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810|回复: 11

澧州美眉登台国家大剧院,琴歌音乐会《如梦令》秒变演唱会现场。中央电视台、北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10 13: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城头山视窗 于 2021-5-10 13:45 编辑


澧州美眉登台国家大剧院,琴歌音乐会《如梦令》秒变演唱会现场
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相继报道

QQ截图20210510133015.png
▲4月7日,央视音乐频道跟踪报道《琴歌•如梦令》

QQ截图20210510133114.png
▲北京电视台报道

微信图片_20210510131925.jpg

【人物简介】何怡:湖南澧县人,中国当代琴歌音乐家、女高音歌唱家、舞台剧演员。国家艺术基金南熏琴歌项目总负责人;国家大剧院艺术讲堂主讲人;中国古琴弦歌大会专家;元白杯全国古琴大赛评委。2012年她创建“何怡琴歌工作室”,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及美学,致力于琴歌的研究与传播,在北大、国家图书馆、国家大剧院、哈佛、荷兰莱顿大学等学术机构举办专题讲座;在研究之余,她同样重视古今文明的有机融合及中西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创编诠释了大量琴歌作品,推出了《南熏琴歌》《嵇康遇见舒伯特》《暗香•MOONLIGHT》《如梦令》等系列专场音乐会,在多个国家巡演,深受世界范围广大观众的喜爱,是当代中国琴歌艺术的领军人物。她的琴歌艺术获国家艺术基金、敦和基金会、非音未来-世界音乐扶持计划等机构资助。

微信图片_20210510131955.jpg

4月24日,国家大剧院台湖剧场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中国诗词琴歌原创情景音乐会《如梦令》。当代琴歌音乐家何怡与她的艺术家朋友们用融合了文学、音乐、戏剧等的多元艺术表现手法,向观众呈现出了一场古意高雅的视听盛宴。静悟琴歌韵,凝神细聆听……观众仿佛与梦相约,沉浸在琴歌曼妙的精神意境中。

微信图片_20210510132023.jpg

主演何怡与作曲家刘青、琴家林晨、箜篌演奏家吴琳、笛箫演奏家王华、打击乐演奏家郑瑀、青年笙演奏家霍佳雨是多年合作的音乐伙伴,他们呈现出的音乐令人沉醉。而导演李雄辉、舞蹈家朱晗、影像设计李东青、灯光设计李赫珂、声音技术总监李巍、音响设计李奇厚、历史顾问程义峰等各界艺术家的加入更是令演出充满惊喜。强大的主创阵容,令音乐会完美地融合音乐、文学、戏剧、以及现代声光电的舞台效果,充分地诠释了古意高雅的中国文化之美。

微信图片_20210510132057.jpg

琴歌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声与古琴的完美结合、也是诗词与音乐的圆满重逢。古人“无诗不歌”,诗词与音乐在一起才是圆满。何怡边弹、边演、边唱、边舞,把《声声慢-寻寻觅觅》《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酒狂-桃花庵歌》《客至》《诗经-击鼓》等这些经典古诗词呈现在舞台上,引导观众从“剧中人”的视角更直观地与历史共鸣。一念如梦,一奏空幽,一舞灵动,一曲沉醉,舞台上艺术家们彼此“琴瑟和鸣”,观众跟随着他们的演绎心灵共振。琴歌的古韵萦绕在大剧院的空气中,那种或豪放、或婉约、或悠闲、或寂寥的情景,弹指转瞬变幻。待一曲终了,全场听众则报以热烈掌声,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微信图片_20210510132155.jpg

文字工作者“60后”的卿先生,陪音乐爱好者的妻子一同来到现场,他说:“整个现场的效果远远超出他的预期,演出传承着中国诗词歌赋的悠久文化,何怡及其团队的演出意境灵动,构思精妙。”卿先生的爱人补充到:“本次琴歌音乐会令人眼前一亮,这区别与之前她看过的很多音乐表演。不过目前观众了解程度还不够,说明推广还不足,我很期待更多普及化的琴歌演出。”

