取行动。这是五四前夕秘密会议的大概。这一会议,可以说是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事件的准备战。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上午十时左右,各校学生约六七千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每人手执小旗,上面写着“打倒卖国贼,收回山东权利”等标语。大会决议先向各国公使馆游行示威,再向总统府请愿,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拒绝对巴黎和会签字。大会后,队伍向各国公使馆所在地东交民巷出发。队伍到达东交民巷口,被外国兵阻挡不准通过,据说是根据辛丑条约,中国人不能成群结队通过公使馆所在地。我们派代表向各国公使交涉达二三小时之久,终无结果。这时群情愤怒万分,又一再要求,最后只准通过大约二百公尺左右之远,由一个小胡同出来。队伍出了小胡同之后,依照大会决议,应向总统府去请愿;但走在队伍前面的人(有些是参加五四前夕秘密会议的),却有目的地引导队伍浩浩荡荡向赵家楼曹汝霖公馆走去。
队伍到达曹汝霖公馆,只见公馆大门紧闭,有数十名武装警察守卫着大门。学生队伍只好在大门外怒吼高叫“打倒卖国贼”的口号。但是如何能打进去?公馆大门的左右边,各有一个人多高的小窗户,这时突然有领队某君(参加五四前夕秘密会人员之一,湖南人,高师数理部学生,曾习武术,膂力过人),奋不顾身,纵步跳上右边小窗户,随即有好几个警察死死的拉住他的腿往下拽,领队的学生们看到后,有的就用尽力气去掰开警察的手,坚持不下。另有一部分人就痛哭流涕地向他们演说:卖国贼如何卖国,中国如何危险等,警察们终于被感动而放松了手。某君头向里面一望,内部还有数十名武装警察,正枪口对着他。接着某君向这些警察演说,警察大概也由于良心发现,不敢开枪,改变了瞄准的姿态。某君便不顾一切地跳下去,迅速而机警的把大门开了,于是大队学生蜂涌而入。
几千学生涌进了曹汝霖公馆之后,便分散到这个像“大观园”的公馆各个角落。于是每个角落都是一片喊打声、捣毁家具声。各处搜寻曹贼,不见踪影。忽而搜得一个人出来,有认识的人喊道:“这是章宗祥呵!”群众愤怒极了,于是你一拳,我一脚,把他打倒在地。正打得起劲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人,拼死命地保护着他。你打章的头,他用身体遮盖章的头;你打章的脚,他用身体遮盖章的脚,这样拼命保护章贼,却一言不发。有人认识的喊道:“这是个日本人,真奇怪得很呵!”大家恐怕闹出国际交涉来,把章宗祥打得一个半死,才让那个日人把他护送去了。等一会又搜到了曹汝霖的父亲和姨太太,大众不约而同的痛骂了一顿,骂他的父亲为什么养出这样一个卖国贼的儿子;对那位姨太太赏了两个耳光。院子内停着一辆小汽车,也把它捣毁了。大约到了天将黑的时候,忽然黑烟从后进房院升起,一会儿火势熊熊地蔓延了起来,我们广大的青年群众痛快淋漓地高呼口号而散。第二天才知道后面走得慢的同学,被捕了二十余人。
这场火究竟怎样起的?当时知道的人不太多。放火的人也就是那位跳窗户开大门的某君。当时队伍在大街游行的时候,我和某君同在队伍前面,他要我快跑去买盒火柴,我知道他不吸烟,干么要火柴?但立刻体会他要买火柴的意图,便迅速地离开队伍买了一盒给他,这盒火柴系然得到了妙用。
这就是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的情形。
3、《五四时期的三次请愿:为民请命云集总统府》
2009年04月24日 20:46 来源:北京青年报
第二次请愿时,总统府侦探企图混入请愿队伍中侦探情况,被维持秩序的童子军发现并扣留(节选)
在北京市档案馆保存的内容相对丰富的第二次请愿档案中,我们看到,当局在请愿活动前曾对一些重点分子进行跟踪,在请愿活动中派人进行捣乱,在代表请愿时故意刁难和拖延,意图迫害请愿代表。
俞劲是北京高等师范学生,五四运动爆发当天,他是参加游行和火烧曹宅的积极分子之一。作为北京学生联合会代表,在第二次请愿活动之前,俞劲就受到了京师警察厅的“密切关注”。档案中有一份8月12日京师警察厅派员侦查俞劲行踪的报告,报告中说:“经连日侦查,俞劲每日上午七点赴学校,十一点回寓以后轻不出门,所有往来者多系香炉营四条寄宿舍同人,并无外界人与之往来。”不仅如此,警察厅还拦截了他的信件,档案中就赫然存有俞劲8月1日写给湖南长沙明德学校《明德周刊》编辑的信及投稿《国民自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