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07|回复: 5

红色高家人——巾帼英烈高志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4 09: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色高家人——巾帼英烈高志珍

高家协




    一九四五年七月三日这一天,在延安小砭沟附近儿童保育训练班山顶上,平添了一座新坟,坟前树立一块石碑,上书“高志珍同志之墓”。
   高志珍、江苏丰县大营村人,生于一九零六年,童年丧母,早年毕业于山东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先后在山东临沂中学、济南中学任教,一九三六年参加革命。七七事变后心系国家安危,毅然舍离亲骨肉三个子女。于一九三八年四月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抗大学习后,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妇联秘书长和边区妇联主任,与史秀云(谢子长夫人)、组织部长黄杰(徐向前夫人)、宣传部长白茜(贾拓夫夫人)等一起从事妇女解放工作。



   高志珍热心为群众服务,关心他人冷暖又细致周到,她性情直爽,喜怒外向但却心地善良。加上她很会安排生活,巧于剪裁、心胸开阔、能说善唱,当时在边区政府妇联等单位工作过的人都喜欢称她高大姐。
   那是一九三八年冬,日本帝国主义飞机狂轰滥炸延安之后,边区妇联从延安城内西山搬到离延安城北九十里外的安塞县曹村,这时高志珍担任边区妇联秘书长,几十个人的衣食住用都要她安排操持。一九三九年春党中央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边区妇联的同志们动员起来了,开荒几十垧(每垧十五亩)养猪种菜,除了解决本单位吃粮问题外,多余的部份都交给边区政府,妇联单位劳动力不算强,第一步只争得自给,高大姐当时除了参与计划供应农具种子之外,更多负责劳动者的生活供应,有时为了改善生活,她还亲自撑勺,妇联几个缺乏生产知识的女孩子,跟着熟悉当地生产规律的老把式,每天蒙蒙亮就上山开荒,刮草皮,打土圪塔,撒粪点种,学一样干一样,到休息的时候,就躺在山坡上尽情地歌唱,到吃饭的时候,黄橙橙的小米饭,土豆熬南瓜喷喷香,有时还有高志珍专门为上山的同志安排的白面烙饼、小米稀饭,一伙爱唱爱闹的年青人,一面吃一面敲主起碗奏起乐高声地唱:“陕北那个好地方哟,小米子熬米汤……….”把歌声拉得很长,吃的那么香甜。



  高志珍有一手好针线,当时有一个叫赵烽的小青年的衭子破了,她就把赵烽从国民党统冶区穿进边区的一件用不着也不能穿的夹大衣,又剪又缝很快就缝成了一件可以做礼服用的西式衭子相当体面,不少人求助于她,她有求必应。
  当时边区保育院和小学也搬在安塞一个山沟里了,有些孩子的父母在前方打扙,有的是烈士遗孤,到周未或年假日没有大人接他们回家团聚,中央妇委蔡大姐(蔡畅)提议希望边区妇联和其他一些机关的女同志能在周未、节假日接接孩子,边区妇联是第一个响应的,高志珍又成了这个任务的执行者,每次接回来几个孩子,就分给同志们和他们玩,有个叫项淑云和项阿毛的姊弟俩,还有个刘伯坚烈士的孩子虎子,还有个姓李的性情特殊的孩子,每次接到妇联,除了给他们改善生活之外,还要帮他们补衣服,把同志们分到的肥皂送给他们带回去用。当时一块普通的肥皂是很珍贵的,有时为了节省肥皂,洗头发洗衣服不得不用水泡木柴灰,澄清后做代用品。



  高志珍还唱得一口好京戏,每逢周未或年节文娱晚会上,大家都要求她来个节目,她最喜欢唱的是“击鼓骂曹”那一折,铿锵高昂给大家以很长的回味,大家说黑妞说书,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她的唱腔吗,始终在听者耳边环绕,如果说七十年音容在,一点也不过份。
   当年在安塞山沟里很多供给上的问题,经费上的问题都要到边区财政所去解决,高志珍总要一次三五天往返一百六七十里路到延安边区政府去办事,她长着一双健美的腿,走起路来很快,一小时十一二里不在话下。每次去延安之前总要问问大家需要代办些什么事情。有个叫邵清华的同志,当时在三边,后来在绥德地区担任妇联主任,她们的孩子寄养在延安枣园一位老乡家中,高志珍每次去延安总要去看看孩子,送送奶费。还有一位高敏珍,当时因为冤案被关押,也有个孩子寄养在老乡家中,她也照常去关心。每次她从延安回到安塞,总要用大家和她那一点津贴买回来大家说要或喜爱的东西,一个梳子啦、一瓶牙膏啦,她常喜欢用开玩笑的口吻说,我像是老爸进城,一朵花、一根红头绳都要想着给大家捎回来。



