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00|回复: 6

访伟人故里 寻红色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28 10: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访伟人故里    寻红色记忆
汉寿县网宣协会 陈焕宁



        激情5月,新绿盈野。2021年5月16日,县网宣协会组织到林伯渠、丁玲故居瞻仰学习。
        首先我们参观林伯渠故居。林伯渠故居坐落在山清水秀、人 杰地灵的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1986年,临澧县按历史原貌重新修复林伯渠故居,并建立了纪念馆,邓小平亲笔题写了“林伯渠同志故居”金字红匾。2006年,临澧县为林伯渠立了铜像,并在2013年将林伯渠同志骨灰回迁故里。
       故居面积达500余亩的“三区三线”特色景区。三区;故居核心区、瞻仰纪念区、服务接待区;以牌楼、故居、铜像广场、治世亭、修身亭、林伯渠小道、游客接待中心、林家家园为主体的红色景点;林伯渠故居现已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我们参观林伯渠生平业绩陈列馆,听讲解员介绍:林伯渠于1886年3月出生在湖南临澧县凉水井林家大屋。他少年早慧,聪颖过人。尔后在父亲林鸿仪任教的私塾读书。
       1896年,林入道水书院就读。
       1902年,到西路师范就读。
       1904年,到东京就读。
       1905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
       1912年,第二次到日本求学,尔后回国。
       1917年,林任护法军总司令部参议。
       1920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
       1921年,林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1926年,出任第六军党代表。
       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
       1928年,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32年,林由苏联学成回国。
       1933年,任中央政府经济,财政部长。
       1934年,参加长征。
       1935年,抵达陕北,任财政部长,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等职。
       1937年,林常驻西安,任八路军驻陕党代表。
       1940年,林主要精力用于领导陕甘宁根据地建设。
       1944年,林与虎谋皮,领衔参与国共谈判。
       1945年,林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
       1949年10月1日,林主持开国大典。
       1957年至1959年,林到全国考察,调研,写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留有余地、力戒浮夸”等针砭时弊的重要论述。
       1959年,庐山会议,林公然为彭总说项,表现了共产党人不落井下石,敢于担当、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天下文人半湖湘,学富五车不张扬。开国大典‘牛’主持,功高日月诉辉煌。”
       1960年5月29日,林因病逝世于此京。万人公祭,少奇主席主祭,邓小平致悼词。
       白驹过隙,岁月如歌。直到今天,林伯渠的赤子情怀仍然感怀着一代代中华儿女,驱使我们努力学习,领悟这种为革命事业奉献的孺子牛精神,誓将革命先烈的红色基因永远继承并发扬光大。
      下午,我们驱车赶往丁玲故居。故居座落在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临澧县佘市桥镇蒋家村黑胡子冲。核心总面积50庙,总投资32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丁玲故居修缮、复原陈列和生平业绩陈列、早春园广场、停车场、创作基地、闯王桥、文化景观墙、绿化、亮化工程等。故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丁玲文学创作基地、常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内的“复原陈列”展现了丁玲家庭的生活、文化、家风等重要场景:“生平陈列”按丁玲人生历程分五个展部,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丁玲人生的多彩、磊落与传奇。

       目前,丁玲故居与“蒋氏文化民俗园”和“蒋氏宗祠”形成三大景点、构成“丁玲一日游”的精品线路,成为集文物保护,爱教基地、文旅融合于一休的文化名片。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原名蒋伟,字冰之,湖南人。现代女作家、散文家。1918年就读于桃源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预科。1919年转入长沙周南女子中学。1922年赴上海,曾在陈独秀、李达等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学习。
       她,曾经被毛泽东称赞为“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她,一生纠结于文学、爱情与政治。她是我国惟一获得过斯大林文学奖的女作家。
       丁玲在上海时期的前后经历,对她的思想发展与创作实践至关重要。向警予、瞿秋白、茅盾、冯雪峰等共产党人,是她先后认识的关键人物,受他们的影响,她参加了党组织,发生了思想质变,也在创作上获得丰收。
处女作《梦珂》于1923年发表。1928年其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完成,引起文坛的热烈反响。
      丁玲的“莎菲女士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这部极富女性主义色彩,引起众多争议的小说几乎陪伴她一生,使她成名、使她失意、使她靓丽、使她灰色、使她好评如潮、也使她谤言四起。
       文学、爱情和政治是丁玲一生的三个主题。她一生经历了四段“惊世骇俗”的感情。
       一段:投入真情胡也频;二段:无限遗憾与雪峰;三段:噩梦一场与冯达;四段:挚爱深沉与陈明。
      1942年,38岁的丁玲与25岁的陈明在人们的嘲讽和挖苦声中正式结婚。
      1955年,丁玲作为“丁玲反党集团”的主谋遭到批判。随即流放,尔后又投入秦城监狱,再流放。
      直到1979年平反为止,陈明一直陪伴着她,他们的爱情经受了最严酷的考验。
      1986年3月4日,为爱勇敢一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爱人的温暖中离开人世。“天下文人半是湘,专著一部获大奖。谁说女儿不如男,如椽大笔写辉煌。”
       参观丁玲故居,我们要学习丁玲同志飞蛾赴火、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发扬丁同志热爱人民,为人民写作的崇高品质;传承丁玲同志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博大胸怀;弘扬丁玲同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顽强斗志。牛马年,挽起袖子加油干,各行各业,力争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庆一百周年献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8 18:29: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習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8 21:06: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師佳作学習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9 12:27: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師佳作学習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31 09: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要学习丁玲同志飞蛾赴火、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发扬丁同志热爱人民,为人民写作的崇高品质;传承丁玲同志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博大胸怀;弘扬丁玲同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顽强斗志。牛马年,挽起袖子加油干,各行各业,力争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庆一百周年献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 21:01: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師佳作学習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17 12:2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你的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5-2 18:47 , Processed in 0.03424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