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别 陈 长 生
7月3日下午2时,澧县雄鹰救援队创建人、原总指挥陈长生的遗体送别仪式在2号厅开始。7月4日上午7时,还将举办陈长生追思会并出殡。
2时05分,2号厅内开始默哀。陈长生的儿子陈煌燚站在默哀人群的前列,他已经接替陈长生的衣钵,担任了澧县雄鹰救援队的总指挥。他和所有救援队队员们,都将继续把陈长生的这份公益事业做下去。
2时15分,澧县雄鹰救援队宣传员、澧县在线主编王小铁在哀乐声中含悲宣读对陈长生的生平简介。
陈长生1958年3月出生于津市市。1969年随家下放农村,1979年回津市后在酒厂工作。1988年下岗后跑运输,住澧县澧阳街道水德庙社区。2016年,驰骋在运输路上30余年的陈长生顺利退休,此后便全力投入到公益活动之中。2018年,他召集多方力量,发起创建了澧县雄鹰救援队。2019年由县政府领导正式授旗成立。
三年来,由陈长生带领而起的公益救援硬核能量一次次感动周边县市。带着澧州人的赤诚大爱,我县社会志愿者救援力量在津市、临澧、石门和湖北等地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也将“澧州好汉”“雄鹰精神”的英雄形象根植到人们心中。2017年、2018年、2019年,陈长生连续三年荣获“卡友地带正能量标杆”“2018年传播善德文化优秀志愿者”“2019年热心公益爱心大使” “2019年湖南身边好人”等荣誉,并被授予全国“顺风雷锋”称号。因此,陈长生也获得了“黑宋江”“活雷锋”的外号。30年来,陈长生始终坚持“走到哪里,将善行带到哪里”的信念,帮助人究竟有多少次,具体数字难以计数。当别人感恩于心,给他送来礼物的时候,陈长生坚定地说到:“我帮助别人不需要回报,只希望他们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够伸出援助之手,我就心满意足了。
不忘初心,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回想起刚开始成立应急救援队时,好多人都不理解他这种一味付出不求回报的做法,可陈长生从不把这些放在心上,最终通过一点一滴的善行感动了众人。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澧县雄鹰救援队中。澧县雄鹰救援队在陈长生的带领下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少见的设备、资质齐全的专业救援团队。
2020年2月全国突发新冠病毒。“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支民间的公益志愿者救援队伍,澧县雄鹰救援队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在澧县应急管理局指导下,义务为企事业单位、物业小区做基础消杀工作及防范措施。在物资紧缺的紧要关头,自筹资金购买弥雾机、消毒液和防护服。整整3个月时间,陈长生带领队员们奋战在消毒第一线,渴了喝矿泉水,饿了吃泡面,集中力量共对346个小区、社区,132所学校,94个单位企业进行预防性消杀防疫,加强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被人们称为真正有爱心、有责任、有担当的最美“逆行者”。
陈长生就是这样一个热心朴实的人。他帮过的人数不胜数,做过的好事不计其数。他坚持“走到哪里,就将善行带到哪里”的信念。几十年如一日,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温暖他人,用善举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陈长生队友的不幸离世,是我队的重大损失!我队全体队友,要学习他的奉献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要坚定不移的继承陈长生的遗志,誓将公益救援事业发扬光大。
陈长生的事迹几分钟难以说清,以上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介绍完事迹之后,陈长生儿子陈煌燚宣读家属致辞。诉说了家属对陈长生的思念。
之后,人们面朝遗体,从右至左绕灵一周。而此刻,天空开始下起了细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