微信图片_20210510132253.jpg

“80后”陈女士是一名专业音乐从业者,对本场演出赞赏有加。她说:“从专业角度出发,我认为如此富有中国文化底蕴的琴歌表演,何怡和艺术家们的舞台表现绝佳。值得学习及借鉴。琴歌既保留了人琴合一、琴箫和鸣的传统古韵,独特的舞台效果又给我们带来了精彩交织的视觉享受。”

微信图片_20210510132319.jpg

90后的公务员小李则说:“平常工作繁忙,通过观看演出寻找到了放松的机会,《如梦令》音乐演出取材自宋代才女李清照,这是我欣赏的一位文人。何怡的表演轻吟浅唱,仿佛把时光拉回到了历史的长河中。何怡那曼妙绝伦的歌声,令人沉醉。配合整场的舞台音乐、画面的效果,观看的体验真的非常棒。”

微信图片_20210510132351.jpg

5年级小学生卢同学说:“我从小也非常喜欢音乐和乐器,今天看了《如梦令》的演出以后,让我更加有了追逐音乐梦想的动力。在传统文化里加入了戏剧和舞蹈,这样的艺术形式,我非常的喜欢。”

微信图片_20210510132411.jpg

一位带着孩子来观看的母亲则说:“整个舞台的画面特别和美,人声、古琴、笛、箫、埙、笙、大鼓交相辉映下,琴歌的表演独具中国文化韵味,但又非常新颖。希望琴歌可以在世界上传播得更广。”

微信图片_20210510132441.jpg

赢得如此多观众好评,能够呈现出如此精彩的演出,可以说是凝结了艺术家及主创团队心血。谈及艺术创作,作曲家刘青认为《如梦令》的创作正是当代音乐家对传统的一次全新解读,用音乐在今日与昔日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在导演李雄辉的眼中,琴歌这种或浅吟低唱、或自在狂放的感觉正是中国音乐剧发展的一个方向。何怡说:“《如梦令》音乐会,源于我与音乐家伙伴们对李清照及中国音乐理解的默契,而最终舞台上的每个高光时刻,背后都是我们主创团队熬过的无数次夜,每个音符和画面都凝聚着我们的精神与情感。”她也坚信,继续弘扬和推广琴歌艺术,将会是她的艺术使命。

微信图片_20210510132508.jpg

这是中国诗词琴歌原创情景音乐会《如梦令》的首场演出。琴歌即抚琴而歌,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但随着时间流逝,很多古谱已经不知如何演唱。在这场音乐会上,琴歌音乐家何怡把12首琴歌作品用剧情串联,综合音乐、诗歌、演唱等多种形式,带来一场唯美的演出。

微信图片_20210510132536.jpg

早先,这场音乐会开票时就很快售罄,临近演出前几天,不少爱乐者的群里,还有观众询问是否有人转票。如今,《如梦令》首演落幕,现场观众还舍不得离开,等着何怡和音乐家们返场、谢幕。“大家把手机灯亮起来,和我们一起唱琴歌好不好?”在导演李雄辉的号召下,观众们纷纷举起手机,剧场瞬间变身演唱会现场,音乐家们带着观众一起唱着《诗经》里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唱着唱着,音乐家们转过身,背对着观众,举起手机,在观众席“灯海”的背景下,来了张与观众的同框大合影。

微信图片_20210510133347.jpg

目前,很多古琴曲还没从古谱转化成演奏形式,琴歌表演也不多见。何怡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学过民族声乐,也学过西方美声唱法,还曾出国演唱歌剧。但她发现,用西方声乐方法演唱与古琴音色不搭,便花了大量时间钻研琴歌演唱,借鉴了戏曲、曲艺、吟诵、流行歌曲等多种演唱方法,才找到了合适的演唱方法。“在古代,琴歌是文人音乐的范畴,很多古诗词都是可以唱的,也可以说琴歌是古诗词的原来样貌。”何怡说,她钻研并进行琴歌表演,就是希望传统音乐能与时代相呼应。

