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43|回复: 19

一小时见面,一辈子怀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23 22: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1-5-24 21:17 编辑

一小时相见,一辈子怀念
湖南省石门县博物馆退休干部  龙西斌
223614m6vjjj2ktkt0y3nj.jpg
      5月22日下午1时零7分,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袁隆平先生走完了91年的辉煌人生。我在手机微信中惊悉噩耗,急忙冒雨赶到设在县文庙内的“石门茶博馆”。在院士亲笔题写的“湖南石门茶博馆”匾牌下,我肃然点起三柱香虔诚地鞠躬。随着袅绕的清香,我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回到了2017年1月18日上午那个与袁隆平院士零距离接触的幸福时刻
    2016年,为了让我们石门县赶上“宜红古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最后一班车,我牵头与县文物局和县博物馆的同志们一起通过文物普查,发现了大量茶马古道文物古迹,并征集到了茶箱、茶袋、茶鞍等文物7000余件,然后着手分别在县文庙和壶瓶山筹办“茶博馆”和“红茶坊博物馆”,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源远流长的石门茶道历史,助推石门茶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也为“万里茶道申遗”考察组领导和专家认可石门的宜红茶和古茶道,提供最具说服力的考察现场。
223640pwleebelggygyiqa.jpg
[size=21.3333px]     两馆的陈列工作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馆名的题写,成为画龙点睛之笔。经过几番讨论,我提出的请袁隆平院士题写馆名的建议,最终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
然而提议容易实施难。我提出的建议被采纳后,由谁去落实呢?袁院士是世界级大师,有谁能联系上他?再说,他日理万机,有空为我们一个小县题字吗?
    挠破头皮,我突然想起了一位老领导——张孝岳。他曾在我们石门县任过副县长,后一路顺风,担任过省农业科学院办公室主任、研究员,现任省人民政府参事。我想,他一定与袁隆平院士有密切交往。想到这里,我立即拨通了他的电话。孝岳参事爽快答应。
    不料,此后一段时间却迟迟没有消息。我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后来才知道,那段时间,袁院士忙得脚没沾地,刚从内蒙古研讨盐碱地种植水稻的课题回到长沙,又立马去了海南考察热带水稻种植,已87岁高龄的袁院士,为了让人民吃饱饭,还亲自下稻田实地研究,实在令人钦佩和感动。
223723twpcdu2412wnxddy.jpg

     令人兴奋的消息终于于2017年1月16日传来。孝岳参事在电话中对我说:18号上午9点,袁隆平院士将在他的研究所办公室给你们题写馆名,请做好准备!
    我立即将这一情况向有关领导做了汇报。当时县分管茶叶的领导漆渫颖决定派县农业局茶叶办主任马进福、我和县文物局、县博物馆的谭柯亮、马宏两位正当盛年的领导前往长沙办理此事。临行时,漆渫颖主任还专门叮嘱我,要我见机行事,尽量争取一举成功。
223916w0il7ici55pvcsr1.jpg 223840klocsjofkn5f81jj.jpg
    1月18日,那真是个“要发发”的好日子,更是让我终生铭记的日子。上午9点,我们如约来到了袁院士的“杂交水稻中心”办公室。没想到,日理万机的袁隆平院士居然已经和秘书在那里等候着我们。
        由于此前孝岳参事给过“袁隆平院士非常忙,少说闲话,抓紧时间”的叮嘱,见面后,我便按马进福主任的要求,抓紧时间开门见山,“下田就割谷”。没想到,袁院士听完我的简短汇报后,竟饶有兴致、如数家珍般和我们谈起了石门的茶叶,他还说,石门的茶叶多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因此品质自然不错。情况之熟悉,谈话之热情,令让我们大吃一惊兼而受宠若惊。
    少倾,秘书已将纸笔摆好。这时,袁院士谦虚地说:“我不是学文科的,字写得不咋地,请不要见怪哟!”我连说“哪里哪里,求之不得!”袁院士笑了笑后,“湖南石门茶博馆”七个大字很快跃然纸上。字如其人,苍劲有力,刚直不阿。
    “好了,袁院士很忙,就这样吧!”袁院士刚搁笔,秘书就发话示意结束这次会见。我急忙向袁院士请求:“袁院士,能不能还麻烦您,再帮我们壶瓶山写个‘中国红茶博物馆’?”秘书正打算上前阻止,但袁院士却欣然同意,并说:“壶瓶山泰和合宜红茶很出名的,解放前就销往英国、俄罗斯等国,还有东山峰农场的云雾茶也很出名的,那都是一个产茶区,所以,我一定按你的要求写!”
223949u9qqduruq6p9wmrm.jpg
    此前,我和袁院士缘见一面,没想到这次初相会,他却一见如故,谈笑风生。原定的半小时,竟延长到了一个多小时。现在回想起来,这一个小时,对我来说,实在是太珍贵。正因如此,他那干瘦但充满活力的体魄,不大却尽显慈善的眸子,不粗却苍劲有力的墨宝,居高而平易近人的品格,从此便深深镌刻在了我的记忆之中。
    昔日公题墨宝笑谈声声犹在耳,今朝饭溢清香温馨缕缕倍思君。含泪追忆,如今斯人已逝,但禾下乘凉一梦去,海内丰谷万世存。袁院士在留给我们不尽哀思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不尽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几天,悼念袁院士的文章、图片和视频铺天盖地,“我看到有位爷爷他走了,他带着草帽,还朝我笑,问我吃饱了吗?”“碗中的米饭一粒不剩,这是对袁院士最大的敬意。”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地球上所有人对袁院士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深切的怀念。
     敬爱的袁院士,请让我在此向您汇报:您非常关注和支持的石门参与“万里茶道申世界遗产”的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县文旅广体局主要领导的积极运作下,如今已初见成效,我们石门县的壶瓶山镇茶号建筑群、水南渡古茶道、夹山寺三处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我们石门人民、以及湘鄂两省宜红茶区的所有茶农,将永远感谢您,永远怀念您,愿您一路走好!
                                                                                                          2021年5月23日
   
163827v4g2b66bpmgqb0p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3 22: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昔日公题墨宝笑谈声声犹在耳,今朝饭溢清香温馨缕缕倍思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4 00:59: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至高务实为地方的特色历史传承做了了不起的工作的您有幸与袁老近距离接触完成了使命袁老的精神永垂不朽!为您的佳文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4 06: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分享精彩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4 06: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禾下乘凉一梦去,海内丰谷万世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4 08: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4 08: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珍贵的回忆!愿袁院士一路走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4 15: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5 11: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掉了一粒饭在地上,我爸爸躬身捡起,放在嘴里,这是充满了多么伤感乡愁的记忆啊!与俯身田头,身着白衬衣,手捧稻穗的镜头相比较,后者真的让人温暖踏实,仓满无忧的感觉真好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5 11:23: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月18日,那真是个“要发发”的好日子,更是让我终生铭记的日子。上午9点,我们如约来到了袁院士的“杂交水稻中心”办公室。没想到,日理万机的袁隆平院士居然已经和秘书在那里等候着我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08:17 , Processed in 0.03933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