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烽火乡全乡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热潮,将“讲话精神”积极贯彻落实到工作中,守护好青山绿水,发展产业振兴乡村。
道水河是我县境内的一条主要河流,其中有7.8公里流经烽火乡。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关停环保不达标、无证照污染企业,同时加强禁捕退捕和水葫芦治理工作,完成烽火沔泗仙人桥国控断面水质监测站建设。
烽火乡观音庵社区居民 肖本全:以前这里,水葫芦和白色垃圾到处都是,通过政府大力整治,老百姓意识有所提高,水质比以前强了许多。这里还修了公园,我白天晚上都带孙女到这里吹风,很舒服。
近年来,烽火乡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紧扣“以农为本、生态立乡、三产助力、项目带动”的工作思路。1836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省级贫困村南田村顺利退出。今年,全乡粮食种植面积45000多亩,其中双季稻种植8200多亩,完成土地流转2万多亩,培植300亩以上43户、500亩以上10户、1000亩以上3户,新办家庭农场4个、示范性合作社6个,围绕油茶、药材、苗木、柑橘、香水柚、养殖、蔬菜、水稻等产业,实施“一村一园一品”工程,扩大规模,提质增效。
烽火乡党委书记 刘洋:坚定发展信心,围绕乡村振兴做好三篇文章。一是着力粮食生产,做好产业发展文章。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办好万亩双季稻示范片,将传统粮食产业做精做强,把烽火打造成为真正香米小镇。二是着力黑臭水体整治,做好环境提升文章。今后三年,我们将投入100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黑臭水体整治,同时做好改厕、垃圾分类、农药化肥减量等工作,守护好烽火青山绿水,保护好道水母亲河。三是着力老乡帮带,做好招商引资文章。充分利用人脉资源招引技术能人、经营高手、龙头企业,选准路径产业,发挥带动作用,闯出发展新路。
记者:蒋小涵、庞宇岐、高华
编辑:史小杰
一审:朱 菲
二审:涂曼妮
终审:万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