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860|回复: 31

东方鹰 文学评论 25 杂谈杂说小说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4 18: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5 杂谈杂说小说源

    我国的小说,源出于古代的神话传说,渊源甚早,而成熟较晚。

    远在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的行列中,就有一个“小说家”,与儒家、法家、阴阳家等等一起,活跃在广阔的时代舞台上。现在能够查到的文字记载,“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东汉初年的桓谭在《新论》中说:“小说家合残从小言,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班固则在《汉书.文艺志》中指出,小说“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但古人所称之“小说”,似乎与我们今天认为的“小说是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这一概念,相差甚远,含义不尽相同,主要是那些琐屑之言。然而,这些记录也透露了一些小说的起源的信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就是说,最初的小说来源于民间口头传说。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为适应反映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需要,适应多方面地揭示人物性格之要求,小说一步一步地发展成长,以至到了现代小说这样成为文学殿堂中举足轻重的主要成员之一,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对于风雨雷电的袭击、云霞虹霓的变幻感到惊奇,他们渴望了解日月星辰何以高悬,鸟兽草木何以生长?但限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知识水平的低下,无法解释这些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于是,就“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马克思语)这便形成了种种神话。这些神话里的“神”,也同实际生活中的人一样地生活和劳动,而且是“某种手艺的能手,是人们的师傅和同行”(高尔基语)。遍尝百草的神农氏,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治水的大禹,补天的女娲,便是此中的典型。而记录这些绚丽的神话的《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先秦古籍,便可以说是中国小说的源头,是中国小说的稚形,并给与后代小说丰富的营养。

    到了汉代,文坛上出现了不少“杂史”,如《吴越春秋》、《越绝书》等等。他们与官方记述的正史不同,杂录了许多轶闻逸事,稗官野史,开始富有小说的意味了。发展到魏晋南北朝,小说逐渐成为一种颇有影响的文学体裁,出现了大批的作品,按其内容大抵可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类。东晋干宝撰写的《搜神记》和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撰写的《世说新语》,就是最杰出的代表。

    志怪小说多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等等,迷信色彩很浓,但也包括了一些民间故事和传说。志人小说则记述人物的言谈举止,轶闻琐事,往往能在三言五语之中,刻画出人物的音容笑貌。这时期的小说,开始产生了人物和情节,有了虚构和想象。

    小说到了唐代,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描写内容来看,渐渐改变了长期流连于神鬼世界的状态,接近了现实生活;从作品主要角色看,由神鬼变成了现实生活的人;从艺术表现诗看,篇幅加长,结构完整,文采华茂,情致宛曲。“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这就是标志着我国小说逐步走向成熟的唐代传奇小说,《柳毅传》、《李娃传》、《虬髯客传》﹑《霍小玉传》等就是代表。

    唐代传奇小说已经开始与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势力的品种诗歌争辉了。白居易写下了著名长诗《长恨歌》,他的弟弟白行简便写下了委婉动人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两者互相辉映,把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悲剧描绘得更加淋漓尽致。而诗人元稹所写的小说《会真记》,刻画了崔莺莺这个典型形象,对后世影响巨大,世界名剧《西厢记》便是源于此故事的。

    时至宋代,小说发展史上开辟了一个崭新局面。产生了白话小说宋代话本。由于城市的发展,市民需要精神生活,于是说书艺人便应运而生,“话本”正是说书人所编撰的“说话的底本”。它运用市井口语,生动刻画人物,具体描绘环境,精心布置结构,在正文之前往往以诗句或短故事作为“入话”,人物、景物时常用韵文,结尾处以诗词渲染。

    话本小说人物鲜明,故事曲折,吸引力广大听众,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现在能见到的《金相平话五种》和《清平山堂话本》中的部分作品,都是代表。受话本的影响,文人们纷纷模拟话本而创作小说,鲁迅给取了个名字叫“拟话本”。宋时已有,如《大宋宣和遗事》等。至明代大盛,洪梦龙的“三言”(《警世通言》、《醒世通言》、《喻世明言》)和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是最杰出的代表。脍炙人口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女》、《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玉堂春落难逢夫》、《唐解元一笑姻缘》等等,都是拟话本中的精彩篇章,至今弦诵不绝。

    明末清初,我国小说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产生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在国内外都有巨大影响的小说。如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等。代表着我国古典小说达到了高峰,既有现实主义巨著,又有浪漫主义的杰作。塑造了诸葛亮、李逵、孙悟空、席方平、严监生、贾宝玉等等一大批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世界文坛上大放异彩!

