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47|回复: 1

试谈把澧县打造成旅游目的地的思考与设想(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1 12: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试谈把澧县打造成旅游目的地的思考与设想

        三、立足农耕文化 把我县打造成旅游目的地
由于文化才是景区的生命,旅游本身就是人类精神需求的一种文化体现,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具体表现形式;由于文化才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特色的源泉。所以,我们要从寻找我县旅游主体文化开始,来进行旅游包装,把我县的旅游产业提升到新的水平和高度,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么,要使我县旅游业真正实现突破性的发展,笔者认为要从旅游文化包装和全力打造旅游目的地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  搞好旅游文化的包装
旅游文化的包装,首先要解决的是主题与品牌的问题。主题就是地域或景区的特色写照,对旅游地域或景区进行主题文化包装就是赋予地域或景区引人注目、引人购买欲望的特色。选择鲜明的主题吸引旅游者,增强景区吸引力,使景区不仅仅是一个观光场所,还是一个饱含文化韵味的摇篮。而品牌是对市场最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形象,是旅游景区通过产品呈现给游客最美好的一面,包括有形的景区资源和无形的生态、环境、氛围、文化等。如果主题与品牌的问题解决得好,就能成为引发购买者意愿的吸引核,能唤起旅游者的旅行欲望。
1、 主题与品牌的寻找
针对我们县的情况,主题与品牌的问题究竟如何解决呢?我县可以作为主题与品牌的内容的确较多,比如孟姜女文化、佛教文化、书院文化,名人文化、农耕文化等,它们都有厚重的历史和特色。但是,就我县的主体而言,我们认为还是要立足农耕文化的主题,打好城头山的品牌。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我们以往的失败,除了资金投入不足外,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对品牌的包装不足,对主题的深化不够,也就是没有在主题与品牌上花大工夫、下大气力。
农耕文化这个主题并不是新鲜的主题,人们讲到农耕文化也会想起浙江的河姆渡、道县的玉蟾岩。这样,文化积淀和文化符号就好像类似甚至雷同。如果我们简单的谈主题、谈文化包装,难免会缺乏文化个性,最终难以形成规模市场。所以,在主题的选择上,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周边旅游开发的情况,从大的文化背景中寻找最独特、最适合自己的立足点。那么,城头山农耕文化的主题如何深化,最独特之点在哪里呢?我认为就在于澧阳平原的农耕文化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两次改写历史,推进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一次是生活在澧阳平原的祖先最先完成了人类由狩猎、采集生活向农耕文明的转变,即由森林走向平原,是彭头山、八十垱早在11600年前就奠定了我国农耕文明的基础,写下了人类农耕文化的第一笔;一次是生活在城头山的祖先在6400年前就最先完成了人类由农耕文明向聚落式的都市文明的转变,是城头山古国城池的出现升起了中华民族第一缕文明的曙光。今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就确立了城头山“中国最早的城市”的地位,并展示给了全世界;同时,澧阳平原上发现了彭头山、八十垱、城头山、鸡叫城四大稻作遗址,世界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最早的水稻田、最早的稻作农业灌溉系统都在这里。并且这些遗址和其考古成果,无论从年代还是文化谱系上都非常清晰、连续,是目前解开世界稻作起源之谜的最清晰图谱之一,也是世界水稻的起源与传播中心之一。因此,两次改写中华民族历史的这个第一笔与第一缕本身以及世界水稻的起源与传播中心之一,就是我县农耕文化有别于人家的一个亮点,就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那么,中华民族的农耕之源、城市之源就在这里,这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我们这方水土上先祖们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农耕文化的最独特之点;这也是中华民族的农耕之根、城市之根。那么,澧阳平原能否作为农耕与城市起源的圣地,启动人们的“寻根之旅”呢?让人们怀着崇敬感和神秘感来看看这个两次改写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地方呢?
