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日月星辰 于 2021-5-25 10:34 编辑
编者按:最近,鼎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为了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学党史、颂党恩活动,组织编辑了《鼎城红色故事(中小学版)》(暂定名),现正在修改中。为了更好的编好这本中小学读本,征得区关工委几位领导的同意,在今年七月出版之前,先在《正扬网》发表第二部分“红色人物”,再发表第一部分“红色历史”、第三部分“红色故事”。恳请各位网友提供新资料或提出修改意见。
前 言 鼎城区,原名常德县(1988年常德地区更名为常德市时将县改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滨。在1922年—1949年那个峰火连天的革命年代,今鼎城区、武陵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桃源县的盘塘镇、安乡县的陈家嘴镇同属常德县。这里,地处南北交通要冲,自古以来就是湘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素有“湘西门户”之称。 鼎城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早在辛亥革命前后,这里就是湘西北30余县俊杰英才汇聚之地。在党的创建时期,这里诞生了湘西北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第一个团组织一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第一个党组织—一中共常德支部。大革命时期,在中共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直接领导下,这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运动的高潮,成为湘西北革命的摇篮和策源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反革命“敬日事变”使常德的党团组织和进步团体遭到毁灭性破坏。但是,常德人民先后在中共常德县委、中共湘西特委(兼常德县委)领导下,没有被敌人的白色恐怖所吓倒,积极开展了反“清乡”、“秋收暴动”、“年关暴动”等一系列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英勇斗争,为湘鄂西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常德人民在中共常德特别支部、中共常德中心县委等领导下,组建多个抗日救亡团体,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当日军入侵常德时,常德军民浴血奋战保卫家乡,以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一曲民族正气歌。 解放战争时期,常德人民在中共湘西工委、中共常德区工委等领导下,积极开展统战策反工作,瓦解反动势力,全力保护城市设施,为迎接常德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鼎城这块土地上,留下了贺龙、粟裕、肖克、滕代远、廖汉生、王首道、帅孟奇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在这里,诞生了开国将军潘振武。在这里,留下了刘泽远、陈昌厚、戴修文、徐炳初、廖顺之、陈敏、胡业本、冯冠雄等革命先烈的忠骨英魂。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在鼎城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曲充满热泪与热血的英雄史诗,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重要内涵的鼎城红色精神。 为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激励青少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最近,我们从《中国共产党鼎城区历史》、《武陵英烈传》、《常德市鼎城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红色鼎城》等相关书刊资料中筛选整理、编辑岀版了《鼎城区红色故事(中小学版)》一书。该书收录了原常德县共产党的创建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红色历史事件、红色人物和红色故事,同时还收录了一些红色地标。这些故事展现了革命先烈祟高的奉献精神,描绘了一幅幅鼎城红色历史画卷。希望全区中小学生能够熟悉鼎城的红色历史,继承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珍惜朝气蓬勃的美好年华,努力学习,增长知识,增强本领,将来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由于资料收集的有限,加上时间仓促,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常德市鼎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二 ○ 二 一 年 五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