    在“五四”新文学革命中,小说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它在中国古典小说的基础上,吸收了世界文学的丰富营养,更加发达丰富起来,以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充分显示着风雷激荡的现代社会生活。

    鲁迅先生是文学革命的主将,他的《狂人日记》是第一篇白话现代小说,而《阿Q正传》则是现代文学的坚强奠基石;接着,涌现出了一大串辉煌的名字,许地山的《缀网劳蛛》、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蒋光赤的《短裤党》、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萧红的《生死场》、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真实地反映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人民大众的斗争生活。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当代文学中,小说也是辉煌的。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曾获斯大林文学奖;柳青的《创业史》、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梁斌的《红旗谱》杨沫的《青春之歌》、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等等,曾在五十年代后期掀起过长篇小说创作的高峰。

    十年浩劫过去之后,《班主任》、《伤痕》、《乔厂长上任记》等短篇小说首先冲锋陷阵,《人到中年》、《天云山传奇》、《高山下的花环》等中篇小说急起直追,《东方》、《钟鼓楼》、《血色黄昏》、《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长篇小说风起云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极其具体、深刻、细致地反映着八十年代,描绘着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五彩纷呈的现实生活,塑造出一个个无愧于伟大时代的艺术典型。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文学繁荣而设立的,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首届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每四年评选一次,至今已评选七届,有33部长篇小说获此殊荣(其中荣誉奖二部)。其中:第一届(1982年六部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东方》魏巍;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将军吟》莫应丰;《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芙蓉镇》古华。第二届(1985年三部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上下集)李准;《沉重的翅膀》张洁;《钟鼓楼》刘心武。第三届(1988年五部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路遥;《少年天子》凌力;《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第二个太阳》刘白羽;《穆斯林的葬礼》霍达。(荣誉奖二部)《浴血罗霄》萧克;《金瓯缺》徐兴业。第四届(1989-1994年四部长篇小说)《战争和人》王火;《白鹿原》(修订本)陈忠实;《白门柳》(一二部)刘斯奋;骚动之秋》刘玉民。第五届(2000年四部长篇小说)《抉择》张平;《尘埃落定》阿来(藏);《长恨歌》王安忆;《茶人三部曲》(1、2)王旭烽。第六届(2005年五部长篇小说)《张居正》熊召政;《无字》张洁;《历史的天空》徐贵祥;《英雄时代》柳建伟;《东藏记》宗璞。第七届(2008年四部长篇小说);《秦腔》贾平凹;《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暗算》麦家;《湖光山色》周大新。

    如此众多的优秀长篇小说,繁荣了发展中的中国文坛。同时,由于对外开放,从文艺思潮、生活内容,到表现方法,都广泛吸收了世界各国的艺术营养。使得我国的小说创作,在继承自己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的突破与创新,其势方兴未艾,正在努力昂首阔步走向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4 18: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的小说,源出于古代的神话传说,渊源甚早,而成熟较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4 18: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在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的行列中,就有一个“小说家”,与儒家、法家、阴阳家等等一起,活跃在广阔的时代舞台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4 18: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能够查到的文字记载,“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4 18: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汉初年的桓谭在《新论》中说:“小说家合残从小言,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4 18: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班固则在《汉书.文艺志》中指出,小说“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4 18: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古人所称之“小说”,似乎与我们今天认为的“小说是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这一概念,相差甚远,含义不尽相同,主要是那些琐屑之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4 18: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这些记录也透露了一些小说的起源的信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就是说,最初的小说来源于民间口头传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4 18: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为适应反映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需要,适应多方面地揭示人物性格之要求,小说一步一步地发展成长,以至到了现代小说这样成为文学殿堂中举足轻重的主要成员之一,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4 18: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对于风雨雷电的袭击、云霞虹霓的变幻感到惊奇,他们渴望了解日月星辰何以高悬,鸟兽草木何以生长?但限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知识水平的低下,无法解释这些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5:59 , Processed in 0.0357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