2、 主题与品牌的包装
对于旅游的主题与品牌的包装,应找到最核心的东西,从对市场号召力和旅游者有重大影响的角度出发,结合景观的优势与文化的特色,形成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当我们把澧阳平原作为农耕与城市起源的圣地,启动人们的“寻根之旅”的时候,一是要通过一些激进的手法扩大和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二是要加强产品与服务的文化包装,如导游词、服务行业的用语、游客餐饮住宿环境等服务,也要加入一定的文化理念和本土文化气息,通过服务提升整个景区的品味和形象;三是要加强宣传文化包装,即品牌的推广,进行炒作营销,推波助澜,通过品牌的造势来加大影响,使地域文化具有神秘感和独特性。在宣传的文化包装上,要形式多样,可以梳理景区文脉,编撰故事提高产品品位,增加景区文化内涵。也可以利用节事进行营销,如文艺性节事、民俗活动、景区游乐活动、节庆等。节庆因为具有公众性、民俗性、传承性,所以其策划要继承文化传统,而不要标新立异。
在进行文化包装的时候,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调动多种文化元素来进行,也要尽可能的照顾、渗透到游客的行、游、住、食、购、娱等旅游要素中去,让游客一走进澧县就能全面感受我们地方文化的厚重氛围,就能被吸引、驻足下来。由于我县早就地处荆楚文化、湖湘文化的交汇融合处,加上长期受中原文化的熏陶,所以地方文化是很有底蕴和特色的。比如说名人文化,李群玉、蒋翊武就是我们本土历史上的名人。李群玉是我们湖南省第一个走向全国的诗人,《全唐诗》收了其诗歌260多首,占有重要的席位;蒋翊武所领导的辛亥武昌首义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还有孟姜女及其衍生的故事、民歌、傩戏文化等。他们就是我们县的文化亮点,我们应该利用这些亮点来打造澧县的旅游景点,也应该利用这样的景点来打造澧县。还有荆河戏、皮影戏、地花鼓、民歌、民间歌舞,其实都是我们进行文化包装的重要元素,因为越是地方的就越是世界的。同时,要通过邀请或聘任的形式,把摄影的、文学创作的、书画的名家请来有意识的进行创作,利用名人效应来打造、包装、宣传我们的景点。
3、对于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的包装建议
一是围绕“寻根之旅”,在充分利用城头山、彭头山、八十垱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远古的祭祀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寻根活动。如城头山已经创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许多个的第一,如第一个古城、第一块古稻田、第一次出现的水利灌溉设施、第一个城市规划建设的范例等等。它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稻作栽培之根、水利灌溉之根、城市规划建设之根、陶器制作之根、葡萄栽培之根等等则是当之无愧的。就拿葡萄来说,据考古资料证实,6500年前城头山就有了葡萄,可以说城头山也是世界葡萄之源。根据这一事实,我们要充分利用考古发掘成果,加强舆论宣传扩大影响、正本清源,大张旗鼓地宣传城头山就是6500年前的葡萄家园,我国的葡萄栽培就是从长江中下游平原,即澧阳平原开始的;同时加强葡萄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形成葡萄产业的规模,并着力促进与之相关产业,如酿酒业、旅游业等,促进地方经济。这样的“寻根之旅”,既是打造旅游目的地,形成核心吸引力,塑造形象品牌的需要,也是调动多种行业的游客参与寻找行业文化之根的必要手段。但是,具体的寻根活动还得根据行业的特点进行系统的具体的组织与包装。
二是创办“农耕文化节”。我县应该在大力打造农耕文化的同时,一方面积极着手做好创办“农耕文化节”的申报工作,全力打造农耕之根或农耕之都。另一方面要在认真搞好城头山基础旅游设施完善的基础上,举全县之力兴办“农耕文化节”。该节日可以选择在春、秋季举行,或以油菜花或以葡萄作为载体,以后基本固定下来,一年一次。
三是下大力启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以城头山为代表的古文化遗址群落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曾经是国家文物局积极推荐的。并且他们还积极主张在澧县建立“澧阳平原古文化遗址研究所”。当时,由于这些议题没有被提上领导的议事日程而被耽搁了。现在,我们应当积极推进这一议题的两项内容的早日成功,争取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与援助,并把它作为发展我县旅游业的重要助推器。  
四是增强其神秘感,加强互动。因为城头山这个远古的都市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系统性极强、实用性极强、设施极为完善的城市,它从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到功能的完善都表现了我们先祖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才能,在远古没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兴建与完善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在现在是无法想象的。比如说:东西南北四门的定位角度的准确性,足以令今天的人们惊叹不已,那么先祖们在当时究竟是采取了什么方法?6000多年前饰品上,细如针孔的眼是如何加工的?麻布与芦席是如何制作的?等等,这些既是芸绕着我们的谜团,也是远古的神秘所在。我们就是要加强对城头山各分支体系的分析与解剖,抓住其谜团与神秘感提出问题,引导游客去思考、去研究,加强双方的互动。
五是吸引游客直接体验。运用回归的方法,让游客身着先祖们的服饰,带领他们参与、感受远古的祭祀、婚礼、农耕、制作陶器、打制石器等活动;或者让游客体验先祖活动的时候,为他们制作有一定情节的电视短片,给游客作为纪念。
六是建立博物馆,用于陈列、展示遗址的出土物品。博物馆要通过展示遗址的出土物品,让游客有直观的了解;也要采用声、影、光等文化载体,复原远古先人的生产、生活场景,让游客有直观的感受。同时最好能建立独立的农事展览馆,用图片和实物演示6000多年前一直到现在的农具及农事活动,让游客感受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及其不断地发展、演变过程,感受人类不断进步、发展的脚步。
七是配套休闲场所。城头山作为我县的主打景区,要有其独立的休闲区域,该区域也可让游客感受远古的火罐、石子热疗、石针针灸等等养生保健产品和古今休闲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1 14: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立足农耕文化 把我县打造成旅游目的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5 04:53 , Processed in 0.03549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