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文《再说黄爱(7)沉痛悼念,愤怒声讨》)黄爱虽然舍身百年,但黄爱功绩尚存,黄爱精神不朽。在黄爱和他的工友组织湖南劳工会之前,湖南工运还处在无组织的萌芽阶段。湖南劳工会冲破了“行会”“帮会”的束缚,摆脱了业主、官衙的控制,击破了招牌工会的骗人幌子,把工人组织起来,作为一个阶级而奋斗,是湖南的第一个真正的、纯粹的工人团体。湖南劳工会促进了湖南现代工人运动的兴起,在湖南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从工会成立到遇害,黄爱始终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灌输其知识,揭露其痛苦生活,把万千工人聚集在劳工会旗帜下,使劳工投入到现代汹涌澎湃的工人运动中去,为救助工人阶级脱离资本阶级的压迫,追求工人的福利和解放,对封建军阀、官僚政客和资产阶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习近平说: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 常德青年黄爱,正是中国最早为无产阶级事业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
因此,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缅怀黄爱烈士,学习黄爱烈士,应该赓续黄爱烈士四种精神。
渴望真理的求索精神
从1918年到1920年,黄爱从长沙到天津,从北京到上海,为了求索真理,跨越了大半个中国。从求教先辈李大钊,到问计新文化运动旗手陈独秀;从与周恩来携手,到接受毛泽东改造……黄爱思考过“实业救国”,呼吁过“救亡济世”,探究过“工读互助”,也尝试过“劳动组合”。对于他来说,革命的洪流有旋涡、有激流、有浪花,而真理却是在走过低回蜿蜒的求索、穿过曲径通幽的瓶颈后,才逐渐显现。因此,当他找到马克思主义真理时,他激动地表示:“我现在觉得我的前途有无限的光明。”
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
黄爱早就说过:“独善其身,充其量弄得个丰衣足食,这样的人生有什么价值?”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他和庞人铨敢为人先,白手创办湖南劳工会。从主要发展学生会员到广泛从华实纱厂等工厂和泥木等行业吸收工人会员达7000人,成为拥有包括纺织、机械等21个工团的劳工组织大联合。湖南劳工会政治斗争、宣传斗争、经济斗争等同时展开,湖南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治、从低谷到高潮,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面对资本家强取豪夺湖南第一纱厂的阴谋,他发表“反对纱厂商办”宣言,要求纱厂收归湖南人民“公办”;面对帝国主义国家召开的瓜分中国的华盛顿会议,他组织长沙各界群众1万多人游行示威;他曾高声呼吁:“现在的青年,宜多过监狱的生活,监狱多过一次,革命的心加紧一次”……
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黄爱不畏强暴,从不退缩。面对开除学籍的不公正对待,他选择换一种方式继续抗争;面对金钱收买和利益诱惑,他斩钉截铁地怒吼:“金钱岂能买到正义?”当湖南军阀以武力干涉工人运动,他一面在狱中绝食明志,一面寄信告诫同志们:宁肯奋斗而死,也不可趋于投降式的合约……在黄爱身上,有关“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的逻辑,最终汇聚成了一句振聋发聩的斗争誓言:“我们不但要把我们湖南的劳动团体坚强的团结起来,我们更要联合全世界的劳动阶级,准备实行全世界的大革命。”
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
为了革命事业,黄爱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从辞工赴天津求学到改名“黄爱”从事学生运动;从与周恩来并肩为“革新”作战到谋划“牺牲十人团”,“以最激烈的群众运动来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从第一次赴京请愿因病抱憾,到第三次新华门前示威集会,以及38天不屈不挠的狱中斗争,黄爱用舍生取义的实际行动奏响了一曲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在谋划组织“牺牲十人团”之时,他就做好了“让政府枪毙”的准备。在湖南第一纱厂公有的运动中,他常说“誓死反对”。这短短的4个字,对他而言,并不仅仅只是一句简单的宣传口号,而是他已经真正下定决心,要牺牲自己以求纱厂问题的解决。 黄爱精神的不朽。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作为离退休党员,要永葆革命青春,不忘初心使命,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全文结束,请点击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