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万石诗 于 2021-7-16 06:19 编辑
转眼之间,我离开家乡已近30年了,我知道家乡早已“旧貌换新颜”,但她在我的脑海里仍然是那个充满童趣的地方,那个改革开放前夜酝酿巨变的小城。 我小时候曾经住在叫做“白洋堤”的农场,那里有辽阔的绿野,有很多河流和沟渠,有芦苇丛生的湖泊,每到春季,暴雨来临,无计其数的各类鱼群溯流而上,田畴间、湖泊边、河沟里,到处是白鳞闪烁的鱼儿,我们拿着网兜、提着鱼叉争先恐后地去捕鱼、捉鱼,顾不得水花溅湿全身,每个人都有不菲的收获。到了夏夜,鳝鱼、泥鳅出来觅食了,水鱼、乌龟爬到岸上歇凉了,夜里觅食的大鱼也进入水草地带了,我们三五成群地悄悄行走,把来不及逃跑的水鱼、乌龟捡到麻袋里,用竹笼去莳鳝鱼、泥鳅,用鱼叉叉住正在吃草的链鱼、草鱼,到夜半回来时,袋子里装满了鱼、鳝和鳖。 这些与大自然为伍的野趣是现在的青少年无法享受到的,尽管他们有电脑上网的快意和电子游戏通宵达旦的狂欢!改革开放的前夜,我已经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国有大企业的青年干部,那时的梦想是为“四个现代化”强国建设奉献青春和力量。纯朴而勤劳的我们组织起青年突击队,在生产建设的各个岗位上争当突击手。我带着一支队伍在澧县西北部从盐井到梦溪的地段上敷设管道、架设通讯线路,从夏天一直干到冬天,挥汗如雨地挖土方、安管道、栽电杆、拉电线,在田野里生火做饭,在工棚里打牌睡觉。在“12.26”毛主席生日那天,终于贯通了38公里输卤管道和高压线、通讯线,白花花的卤水从盐井山区送到澧水之滨的盐矿总部,建设工地一片欢腾,大家为湖南产出了食盐而无比兴奋,为奋斗目标得到实现而充满喜悦!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是一个无法以当下流行的价值观和幸福观来衡量和判断的年代!回首往事,我仍然对故乡过去的岁月满怀依恋和感激。故乡给了我不枉此生的少年游,给了我登上高峰的台阶和助力!因此,我在远走他乡的岁月里,最爱吟唱的就是张学友的那首著名的《忘情水》:“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穿过千山和万水,一路走来不能回……。” 从来自家乡的朋友们口中知道,这些年来,早已不是水码头的湘北小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依靠过去轻纺、食品和机械工业的基础,加上人才优势,在对外招商中吸纳投资,工商企业发展迅速,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源头。工业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建设、文教卫生、公共交通加快发展 ,人民群众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 家乡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古朴、简陋的城镇了;小城人民过上了舒坦知足的小康生活。但我仍然想念那条溢满牛聋子米粉香味的小巷,想念那声悠长的叫卖米豆腐的吆喝,想念河流溪沟里浪花四溅的打斗,想念那如水月光下的竹笛和歌声。我衷心希望家乡越来越富裕,民生越来越幸福;同时也希望家乡的绿野青山、小桥流水、皎洁月光和淳朴民风永续长存!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作为一个仗剑去国、寄情山水的行者,最诚挚的感动就是家乡给予的厚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