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风 于 2021-7-26 05:59 编辑
临澧红色故事
英雄血洒岳麓山
新安镇采写组
临澧新安境内有个小地方,叫李家溶,即现在的新安镇李溶村;而它境内又有个更小的地方,叫谢家廊,或者谢家巷。这里有户家有几亩薄田的农户,户主叫谢新东。1908年,谢新东家喜添新口,是个儿子,起了个有点诗意的名字,叫谢景明。 谢景明生来天资聪颖、天性善良。稍长,即能同情弱小,体恤穷人;再长,则为人正直,嫉恶如仇。还只有几岁时,景明每回见到小叫花子,就觉得作孽,自己手里或身上有什么吃的,必会拿出来,塞进小叫花子嘴里或口袋里。景明打小就喜欢认字,接受能力也好,但因为家里穷,却迟迟没有发蒙。后来,大人发现小景明总是见了读书的伢儿,便不由自主跟着走,自然也就明白了孩子的心思,于是更加勤扒苦做、牙缝里积攒,挤出点儿钱来,送孩子到当地小学堂去发蒙读书,同班同学大都比他小好几岁。景明读书很坚心,也聪明,所以先后跳了几级,16岁时,他和原来比他高几级的同学,同期考进了澧水中上游颇有名气的石门县九澧中学。能考上九澧中学,就等于从前考中了秀才,家里虽然仍旧是穷,但父母不想耽误孩子前程,便卖了少部分薄田,加上周近好心人帮衬,谢景明于1924年,如愿跨进了九澧中学的高高门槛。 九澧中学在当时澧水流域是一所较得风气之先的中等学府,学校教职员工中颇多开明之士。这些开明知识分子在学校传播新思想,灌输革命理想,积极唤醒民众,甚至组织宣传队,印发革命传单,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剥削反压迫的思想鼓动。因此,校园里革命思潮涌动,许多进步书刊不断汇集,如《共产党ABC》、《共产党宣言》、李大钊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以及思想较前卫的上海《申报》等,这些承载着当时时代新思想、新理论、新潮流的书刊报纸,自然成为进步学生的最爱。在这样的影响和氛围中,学校里暗暗涌动红色潮流,地下共青团、共产党组织也悄悄成立起来了,谢景明不仅自然而然成为了共产党地下党员,而且还担任了学校地下党组织副书记。 随后,他们通过各自的途径,秘密地与澧县、津市、临澧乃至长沙等地的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组成了更加广泛的同志阵营。随着“大革命”的不断发展,谢景明和他的同志们一道,一面积极发展新力量,扩大党的队伍;一面配合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革命活动,积极参与石门县当地斗争伪县长、土豪劣绅和土匪恶霸的革命行动,组织数千群众,对他们进行戴高帽子、批斗、游街等方式的“革命”行动,并捣毁了那些欺凌压迫劳动人民的政府机构和社会工具。一时间,吓得石门县那些尚未被抓获的土豪劣绅、反动分子纷纷外逃,石门县人民反帝、反封、反剥削、反压迫的革命热情,因此大受鼓舞和提升。 在这革命岁月里,谢景明曾几次回到家乡李家溶,进行宣传革命的活动。第一次,他带回一部分进步书报,交给也能认一些字了的父亲和乡亲,让他们学习和武装头脑;同时,他非常想把家乡的农民协会搞起来。恰好,当时临澧县农民协会正在发动全县各地成立农民协会,临澧“大革命”形势已成风起云涌之势。受谢景明积极宣传的影响和县农会的推动,谢新东在李溶民众的拥戴下,组织成立了李溶月堤寺农民协会,并被推选为会长。李溶月堤寺农民协会成立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追剿当地大土匪恶霸曾平香、李必保、刘茂坤、刘茂银、谢仕槐、谢辉梅等的革命行动,同时积极唤醒民众,揭露官僚地主、土豪劣绅罪恶,展开惩治罪恶人物的行动,革命声威一时大振。 因为当地还有几个大土匪恶棍未抓到,他们扬言有朝一日要回来打农民协会一个“走马还将”,谢景明更是他们必杀的幕后人物。所以,谢景明第二次回家时,乡亲们立即把他隐蔽保护起来。一个风高月黑夜,大土匪曾平香果然带着刘茂坤、刘茂银、谢辉梅几个恶棍,悄然摸到谢景明家。不过,土匪们这次没能抓住谢新东、谢景明父子,只撞到了谢景明的母亲一个人在家。这帮没有人性的恶匪,即用残酷手段凌辱和拷问景明母亲:“说!你男人到哪儿去了?”母亲宁死也不告诉他们。最后,这帮恶匪把无辜的母亲,残酷杀害在了家里的柴草角里,同时掠走了他家所有有用的东西,还猖狂留字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老子不在你家等到你们,决不罢休!” 形势严酷,农会的同志和乡亲们紧急策划,当晚掩护谢景明化装成挑脚人,混在去湖北贩卖鱼苗的挑夫中,挑着鱼苗篓子,趁夜离开李家溶,一路赶到津市,先落脚在地下党人开办的津市纱厂,然后在津市搭上去往长沙的小火轮,前往也是地下共产党开办的长沙纱厂,先隐蔽起来。虽然长沙这纱厂是共产党开办的,但明面上却是挂的国民党的招牌,这是当时斗争策略的需要。谢景明与这里的地下党取得联系后,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情况;纱厂地下党首先帮助谢景明取得了国民党籍,那时加入国民党非常容易,只要本人申请,有个国民党员介绍,办个简单手续,就算加入了。这样,谢景明便以国民党员身份,担任了这个纱厂的副厂长,同时还担任了当地地下党组织第一副书记,从事共产党复杂危险的地下工作。 谢景明明里是国民党纱厂副厂长,而该厂并没有厂长,谢景明实际行使着厂长的权力与责任,工作繁重复杂;所以,上级给他配备了一名共产党员身份的警务人员。但这个人工作责任心不强,几次疏忽大意,给厂里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也给谢景明带来了不应有的麻烦。谢景明自然要对他进行批评教育,而他却拒不承认错误,态度很傲慢。当时年仅21岁、难免心性急躁的谢景明,一次实在憋不住心里的气,便给了这“警务”人员一个大巴掌。正是这次冲动,给党组织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那个所谓的共产党员警务,居然因此叛变,向长沙国民党高层,举报了谢景明长沙纱厂地下党第一副书记的真实身份。国民党长沙警备部队立即包围封锁了长沙纱厂,抓捕到了谢景明。经过严密搜查,敌人从谢景明的被褥里层和皮箱夹层里,搜出了共产党的机密文件和所有证件。抓到这样一个重要共产党分子,敌人大喜过望,想从谢景明口中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以求更大的奖赏。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对谢景明的疯狂审讯和残酷折磨;然而,坚强的共产党员谢景明除了自己,始终未让敌人从他口中得知第二个共产党员的名字。审讯谢景明的敌人毒招用尽,连他们自己都看不下去自己手段的血腥,也知道再无可能有所收获了,于是,敌人只有采用他们最后的手段,将谢景明抢杀在岳麓山下。在最后时刻,谢景明已经无法呼喊就义口号,他只能十分艰难地向头顶举起双臂,双唇微启,把他无声的呼号,留在了血腥的刑场,也刻在了湖南红色革命斗争史纪念碑上。
(根据李溶村谢家老辈谢业焕、谢业贵,谢景明亲人谢业贤等回忆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