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脱贫攻坚好成果
握起乡村振兴接力棒
5月27日,临澧县自然资源局驻村工作队
再次来到刻木山乡岩龙村
和支村“两委”一道
就乡村振兴规划问计献策、共商良策。
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临澧县自然资源局作为后盾组长单位
将帮扶重担转移至乡村振兴的主战场
目前,乡村振兴帮扶
第一张工作清单已经形成
编制村庄规划
岩龙村位处官亭水库库区,属重点饮用水源保护区,在编制首版岩龙村村庄5年规划时,充分考虑山水相映的地域特点,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建设用地、村庄格局、路网管网,协调人文景观、资源优势等元素,形成了村庄建设适当聚集、依托林果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布局。
目前,配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正对规划初步成果作修改完善,走完法定程序后到2021年底实施。
绘就发展蓝图
岩龙村过去有“全国旅游扶贫示范村”“全省扶贫攻坚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头衔,也有举办“全县首届官亭湖脐橙文化节”的品牌。但岩龙村人多地少,周边矿区多,唯有脐橙是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量2万多吨,产量上去后却面临“控量、提质、促销、增收”的转型发展问题,“卖好橙子、护好环境”是最大村情。
正在制定的乡村振兴规划,应围绕“壮大脐橙产业、配套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抓好软件与硬件相结合、产业与文明相融合、市场与基地相整合,真正找到符合岩龙村实际的振兴之路。
在广泛调研、听取民意、吸纳民智的基础上,《岩龙村乡村振兴规划方案(2021-2023)》初稿已完成,这两天驻村队和村里正按照细化到项、限期到月、责任到人的工作要求加班加点制定中。
村党总支书记印剑介绍说,经过有关部门支持,已引进拼多多、京东电商平台,马上开通的环官亭湖公路穿村而过,屋场美、庭院美、菜品美、果园美、环境美的岩龙风光正在形成。
搭建帮扶班子
换届后,岩龙村支村“两委”6人,平均年龄38岁,是一支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队伍。为助力岩龙支村“两委”班子干事创业,切实加强智力支撑,县自然资源局“一把手”担任帮扶第一责任人,安排副局长、国家注册规划师祝南海任驻村工作队协调组长,后盾单位县人大办1名干部、县邮政公司1名副经理为协调组成员,原脱贫攻坚点村第一书记和驻乡自然资源所长为驻村工作队员,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周一进村的工作机制。
目前,驻村工作队长已按“四同”要求完成入驻,并下定决心:驻村帮扶工作不能分你我,需用“同为战壕战友”形容驻村责任担当,要用“以做多少实事为标准”衡量驻村工作成绩。
维护人居安全
岩龙村属山丘、岩溶地貌,境内有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十来户、几十人口的安全。
今年,争资10多万元安装了2套地灾普适化监测预警设备,一旦出现山体滑坡,监测设备自动预警,高音喇叭迅即提示周边群众快速撤离,给当地百姓的居住环境增添了一道安全屏障。
发挥职能优势
县自然资源局决心利用驻村帮扶的时机,紧密结合部门职能职责,在切实帮助做好产业发展升级的同时,高标准落实好村庄规划,真正做到驻进一村、带动一村,引领一地、示范一片,不仅在落实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要求、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有成效,还要在土地利用、土地权益、不动产登记、制止违法用地和乱占用耕地方面打造成土地管理的示范村、排头兵。
传递温暖真情
岩龙村原有贫困户106户、401人,已于去年整体脱贫。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接续,特别是对弱势群体跟踪帮扶、防止脱贫返贫,是此次驻村工作队的重要任务之一。
驻村工作队进驻后,与支村“两委”逐一摸清底子,按“四不摘”政策要求制定后续帮扶计划。27日上午,工作队实地走访黄平生、印上习两位兜底保障的已脱贫户,看望家中老人,询问其生产生活和收入情况,并给他们家庭送去温暖。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临澧人用实际行动
深度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
实实在在地提升当地村民的幸福感
这样的“王牌团队”你点赞了吗?
来源:临澧县自然资源局
编辑:杨欣
一审:朱菲
二审:涂曼妮
终审:邓小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