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圣寺显灵
——临澧红色故事(二)
搜集整理人/卞德舫 浮山松
在临澧县合口古镇北郊群丰社区有一座三圣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后几经修缮重建,如今焕然一新。这里曾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合口前敌委员会会议旧址。90年前,寺内曾发生一次古寺显灵的故事,流传至今。有诗为证:
初冬三圣出奇观,已谢黄花忽又鲜。
鹊鸟成群栖庙树,彩虹飞落寺堂间。
据传,1930年农历十月初,即公历11 月中旬,在三圣寺四周原本凋谢的野菊花,几天间忽然恢复生机,花鲜朵朵,遍地金黄;寺内千佛塔顶及四周大树上麻雀与喜鹊成群结队,挥之不去;连续三日彩虹飞落寺院。人们都说这是三圣显灵,是吉星高照,是大吉大利之征兆。寺内佛女尼姑个个念经焚香,附近信徒纷纷前来朝拜。
谁知道,了到11月26日,果真迎来了大喜事。贺龙、孙德清、王一鸣等所率红二军团第四师、第十六师和警卫团等部,与留守石门的邓中夏,段德昌等所率红六军第十七师在三圣寺汇师,胜利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
原来,1930年11月下旬,为配合红一、三军团攻打长沙。贺龙、孙德清、王一鸣等率红二军团第四师、第十六师和警卫团等部(邓中夏,段德昌等率红六军第十七师留守石门),从石门出发,进占临澧,在佘市挢地区发生激战。佘市桥激战胜利后,部队挺进临澧县城,并胜利占领了县城。
按照中央原来攻打长沙的指示精神,贺龙等所率部队要攻打桃源常德、再过沅江南下助攻长沙。可是,在红军胜利占领临澧县城之后,正准备进攻桃源常德之时,孙德清、王一鸣等从党的地下交通站得到国民党出版的报纸和有关情报,告知红一、三军团攻打长沙失利,已经撒出长沙外围。贺龙根据情报分析,当时蒋、冯、阎军阀混战的乱象已经结束,大批敌军正向红军中央根据地逼近,对中央苏区根据地大规模的围剿迫在眉睫。贺龙根据变化了的战情局势,认为“常德桃源不能打了、再过沅江不利”,中央原来攻打长沙的决策必须调整。于是,贺龙便与王一鸣、王鹤商量,当机决断,命令红军撒离县城,北渡澧水,撤到合口镇驻扎。
同时,贺龙派人将红一、三军团撤离长沙的情报,送给留守石门的邓中夏、段德昌,并告知他已将部队撤到合口,同时提出在合口召开前敌委员会,研究部队战略決策的建议。邓中夏、段德昌随之率领红十七师赶到合口与主力汇合。
11 月27日上午,红二军团在三圣寺内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贺龙、邓中夏、孙德清、段德品、陈协平、王一鸣、王鹤、许光达等出席会议。会议主题是重点讨论研究部队今后的行动方针。贺龙亲自主持会议,并在会议上坚决主张:部队作战要坚持知己知彼,灵活作战的原则,不能一枪杀入墙壁不回头,不能打无把握之仗。部队必须是经公安、藕池返回洪湖根据地,以巩固苏区,准备迎击敌人围剿为核心。贺龙的正确主张得到前委段德昌,许光达等多数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