   秋收季节庄稼长势喜人,同志们下地去掰玉米,多么漂亮的大马牙,多么漂亮的珍珠米啊。对待黄橙橙玉米,陕北大娘们还取了个更美丽的名子叫做金绦泰,真是一颗颗金珠子啊!在吃玉米上,年经人个个都是馋鬼,不仅喜欢绦黍饭,而且喜欢吃棒子。每次从地里掰下米还没拿回机关大家就等不及了,希望回机关快快煮。高大姐满足了大家的要求,煮了一锅玉米,那个香呀简直无法形容。那时国民党在经济上对边区实行封锁政策,虽然贫困,但当时的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
   过了秋收,高志珍就要安排人上山烧木炭,用来屋内冬季取暖。深山老林烧木炭的原料有的是,当时谁也不懂得不能乱砍滥伐,即使懂得一点,也是水土保持问题。可为了冬季的取暖,还是不得不砍伐。冬天的夜晚,常在她房间里开各种会,如行政会啦,党组织生活会啦,此外自然形成的晚会也在她那里,说说笑笑唱几出戏。客人有时也住在那里,她是治理木炭的能手,屋里总暖烘烘的。



  一九四零年十二月,边区妇联召开了扩大执行委员会,会上确定要以深入发动妇女参加边区政府的各种建设工作,参加政治文化、妇女卫生、儿童保育各方面活动,以求妇女地位的改善。文盲、迷信、不卫生是边区人民的三大祸害,妇女因为没有文化知识,不懂科学卫生,生了孩子往往因为脐带风养不活,养活了也往往因为缺乏保育知识带不好。产妇、婴儿、儿童死亡率都很高,有的妇女生产了十几个孩子都活不了,因此边区妇联执委会建议边区政府开办保育训练班,进行新法接生,卫生保育知识培训教育等,培养一批青年健康的女干部到农村去宣传卫生保育知识兼做接生或改造接生工作,边区政府接受了这个意见,拨送经费选址进行筹建工作,这个班就是以后来的边区卫生组织职业学校的前身,班主任委派高志珍兼任。



   一九四零年冬天,当时妇联已从安塞搬回延安城北邓家山,在一个下了通霄大雪的早晨,一打开窑洞门,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子冻死在高大姐的门外,可能是一只被狐狸追赶的走投无路的兔子跑到窑洞门外,可能是高大姐迟熄的豆油灯把狐狸赶跑了,也可能是兔子冻饿交加死在那里了。这一天高大姐亲自动手,用木炭火为大家烧了一锅兔子肉,谁也不分谁是守株待兔者,谁也不再分析为什么偏偏冻死在这里,大家意外的美餐只是赞口不绝。
1945年7月3日,高志珍和几个烈士后代被潜伏的国民党特务包围在驻地。当时,情况十分危急,高志珍为了掩护孩子们转移,挺身和特务殊死博斗,终因寡不敌众,被凶残的特务在头上钉入长钉,残忍杀害,时年39岁。同年8月同时遇害的还有刘伯承元帅的大女儿刘华北。一九五四年,高志珍经甘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烈士。



   高志珍是一名具有共产主义觉悟,有爱国热情,甘为人民孺子牛的优秀妇女工作者,虽然生命短暂却不平凡,愿她的名子伴随着松柏长青。
      高志珍是位巾帼英烈,也是丰县人民的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4 12:11: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4 12: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高家人——巾帼英烈高志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4 22: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142551r09m034tt3aag9am.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5 08:49: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帖!学习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5 09: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6:29 , Processed in 0.04247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