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663|回复: 30

东方鹰 文学评论 34 杂谈大散文结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13 10: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4 杂谈大散文结构

   独出心裁的结构,对于一篇散文的成败,关系重大。所以找好材料之后,不应匆匆忙忙下笔,而要沉下心来默默构思,“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古人曾对这个构思功夫作过极其生动的比喻:“如造物之赋形,当其精血初凝,胎胞未成,先为制定全形,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若先无成局,而由顶及踵,逐段滋生,则人之一身,当有无数断续之痕,而血气为之中阻矣。工师之建宅亦然,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倘造成一架,尔后再筹一架,则便于前者不便于后,势必改而就之,未成先毁,犹之筑舍道旁,兼数宅之匠、资,不足供一厅一堂之用矣。”(李渔《闲情偶记》)倘不在落笔之前,先周密的计划好结构,而是边写边想,边想边改,那就势必支离破碎,虎凿之痕累累,不可能写出和谐优美的散文。
  散文,带给人们东南西北的生活画面,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多种多样的人情风貌。内容的丰富多彩,必然要求结构形式的多种多样。但是,散文的结构不管怎样千变万化,却有一个比较一致的基本要求,那就是:主题突出,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前呼后应,有起有伏,匀称严谨。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佳作,其结构都是匠心独运的,不可能、也不应该定下一个死框框到处乱套,象万应灵丹一样包治百病。但这并不是说,散文的结构神秘莫测,毫无规律可循。总结古今散文名家的经验,散文的结构一般有以下几种常规形式,东方结合自己的创作实际,这儿作一个简要介绍,当然在具体运用时切不可死搬硬套,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变化生发。
  ①按时间纵向顺序结构
  按时间纵向顺序结构,就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为线索安排结构。这是散文创作中比较常用的结构方法,因为它流转自然,层次分明,记叙事情有头有尾,步步引人入胜。古今中外的许多游记名篇,大都是用此法写成的,刘白羽的著名散文《长江三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全篇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结构:长江第一日,写乘轮自重庆至三峡路的路程,以传神之笔,饱蘸浓墨重彩,精勾细摹描绘长江的丰姿。一会儿浓雾紧锁气象森严,一会儿江面开阔天低云重,一会儿江狭似綫峭壁如铁,使人身临其境;长江二日,写三峡美景,风光绮丽,景色迷人。作者以粗狂雄浑的笔调,倾注进细腻而柔美的情思,挥洒点染,精雕细刻,绘出一幅长长的彩色图卷;长江第三日,写的是“极目楚天舒”的一段航程。“长江在流过三峡之后,现在变得如此宁静,就像刚刚生过婴儿的年轻母亲一样安详慈爱。”作者用平缓的笔调展示了一幅宽广的画面。长江三日行,以航程的时间为序,用移步变换法,把鲜明的艺术形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满腔的沸腾激情,巧妙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渗透全篇,使情感的起伏如长江奔流之水,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风平浪静,引读者发出由衷的赞叹:长江如此多娇!
  东方鹰两天前上传江山的散文《爱在龙年》,也是按时间纵向顺序结构写成的。按时间纵向顺序结构法运用得不好,极易变为流水账,平平淡淡,啰啰嗦嗦,缺乏吸引人的艺术魅力。因此,在运用此法时,要特别注意对材料进行筛选,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使之详略得当,轻重适宜,有起有伏,曲折生动。
  ②按空间横向顺序结构
  按空间横向顺序结构,即以空间转移为线索展开描述,或由内到外,或由远到近,或由上到下,按照空间顺序将复杂的材料井井有条地组织起来,安排文章的结构。访问记和参观记等记叙散文,大多数是这样安排结构的。因为这类作品大多以相对静止的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往往是顺着作者眼睛观察的次序来组织材料,以使读者感到亲切具体,条理分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唐代杜牧有一篇著名的《阿房宫赋》,堪称按空间横向结构的范例。作者先写时代背景和地理环境:“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接着粗笔勾画其背景的轮廓,显其外貌:阿房宫三百余里,以见其长;隔离天日,以显其高;背依骊山,连续逶迤,直达咸阳,面对大河,二川奔流,直入宫墙,以示环境。外观毕具,于是转而作内景描绘: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写台榭之锦密;雕栋画梁廓腰飞檐,绘建筑之壮美;亭台千态百状,或盘结旅绕,或屈曲簇涌,或象蜂房那样的遽空,或如旋涡那样的迂回,言宫室之奢华。为了把内景写活,作者运用了摇镜头手法:宛若游龙的长桥,横卧水波之上;恍似飞虹的复道,奔驰云霞之中;矗峙的楼台,流舟的飞阁,一一展现我们眼前。如此豪华的宫殿,住在里面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呢?于是,笔力再转,由静物的描摹,变为人物活动的刻画:宫人们打开妆镜,灿若繁星闪耀,形容其多;宫女晨起梳妆,发如绿云朵朵,形容其美;她们泼下的洗脸水,使渭河为之陡涨,形容其侈;处处焚起椒兰烟云袅袅,形容其香;宫车滚动声如响雷,形容其势……从文章点出背景、环境起,犹如一幅油画,先把远景涂抹。在此基础上,进入近景,对阿房宫的形象作细致刻画,依据空间位置的顺序,先作外部描写,尽力渲染其高大、雄伟、壮观;尔后进入内景,尽情点染其美、其侈;再以歌声渲染气氛,以舞姿增添繁华。于是,富丽堂皇的阿房宫耸立眼前,使人身临其境赞叹不绝!