帷幕拉启,一位婉若游龙的美人和一位鹤颜白发的智者出场。伴随着古琴悠扬,说唱人悲戚的解说之后,一股沉郁凄婉的气氛扑面而来,空寂的舞台,给我们带来的是视觉上的“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之感。

微信图片_20210510133721.jpg

一词一世界,一歌一胜景。浅斟低唱,古琴、笛声和笙乐环绕其间,弹出声声寒蝉凄切,始终紧扣悲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何怡运用凄清的歌声,灵动自如地与李清照进行交感对话,从而将自我放纵的舞台换位、兀立于天地之间。

荡气回肠的气场,通过琴歌的方式展示词文行走的“欲说还休”之美,更构成了琴歌内在古韵的律动之美,犹如秋雨撒落泥土,又犹如飞鸟孤鸣于森林。

微信图片_20210510132122.jpg

何怡《琴歌•如梦令》琴歌情怀,透过这首琴歌体现出来的徘徊低迷、婉转凄楚,还有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的怡然自得、《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思念丈夫和《凤凰台上忆吹箫》中的绵绵思念;宋代姜夔《暗香·旧时月色》中的情思绵邈;汉代司马相如《凤求凰》中的倾慕追求;明代唐寅《酒狂·桃花庵歌》中魏晋时期的豪放情绪;唐代杜甫《客至》中的好客豪情;王维等《阳关三叠》中的送别名词,以及诗经中《维清》中的祭祀乐舞……更不用说击鼓而起的“诗经·击鼓”,那是怎样的豪迈?!

这场演出由12首组成,6首传统,6首新作,分别以古词、声乐和器乐的融合形式呈现,完全是将古词、古琴、笙、箜篌、笛、箫、埙、打击乐与全息舞美、蒙太奇、戏曲装饰音、歌剧、歌舞剧、说唱、韵白和民歌等所有元素像干柴一般叠加在一起的圣火涅槃而出的新型琴歌,至始至终都充满了抚琴而歌的艺术立体感,畅汗淋漓,激情飞扬。

微信图片_20210510133743.jpg

何怡《琴歌•如梦令》就是这样在重新挪用这些古代文化意象的同时,加入了许多自己的全新诠释,熨畅音韵,弹琴而歌,从而使响彻云霄的琴歌气韵,穿越悠远的岁月,无拘无束地在这场琴歌盛宴中情生笔落,恣肆漫漶。

何怡《琴歌•如梦令》精准地锁定汉文化城堡,试图在琴歌的王国中孕育出中国人典雅的生活态度,开出最灿烂的汉文化花朵。时光倒退千余年,我们也能像前辈词人一样,悲凉作陪、狂饮而舞,快乐作伴、抚琴而歌,灵魂的每一个细微声息、姿势、呼吸、禀赋,都以一种千年的抚琴而歌醉态呈现出来。这样的典雅文人音乐气质,才是中华民族最纯正、最纯净的人文世界,也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诗一般的生活栖息状态。

微信图片_20210510132224.jpg

在一个多小时的琴歌演出中,观众既感受到了每首歌的妙不可言、却又感受到一点也不过瘾,由于没有字幕,彷佛明白词意与琴声的关联,却又不肯定完全明白。可以说,何怡《琴歌•如梦令》就是“中华民族最纯正、最纯净的人文世界”。它让心灵蕴藉,安静犹如一片竹林。原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琴歌、诗词和远方的物宝天华。(综合自北京日报客户端、文化产业的文硕视野等)

▲关注”城头山视窗“公众号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10 14: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佳贴欣赏,美拍,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10 14: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佳贴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0 15: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应运 发表于 2021-5-10 14:55
佳贴欣赏,美拍,为你点赞!

请上坐,看香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10 15: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佳贴欣赏,美拍,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10 17: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0 18: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于乾松 发表于 2021-5-10 15:31
佳贴欣赏,美拍,为你点赞!

谢于老师给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0 18: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开均 发表于 2021-5-10 17:12
欣赏老师佳作!为您点赞!

谢史老师的光临与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11 20:47: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2 10: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主持与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14:44 , Processed in 0.04157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