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61|回复: 3

一张成网红安乡老照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1 10: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张成网红安乡老照片
  作者:安乡论坛网站网友:安乡佬   



         老照片记录社会时代发展,见证历史岁月变迁。
       一张四十多年前的安乡老照片出现,给安乡老人带来的是满满无尽回忆,年青一代看到半个世纪以前,安乡县城旧貌风光感觉到新鲜与好奇。
这张鲜为人知老照片发现,要从2019年3月说起;我在博物馆接待外地来馆参观的客人,半小时客人参加观完毕离馆,我开始清理以前的物件,在一木柜子里面,发现前几年收集一袋120黑白胶卷㡳片,因好长时间忙于博物馆事务,来不及查看处理这些胶片,看是否有利用价值。我拿出几张胶片看了,大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拍摄的安乡举行各种大型活动、召开各种会议、省市县领导视察、模范人物、城市建筑、农田建设等方面照片。估计大多数胶片是以前县委宣传部曹玉林老师等几位摄影专干所拍摄。底片数量大,绝大多数没有扩印成照片公开过,很有史料研究艺术欣赏价值。按胶片内容分类较难,必须要先用光影仪器转换成电子版照片再分类存档。
       现代摄影器材发展为先进电子数码一次拍摄成像扩印,胶片拍照早已被淘汰,安乡以前用底片扩印照片照相馆已不存在。网上购一台底片扫描仪要大几千上万元,经网上查询,我联系到河北邯郸有家摄影扩印公司承担底片扫描业务。邮寄过去不理想,这袋120底片有好几百张,拿到邯郸去扫描的费用、往返路费也不少,也只好放弃。
我以前曾尝试过大尺寸底片翻拍转换成电子图片,只是操作比较麻烦,效果一般。为了看清这几百张黑白底片真面貌,我准备自己做一个光影盒。按照影像原理,㡳片成像主要是光源稳定与亮度调控,我到灯具店选择几个LEC吸顶灯盒,通过反复试用,光的亮度可以,我用高清手机进行翻拍,但光源频闪,拍摄出来负片出现条纹,还是不能转换成照片。后来还是在网上购买一个光源稳定,亮度可调120胶卷底片转数码灯光盒。拍摄底片效果不错,通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将这批底片翻拍完成,最后用电脑照片处理软件转换成图片再分类标注。
      120胶卷底片拍出来图片是5.6cmⅩ5.6cm四方型,有时还要根据画面展现内容进行裁剪,这张通过裁剪成条片形式照片,展现出七十年代安乡书院洲最经典的画面。
       其实书院洲老照片是一套共有三张,摄影师当年用三角架固定相机,旋转连拍组成。拍摄第一张角度是朝书院洲船厂方向地段,然后向右转拍五总河对岸与八方楼方向河道湾湾的远景,摄影师的创意将三张照片拼接就是一张完整《书院洲河全景图》。
      



      据考证,三张照片选择拍摄高度方位,摄影师应该站在县自来水公司修建的水塔上拍摄的。不然拍不出这样的远景效果图。
     这张《书院洲》照片蕴藏了很多安乡信息,我查阅大量的文史资料,走访咨询多位安乡水利专家才知道。照片中松滋河东支水与虎渡河水两条水系在这里汇集,然后向南通过松澧洪道流入洞庭湖。水利部门为减轻虎渡河水经书院洲洪道对县城带来的防汛压力。1978年冬季,县里组织几千民工在上游蹇家渡、下游书院洲同时开工筑坝堵口,1979年春,两处筑堵河坝工程相继完成,就形成后来被称谓书院洲哑河。这样,也就可确定这张照片是在书院洲筑坝前所拍摄,估计是1977年至1978年间。也可能是摄影者知道书院洲要筑坝堵流信息后,特意拍此照片作资料保存。
       照片上方可看到远方高高烟囱,那是安乡大鲸港1958年修建大鲸港蒸汽机排灌站与始建于1959年创办县造纸厂两个地标建筑,还有松滋河上几艘木帆船与一艘汽车轮渡正在行驶。
       画面中间是曾经热闹繁忙始建五十年代的县航运公司造船厂及船坞起吊码头,几艘木帆船从码头进进出出,还有几艘船停在河边维护修理。虎渡河书院洲渡口,一艘渡船正由北岸向南岸划来。南岸堤边住着是一户陈姓人家,常年从事人力摆渡,渡船来往两岸穿行,方便过河群众。1973年7月11日,书院洲至黄山头公路建成通车。原书院洲汽车站,设在现大桥东堤段水厂取水位置。凡由城关前往黄山头方向乘车的旅客往返过河,此渡口是必经之地。
       照片下面是五总堤边一排排民居,大多属私建民房,也有部分单位房子,我家曾在堤边粮食局一栋宿舍住过几年。1974年8月县城自来水厂建成供水。但水管没有进入居民家,用水要到供水点买票担水。居住河堤边住户每天就到河边洗衣、洗菜挑水用。书院洲河段是条季节性河,水涨水落。记得那些年每到夏天经常带孩子到河边戏水游泳,对这里环境太熟悉了。后来自己购买宿舍才搬离此地,对这里曾经在一起交往过的左邻右舍时时想起,那时过年过节大家相互拜年祝福,孩子们放鞭炮的欢乐,历历在目。一些过去久远往事,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从老照片上看到从前安乡曾经的工业、水利、交通、航运的繁荣情景。真实反映那个年代的风貌。无不打上了极具时代特色的烙印,
2000年6月书院洲哑河抽水吹填泥土,2002年逐渐在哑河基础上开发建成的长鹰国际大酒店、还有一栋栋楼房、一排排临街门面。有五颜六色的灯光夜景休闲广场,几年光景就发展成繁华热闹的香港商业步行街。在现在沿松滋河防洪大堤外,改造建成国家湿地书院洲公园。城乡群众与外地游客终于有一个可观光休闲的地方,也改写安乡没有公园的历史。从书院洲老照片图像对比,安乡城市建设发展变化真快,照片上面除了那条淞滋河、那段河洲,那段老堤还在,画面上的烟囱、船厂、帆船、渡船已消失无踪。难怪让久别安乡人回来也找不到北 了。
      2019年12月,我将《安乡书院洲》照片扩印放大,在左下角盖上一枚“往事回眸”红印。装框陈列在我的安乡地方文化博物馆“文献物证、岁月记忆”展区。每当走进博物馆来参观的客人,看到安乡这张老照片,作为熟悉过去历史,现己迁居外地回乡的安乡人更是非常激动、感慨万千,纷纷拿出手机拍摄留念。
      



       2020年,安乡县文联编辑出版《书院洲》杂志、县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的《安乡年鉴》、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编辑出版的《安乡革命老区发展简史》图书、广州社科院安乡籍卢晓媚教授撰写述事回忆文集《城北旧事》等都采用这张照片作封面图。还有不少朋友通过微信相互转发,让更多安乡人欣赏看到了这张照片,用现代时尚网络语讲,不经意间这张安乡《书院洲》老照片还成了网红。
正是老照片具有艺术欣赏史料收藏的魅力,通过多年追求,我的“安乡老照片收藏馆”现已馆藏自己拍摄与收藏的安乡各时期照片几千张。我将不遗余力,继续努力做一件有益于地方文化、启迪后人功徳无量的事情。挖掘安乡各时期老照片背后发生的事情,讲好安乡故事。作为极珍贵直观的历史资料保存传承下去,这也是我收藏安乡老照片意义与目的。






安乡老照片收藏馆,罗成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1 17:52: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師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4 09: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对安乡的支持、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4 12:2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5:55 , Processed in 0.14283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