    按空间横向顺序结构方法,一定要注意到“点面结合”,即要照顾全面,又要重点突出,切不可纯客观的记叙,有闻必录,见啥写啥,而要有所选择,有所取舍,将最能事物本质的东西写深写活。
    ③纵横交错的结构
  或以时间为纵向,以空间为横向;或以事物发展为纵向,以与之有关的事为横向,纵横交叉、经纬交织,这就是纵横交错的结构。这种结构的方法易使条理清楚,内涵丰富,联想深远。秦牧的《社稷坛抒情》,可谓这种结构的范文。它以游览社稷坛为线索,联想开去,广泛深远。先从五色土,联想到祖国的千里沃野和世世代代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想到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无与伦比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想到古代的农民、诗人、志士、思想家;再由五色土,想到朴素的唯物主义的“五行观念”,想到旧中国的“四分五裂”以至今天的统一。既有时间的久远,又有事物的广泛——在时间上看,从上古连想到未来;在事务上看,从土地联想到历代人们的创造;从内容上看,说古论今,方方面面,内涵极大,具有“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气势。
  茅盾的《白杨礼赞》,以赞扬白杨为经线贯穿全文,又以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形、气质为纬线,细针密缝,经纬交织,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象征,热情赞美了白杨,由远而近,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步步升华,结构严谨凝练。
  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发生的事情,加以选择提炼,分别组织在有关段落中,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这种方法就叫以事物归类为线索的结构。
  ④以物为线索的结构
  运用某一特定的、有丰富意义的事物为线索去安排结构,也是事物创作中常用的方法。吴伯萧的《歌声》,全文以歌为线索安排结构,借用《国际歌》《生产大合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几首歌曲,串联了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二是青年奋斗的方向,三是遵守革命纪律。以歌声开始,以歌声结束,严谨和谐,新颖别致。曹靖华的《小米的记忆》以小米为线索,姚鼐《登泰山记》以雪为线索安排结构,也是这种写法的名作。
  ⑤以作者思想感情为线索的结构
  某些抒情散文,往往以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为线索,来安排结构。如《仙人球》,就以作者的情感脉络为线索贯穿起来(由嫌它“丑”和刺人不喜欢它,到认为它不会开花,再转为“开花也不会好看”,最后惊讶地发现它大放异彩,发出由衷赞叹)引人入胜。
  散文的结构形式很多,以上为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几种。把握散文的结构,驰骋广袤的天地,您就一定会写出有声有色,饱含诗意的散文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3 10: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独出心裁的结构,对于一篇散文的成败,关系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3 10: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找好材料之后,不应匆匆忙忙下笔,而要沉下心来默默构思,“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3 10: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曾对这个构思功夫作过极其生动的比喻:“如造物之赋形,当其精血初凝,胎胞未成,先为制定全形,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若先无成局,而由顶及踵,逐段滋生,则人之一身,当有无数断续之痕,而血气为之中阻矣。工师之建宅亦然,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倘造成一架,尔后再筹一架,则便于前者不便于后,势必改而就之,未成先毁,犹之筑舍道旁,兼数宅之匠、资,不足供一厅一堂之用矣。”(李渔《闲情偶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3 10: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倘不在落笔之前,先周密的计划好结构,而是边写边想,边想边改,那就势必支离破碎,虎凿之痕累累,不可能写出和谐优美的散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3 10: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文,带给人们东南西北的生活画面,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多种多样的人情风貌。内容的丰富多彩,必然要求结构形式的多种多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3 10: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散文的结构不管怎样千变万化,却有一个比较一致的基本要求,那就是:主题突出,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前呼后应,有起有伏,匀称严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3 10: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佳作,其结构都是匠心独运的,不可能、也不应该定下一个死框框到处乱套,象万应灵丹一样包治百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3 10: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这并不是说,散文的结构神秘莫测,毫无规律可循。总结古今散文名家的经验,散文的结构一般有以下几种常规形式,东方结合自己的创作实际,这儿作一个简要介绍,当然在具体运用时切不可死搬硬套,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变化生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13 10: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东方鹰a 老师佳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5:52 , Processed in 0.03976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